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明朝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877
万盏明灯,象马人鱼异样。一天星月,阶除台榭辉煌。元夕观灯,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元宵数夜,宫内燃放爆仗,宫外百姓游乐观诸色灯品,一派祥和……明代元宵庆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明代《新年元宵景图》一卷,用细腻的笔墨表现了明代宫廷新年元宵庆赏的种种场景,如燃放爆仗、货郎担担、搬演杂剧、架设鳌山、呈进......
朱祁镇为什么停止“下西洋”活动?
826
序言:明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一切造作悉皆停罢”,正式宣告从永乐年间就开始的“下西洋”活动就此落幕。可是从“郑和下西洋”所能取得的成绩来看,显然对明朝经济、政治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那为何朱祁镇还要停止“下西洋”活动呢?究其原因,原来是朱祁镇认为宣扬国威、建立朝贡体系的目的......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什么怎么样的?
1114
小时候看《少年包青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案件。这宗出自北宋年间的真实案件,听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涉及到北宋的宋仁宗皇帝的身世。这个故事,在历史的记载有些扑所迷离,那这桩离奇案件是怎么发生的?内幕又是什么呢?狸猫换太子我们先来看“狸猫换太子”的民间说法: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有刘妃和......
汤圆和元宵有区别吗?
666
大家好,我是小林厨房的小林,元宵佳节就要来临,是不是都准备着做上几个元宵或者汤圆来吃吃呢?你是否分得清什么是元宵什么是汤圆呢?反正我老婆就不知道,今天索性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元宵和汤圆的区别吧。元宵的意思就是上元节的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从古代开始民间的人们就有上元节吃元宵,闹元宵的习俗,从而元宵......
“凉茶”起源于哪里?
679
一说到中国的凉茶,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王老吉了。因为王老吉是中国饮料市场中首个开创凉茶饮料的,并且将凉茶饮料做到了几只。当然市场上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种凉茶的饮料的选择,像康师傅、统一、加多宝等凉茶饮品也非常受欢迎的。其实这也为茶叶多样化发展做贡献。南方人喝凉茶的习俗,不同于北方人喝大碗茶。即使在夏季......
“尼姑似鼠狼入深处”是怎么来的?
680
唐朝初年,民间有“尼姑似鼠狼入深处”一说,意思是说,那时候的尼姑像老鼠和狼一样,躲在暗处,善于钻营,甚至可以插手皇宫的事务,左右朝局的变化。《义山杂纂》记载: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叛朝廷,有尼姑作诗为李渊的谋反营造舆论氛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太原尼姑慧化写了四首诗,其中有“得九九,得声名......
宋代科举制度比唐朝有何优势?
1479
这篇我们讲一下宋代科举制度有多么的偏向中下层和贫寒家庭。从打破阶层固化的角度而言,跟隋唐时期相比,宋代科举有几项制度创新是可圈可点的。科举制度本为是为国选拔人才的,用底层人才向上流动来打破阶层固化形成的保守腐朽集团。这也是科举制度制订的初衷。我在《唐代科举还是门阀控制着,才华横溢的根本不可能在仕途上......
清朝有哪些救灾制度?
832
清朝立国近300年,各类灾荒层出不穷。为此,清朝建立了一系列救灾制度。哪怕用现代眼光来看,这些救灾制度都比较完备,考虑得也很周到。那么,清朝有哪些救灾制度呢?《大清会典》记载:“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
“人活到60岁,不死也活埋”是怎么回事?
956
孟子曾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资格。孝顺之心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做人最根本的是要懂的孝顺父母。都知道,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更有汉时以孝治天下,所以,从古至今,“孝”之一字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历史上却有老人活到60岁就要活埋......
为什么春秋战国谋士会高度自信?
646
春秋战国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期,在战争频发的表层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剧变。此时奴隶制统治秩序逐步解体,礼乐制度逐步崩溃,学在官府也被打破导致了私学兴起,知识分子开始挣脱制度的枷锁,身心获得了巨大解放,再加上诸侯国变法图强的需要,士阶层应运而生并逐步登上了政治舞台。一......
中国史上的12大家族!门阀士族什么时候没落的?
821
在我国历史上有12个大家族,这些家族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能够左右王朝局势近千年。大家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姓氏。这些我国史上能够左右华夏历史近千年的家族都有哪些家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陇西李氏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三教九流”是什么?
653
帝问三教九流及治朝旧事,了如目前。——宋·赵彦云《云麓漫钞》三教九流,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的。它是指宗教或者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后来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现在用这词也是指代这种含义,本身所具备的贬义已经微乎其微了。不过,在中国古代,三教九流其实是古人根据不同地位和和不同职业名称所划分出来的......
穿山甲有什么药用价值?
848
最近这个穿山甲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穿山甲是真的惨,长那么丑还要被人吃,身上携带那么多病毒还要被人吃,真的是超多不要命的人,其实穿山甲一再被科学家证明了,穿山甲无任何药效,都是传言的,而且有更好的中药能代替了,下面也给大家推荐推荐这四钟中药吧!提醒: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代替穿山甲的东西其实是没......
战国齐人打仗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733
战国时期有七雄,但并不是只有七雄。林立的诸侯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特色,尽管到了战国初期诸侯国的数量已经大幅度锐减,但依然还有几十个,不过最有实力的只有七个,即韩、赵、魏、楚、燕、齐、秦。既然这七个诸侯国是代表,那么它们实力自然不是吹嘘出来的,韩赵魏三家是分裂晋国而立,剩余四个皆老牌诸侯,尤其是楚、秦......
“汉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992
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那在古代自称汉人就是因汉朝得名。所以不少小伙伴就好奇,为什么当年刘邦要定国号叫“汉”呢?其实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刘邦生于楚国,但他肯定没必要延续“楚”这个号。当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他将自己的都城定在汉中,当时谁能率先夺取关中便可形成统一之势。或许这就是刘邦定国......
春秋早期楚国最强大公族!若敖氏为何三代而亡?
902
若敖氏,是春秋早期楚国最强大公族,堪称第一大公族。然而,对于若敖氏却存在一个巨大的疑惑:斗伯比真是楚君熊仪之子吗?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熊仪是两周之交的楚国国君,于公元前764年去世,后人称之为“若敖”。五十八年后,斗伯比才出现历史舞台上。《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在楚武王伐随之际,斗伯比现身进谏。......
影响战国局势的重大事件!“五国伐齐”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
893
战国中期,发生了一件对当时天下形势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五国伐齐。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国力日渐强盛的齐国,在国君齐愍王的推动下一举兼并了当时人畜无害的宋国,这招致列国公愤和畏惧,进而导致秦、赵、魏、韩、燕五国联合伐齐,致使齐国险遭灭国。五国联军由燕将乐毅统领,将齐国攻杀得仅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最终田单......
秦国的统一墨家起到了什么作用?
712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说是当时公认的“显学”之一。由于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纪律严明,时常被认为是对抗暴政的力量。因而在当前不少的影视作品和动漫小说的描绘中,墨家子弟俨然成为侠客组织,甚至经常出现墨家与暴秦对抗,或是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坚持帮助六国遗民实现复国大计的情节。很可惜的是,这一设定与历史事......
红颜祸水的根本是什么?
673
“红颜祸水”,根源真的在“红颜”吗?其实不过是“祸因美貌起,罪在帝王身”罢了。自古以来,帝王因宠爱绝色女子而导致江山动荡的事件的确不少,然而纵观这些历史事件,祸根或许在“红颜”,但“罪责”更多在于帝王自身。妺喜:夏朝灭亡与其关系不大,其事迹多为劝谏君王演义而来夏朝时期存在很多方国,他们原本臣服于夏朝......
明朝“关西七卫”是怎么设立起来的?
773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北伐,成功攻取大都,元顺帝率大臣宗室等回归漠北草原,但是,此时的北元势力依旧强大,仅在北方战线,除了扩廓帖木儿占据西北之外,还有东察合台汗国称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贵族占据河西走廊。为了巩固西北边疆,明朝军队在成功控制河西走廊之后,设置了关西七卫。关西七卫......
清朝前期“金钱鼠尾”的发型是怎么样的?
1152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之后,曾发布过极为严厉的“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执行口号便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从清朝发型的发展来看,虽然留发面积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还保留着“金钱鼠尾”的发型,那么为何康熙画像的耳边会出现头发呢?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读书像》清......
古代著名四大刺客分别是谁?
870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高度赞扬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人为“义”而慷慨赴死的壮举,他认为这五人的侠义之举虽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后世也将五人中的后四位冠以“四大刺客”的美......
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和掌銮仪卫事大臣分别是干什么的?
1080
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体系中,正一品乃系清朝政府行政级别最高的品秩等级,除职权有部分区别外,基本等同于现今十五级公务员等级中的第一级——国家级正职,即正国级干部。清朝正一品品秩对应的文职官职并不多,除了相当于政治委常委兼任的省委书记,即内阁大学士兼领总督外,几乎全部为中央官职。武职官职中,除了八......
元朝时期“九儒十丐”是什么意思?
1075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阶层以儒家思想统治人民,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以饱读儒家经典,通过科举考试,走进朝堂。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统治人民,为历代帝王借鉴与承袭,可见,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按理来说,儒学应该受到每个朝......
清朝的婴孩死亡率有多高?
1233
在古之中国乃至现今,都有着子孙满堂、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人类繁衍之路并不顺遂,行至康熙年间,中国人口总数有了较高增长,却也依然无法改变婴儿存活率极低的状态。据清朝人口学研究表明,当时人均预期寿命仅在30左右。清朝时期,就连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虽有较高的生育率,却也保持着令人诧异的高死亡率。康熙......
历史上最神秘的三个皇帝陵墓!一个至今未曾找到!
694
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的悠久,虽然如今科学技术非常地发达,并且对于史书的记载也研究的非常的透彻,但是真正的历史真相往往不是隐藏在史书当中的,而是隐藏着古人的墓地当中的,考古的价值也就是在这里,我们通过挖掘了解古时候的风土人情,来真正透彻的了解历史,不过迄今为止有三个古人的墓地,一个根本没法找到,两个找到......
“中华”的名称是谁取的?
672
据《中国文化史》记载:“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
两宋之间有别的朝代吗?
801
大家在看中国的朝代的时候北宋过了其实就是南宋吧,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话说这个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那么这个朝代到底叫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北宋和南宋之间,的确不是相连贯的,北宋灭亡于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开始于1127年6月12日,中间有将近3个月的空白期。正是在两宋交接中......
为什么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稿》?
899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中是不包括《清史稿》的,当然,也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个说法中就包含了《清史稿》了。只不过,将《清史稿》列为正史并用“二十五史”来统称,终究还是不太严谨的。自《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到《明史》都是完整的史书,而唯有“清史稿”以稿本为称呼,可以知道,实际是与二十四史有区......
为什么清朝没有名将?
725
中国人历来讲究使用吉利数字,带6和8的年份时间往往会被现代人视为大吉大利之年。但对明朝万历皇帝而言,却并非如此。在1616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朝的头号强敌就此诞生。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誓师出兵,正式掀开明清战争序幕,明朝由此一步步走向覆灭深渊。回顾整个清朝,内外战争可谓......
首页
上一页
…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商朝皇帝姓什么?
02
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
03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4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5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6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7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08
河西之地是哪里?
09
“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
10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11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12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3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14
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
15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6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7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18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9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20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