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吴敬梓最出名的讽刺小说。其中,《范中进举》这则内容还被收入到语文课本当中,供孩子们思考和学习。而这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叫做范进的秀才,在中了举人之后,高兴过度,然后变得疯疯癫癫。你可能会想,举人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官,怎么会让一个人高兴得发狂呢?
从隋唐到清代,科举制度就一直延续下去,已经有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但凡是参加报名的人,都有资格参加考试。经过等级的选拔,然后选择出最具有实力的人,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
当然,不同的时期,官员所选拔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唐朝时期,不仅要看考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名仕的推荐,就拿唐朝的诗人白居易来说,他就是凭借着《赋得原上草》这首诗,得到了顾况的推荐。除此之外,唐朝还设有武举,由兵部主考,选择实力最强的人授予官职。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没有唐朝那般复杂,只需要科举及第,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可以直接升为宰相。明清时期的科举主要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分别进行,可根据名次的高低授予不同的官职。而范进主要存在于晚清时期,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已经成为了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
在环境的压迫之下,范进有机会成为举人,这对于他来说,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这就等同于现在的“副科长”,可以享受很多的权利和义务。不仅不用缴纳赋税,而且还可以起到免死金牌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保住自己的性命。在平民百姓的面前,可以很好的耀武扬威了。可惜的是,还没有机会享受这等荣耀,范进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