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史料杂谈
萧照本是一个强盗,他是如何成为南宋著名画家的? 202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入汴梁,次年,金人押着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返回北国。在这群人中,有一位60岁的老画家,名叫李唐,是北宋画院的著名画家。队伍行出不远,有消息传来:康王赵构登上帝位,意欲在南方建立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李唐冒死从金营中逃了出来,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赵构。这一......
汉末众多名士之一,管宁为什么能独善其身? 259
《世说新语》为何会有很多曹丕的黑历史?又为何会出现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割席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虽然《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
“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陈瑸,为何死后却有一万多两银子? 282
在古代,“裸官”是个好词,是指不带家属去异地做官,免受利益关系牵绊,所以裸官多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岭南三大清官”中与海瑞齐名的清代官员陈瑸,就是一个典型的“裸官”。陈瑸在外面做官二十余载,都是独身在外,从来没有带过家眷。儿子想去探望他,苦于相隔数千里,缺少路费盘缠,难以成行,结果一次都没能去看望父亲......
皇上会不会向太上皇宣读圣旨? 194
皇帝是绝对不可能向太上皇、皇太后宣读圣旨的。何谓“圣旨”?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古代的圣旨分为四个等级,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以下为黑牛角轴。简单的说,圣旨是面向臣子的,而非君父、君母。太上皇为君父,皇太后为君母。因......
宋襄公有何过人之处,司马迁为何要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254
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候最厉害的5个诸侯。在不同的史学家眼里,有不同版本的春秋五霸。《荀子·王霸》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白虎通·号篇》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辞通》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四......
鲧被舜帝处死,背后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226
鲧,大禹的父亲,在一般印象中,应该是个遗臭万年的大坏蛋,不然,也不会“治水九年,绩用弗成”,犯了严重的渎职,最终被尧帝流放,被舜帝处死。试想,死在这两位了不起的大圣人手里,他能冤枉吗?然而,关于鲧的问题,战国诗人屈原,却在《楚辞•天问》当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曰: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
李秀成是怎么死的? 340
清代,“凌迟”并非正刑(不列入法典之中),而是皇家的私刑。也就是说,凌迟只有皇帝才能下令执行,其他人是无权下令执行的,违者等同谋逆。所以,曾国藩是无权决定李秀成是否受凌迟之刑。当然,有专家称李秀成是曾国藩擅自下令杀害的。而曾国藩之所以要直接越过朝廷,那么急不可耐的,就擅自杀掉李秀成,是因为曾国藩为了......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图》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12
明宪宗与年长他17岁的万贵妃的爱情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殊不知,明宪宗不但专情、痴情,还具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并把这种天赋运用到了治理国家中。在他所有的绘画作品中,现为故宫馆藏瑰宝的《一团和气图》是其治国理念,也是其性格特点最好的体现。《一团和气图》画于明宪宗即位的第一年,画幅借用东晋儒生陶渊明、和尚慧......
就因为几片桑叶,两国就开战了,细说“吴楚东南坼的起因与恶果” 577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也,战争往往只有在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之时才会爆发,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两个大国吴国和楚国,原本相安无事的两个国家,就因为几片桑叶,两国就开战了。从表面上来看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细细探究之后就会发现,吴楚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吴楚东南......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513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
李世民手下五虎大将盘点 577
李世民手下五虎大将:一、 李靖当然这里的李靖可不是神话小说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唐朝的李靖在治军作战方面特别的有经验跟天赋,为唐玄宗效力期间,他屡次建立奇功,可谓是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李靖一生为了大唐南征北战,官至国公的职位。公元649年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二、 尉迟敬德尉迟......
杨广是暴君还是明君 476
有人用一句“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来引导人们正式隋炀帝的丰功伟绩,我们客观的分析隋炀帝在位时的功绩,理智地来说,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位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这位集文武本领于一身,集野心与阴谋为一身,集暴君与责任与一身的人,并非“昏君”、“暴君”一词就......
宋仁宗无子的真实原因 436
宋仁宗是北宋的皇帝,身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正常来说应该子嗣繁盛才对,宋仁宗一生也有不少的儿女,但最后成年的却只有三个,唯独没有儿子。面对宋仁宗晚年膝下无子,皇位无人继承的问题,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在皇位上勤勤恳恳,深得百姓和邻国辽国的敬佩,据说宋仁宗死后,辽国的皇帝都感到......
南宋和北宋哪个更繁华 509
在政治上,北宋政治比南宋清明,有着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名相,所以论经济与政治北宋比南宋要强大,如果从军事上南宋强大,南宋士兵的战斗力比北宋强的多,而且南宋初年,南宋的名将如云,北宋的名将只有一个狄青。所以哪个强大要看比哪一方面。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征服半个世界 451
若是问历史上哪个帝国的版图最大,答案一定会是五花八门。有说罗马帝国的,有说大英帝国的等等,但是对于了解历史的人一定会说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内蒙古帝国。要知道,内蒙古帝国在最辉煌时期曾经统治过将近半个世界,当时成吉思汗带领着他的内蒙古骑兵东征西讨,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起亚洲的日本,西到欧洲的波兰,北......
中国历史上差点统一世界的人是谁 485
拿破仑历经多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在最巅峰时,除了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在拿破仑的淫威下瑟瑟发抖。就是这么一个厉害人物,他却自认不如一个人,那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中国唯一有能力征服全世界的人,他一生历经多次战役,只败过一次。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
为什么历史很少提元朝 460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感那么低呢?这主要是明朝和清朝对元朝历史总是轻描淡写。明朝人为什么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因为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败了汉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民族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对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时候,蒙古人......
金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495
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王,至宣宗,国势日趋衰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为苟延残喘,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国向灭亡的深渊又迈进了一步。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
宋朝的地摊经济很繁荣吗 464
到了宋代,坊市制度被彻底打破,商店货摊散布于各处,再无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宋代城市经济有414种行业,约为唐代的两倍,商业活动昼夜不息,还有别开生面的“鬼市”,可以体验一下夜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鳞次栉比的商店,与沿街叫卖的小贩相映成趣,构成了北宋城市商业的经典绘卷......
庆历新政为什么没有成功 415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关紧要的老生常谈。也因为......
李世民纳堂嫂入宫想炫耀一番,大臣的一番话吓得他赶紧把人送了回去! 348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兄长李建成、四弟李元吉诛杀,李渊被迫退居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杜绝后患,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诛杀。当清理二人的家眷时,李世民想到了他的四弟妹、李元吉之妻杨氏。最终,李世民公开将杨纳入后宫,史称杨妃,后来还为李世民生下第十四子李明。李世民......
于成龙:为官19年连升11级,清朝第一廉吏,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 491
在我们的印象中,清朝的科举考试十分公平公正,通过科举高中成为官吏是最光明正大的途径。但是在那个时代,也存在一些由于出身等原因,即使考试出类拔萃也无法通过科举的人。于成龙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出众却始终无法高中的人。一、科举难逢机遇,监生破格从仕于成龙出生在山西永宁州一个普通人家,自小聪慧过人,对古籍了如指......
真实李白: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收场,死前投靠族叔,死因与抑郁有关 387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提起李白大部分人的印象应该就是他那充满想象力的诗和他的潇洒不羁。但与他在文坛上的耀眼成就不同,李白的一生却是坎坷至极,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散场,仕途不顺,最后只能投奔族叔,令人唏嘘。“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在我们的印象里,李白似乎从来没有为钱发愁过,早年的李......
黄巢占领长安,为何不继续追击呢?原来克星是:唐朝最后一个名相 298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长安被黄巢义军攻占并不意味着唐朝统治的结束。僖宗虽逃入蜀中,仍然发挥着政治偶像的作用。许多唐朝文官武将也不甘心失败,尤其是与唐朝中央政权关系比较密切的关中附近地区的一些藩镇,更是积极准备反攻义军,收复......
许世友派秘书督阵,并下令:不干足一个月,不准撤回! 327
许世友凡事自己带头,当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后,也是如此。他的秘书回忆说:“如果有的干部自己不干,光在一旁指手画脚,要是被他碰上,非挨批评不可。”确实是如此。60年代,一次,许世友派他的保卫干事带着警卫班,配上一个工兵班,去九华山煤矿加入挖煤:一是让他们体验一下煤矿工人的苦和累,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二是......
朱元璋的26个儿子,结局如何?同在帝王家,却有天壤之别 389
朱明王朝,且不说朱元璋一家子的基因怎么样,后代奇葩不奇葩,光是这生育能力,的确没得说。到明朝末年的时候,硬是弄出了百万皇族。这百万皇族的第一步,就是朱元璋生的第一代。老朱公开披露的儿子一共26个,我们最熟悉的是老四朱棣,被削藩整急眼了,索性直接自己当了皇帝,史称明成祖。那么其他儿子的结局如何呢?▲朱......
岳飞虽死,后裔却是一代比一代牛,二十一世孙战功不输岳飞 31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忠义、热血豪情的民族。当家国危难来临之时,总会涌现出一批仗义执言、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他们大义凛然,誓死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岳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和他的后裔以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令人激荡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岳......
秦二世为什么要处死李斯? 330
李斯(?-前208年),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入秦,劝说秦王嬴政(即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秦王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李斯时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即向秦王上《谏逐客书》劝......
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313
长城,绵延万里,横跨山川,历经风雨,屹立不倒。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但是,你知道吗?长城之所以能够如此牢固,是因为秦始皇在修建长城时采取了一种残忍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让无数的劳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秦朝的统治陷入了危机。这种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秦始皇要这样做呢?长城的......
颠覆历史认知,周公吐哺、周公解梦大概率是因为伯邑考 275
考古颠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举个例子,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一事实,由于我们不能通过文物来证明夏朝的存在,导致欧美国家不承认这一事实。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距今5300多年的良渚文化成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这些考古出土的竹简充分说明《孙子兵法》和《孙......
-
- 热点推荐
-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3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4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5托雷怎么死的?06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 月点击排行
-
01诸葛亮为何经常坐轮椅,他是不会骑马吗?02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皇帝为什么还能牢牢把控朝廷而不被架空03庞统曾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刘备为何拒绝了?04一个举人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范进中举为什么会喜极而疯05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王朝为什么还会灭亡那么早06李盛铎在学术上很有造诣,为何却是一个官迷呢?07揭秘: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拖垮了整个大明朝?08马谡如果不死,蜀国的命运会不会改变?09古代20%的女子被5%的富人占有 剩下的光棍们应该怎么办10古代皇家厕所中放一大堆干枣,真正原因是什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