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史料杂谈

    东汉张婴率农民起义十年没有平息,为何张纲一张嘴就摆平了? 160

    东汉顺帝永和年间,广陵人张婴率农民起义,十多年间,朝廷无法将之平息。大将军梁冀因为侍御史张纲曾经上书弹劾过自己,便怀恨在心,故意推荐张纲去当广陵太守,想借张婴之手以泄私仇。然而,张纲毫无畏惧,慨然接受了这次“维稳”任务。此前派到广陵的几任太守,都要求朝廷增派很多兵马,以武力镇压来达到维稳,结果越压越......

    吕雉到底是如何看待把自己差点坑死的刘邦的呢? 169

    在吕雉新寡的时候,匈奴史上最伟大的单于专程写信来调戏她。她并不算美,甚至不算年轻。之前人们叫她吕雉,野鸡的寓意符合她乡下女人的身份,直到她嫁给刘邦。权力是最好的兴奋剂。她给群臣讲了个笑话。说刘邦年轻时曾找一个算命先生看相,那位先生端详了一阵,道:哈哈!善生养!整个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没有之一)讲了个......

    宋朝有没有“城管”? 176

    从唐代长安到北宋开封,中国的大都会上演着官与民争夺城市空间的一幕幕大戏。而官府的禁街与百姓的占道,正是唐朝以来官府与百姓反复博弈的重要内容。唐朝的长安城内,宫城是皇帝起居和办公之所,皇城是中央各官署集中区域,外郭城主要是居民区、商业区和寺观等建筑区,商业活动则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每到入夜,鼓声响......

    非常受宠的周怀政,为何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呢? 232

    太监周怀政虽然在皇宫禁苑工作了很多年,但他为人处世却一直没什么长进,常常自作聪明。宋仁宗当年做太子时,喜欢写字画画,尤其爱好画马。他的老师张文懿曾经向他求一张马图,仁宗说,我怎么能给师傅画马呢?便泼墨挥毫,写下“寅亮天地弼予”几个赞誉有加的字,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师。朝廷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后,纷纷向张文......

    年希尧对很多领域均有贡献,为何却常被人忽略呢? 205

    “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清代官员年希尧就是个在各个领域颇有建树的斜杠青年。1671年,年希尧生于官宦世家,到雍正年间年氏家族红极一时,年希尧的小妹成了皇贵妃,弟弟年羹尧更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年希尧也做了二品大员,官居工部侍郎。可惜物极必反,雍正三年(17......

    苏轼被贬后自称“为穷之冠”,那么他到底有多穷? 189

    苏轼被贬至黄州,除了基本工资外,每年只能领几瓶“官酒”加一些退瓶费。为养活一家老小二十余口,他每月初一取出4500钱来,平均分成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用叉子挑一串钱下来作为当天的费用,然后再把叉子藏起来。苏轼平日里虽然认为自奉甚俭,实际上还是“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他每次外出,总是饮得酩酊大......

    闭关锁国也有好处? 367

    比起明朝嘉靖年间持续40年、战火波及整个东南沿海的“嘉靖大倭乱”,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不仅没有倭患,倭寇也“老实”。当然,这“老实”是有原因的。这一时期,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出于稳定自家权位的考虑,厉行“锁国”政策:除长崎外,日本对外的港口全数关闭,偷渡更是死刑大罪。只有大清、荷兰等少数国家的船只,可以在......

    滕王阁远近闻名,其名字中的这位“滕王”到底是谁呢? 213

    滕王阁因一首《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但世人对修建阁楼的这位“滕王”却知之甚少。滕王阁是因滕王李元婴而得名的,李元婴是唐高祖最小的儿子,唐太宗的亲弟弟。史书记载他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音律,善书画,颇具艺术才情。李元婴恃才傲物,终日以诗酒为伴,无意于仕途经济。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对......

    奎木狼为何会被重罪而轻罚? 253

    悟空不念旧恶,到宝象国把被黄袍怪诬告为虎精的唐僧救了出来。黄袍怪也回到了天宫,原来他是二十八宿的一员奎木狼,因为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私通,才变作妖魔下界的。玉帝之后便贬他去兜率宫为太上老君烧火这是个带薪职位,有功则可复职,无功则加重处罚。天条无疑是极为严厉的。当初,八戒不过摸了下嫦娥的手,居然从天蓬元......

    如来明知手下贪腐,为何却放任不管甚至还为其辩解呢? 185

    唐僧师徒历时十四年,行程十万八千里,“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大唐前往如来处拜求真经,却在西天极乐世界遭遇了“索贿门”,负责传经的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后,向其索要“人事”(财物)未果,便传了些“白纸本子”的无字经。面对卷卷俱是白纸的无字经,唐僧长吁短叹,满眼垂泪,嫉“腐”如仇的孙悟空......

    年少有为的卢藏用为何直到自己归隐才得重用的? 162

    俗话说,古代很多统治者都喜欢去深山老林里找高人隐士当高参。可以说,隐士和牛人、高人基本可以画等号。由此,隐居成了一条做官的通天捷径。于是就催生了一批贪图升官发财的冒牌隐士,唐朝时的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卢藏用出身名门,他爷爷当过财政部长,老爹担任过军政高官。小卢自己也挺争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运气......

    欧阳修对自己的老师晏殊非常尊敬,为何却写诗讽刺自己的老师呢? 229

    宋仁宗天圣八年,24岁的欧阳修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晏殊是主考官。面对过于僻涩的命题,众考生不是答偏题就是答不上来,唯欧阳修不光扣题精准,而且文采飞扬。于是,晏殊慧眼识才俊,把欧阳修定为第一名。从此,欧阳修对晏殊以门生自称,执弟子礼。欧阳修中进士后,出任西京留守推官。做官之余,他与钱惟演、梅尧臣等文......

    孙皓是怎么成为一个残暴昏庸的亡国之君的 除了众叛亲离就是好女色 200

    作为三国时期的亡国君主,孙皓的名气并不见得比刘禅的小。刘禅出名,除了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外,还有他在亡国后“乐不思蜀”,而孙皓就比较有意思了,这位东吴第四代的帝王残暴昏庸,除了登基之初有所作为外,一旦大权尽在手中,他就开始沉迷醉生梦死的生活,最终导致了东吴的亡国。孙皓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嗜好杀戮,总是变......

    封建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严复如何被逼去参加科考的? 164

    中国很多青史留名的事都是落榜生干的。蒲松龄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中专生”(岁贡生);左宗棠三次参加“研究生”(进士)考试都是名落孙山;王国维更是数次参加科举,无一成功。一个人的能力、成就与学历未必能画等号,但封建时代的士子依然对科举趋之若鹜,连严复也不例外。1866年,因父亲早逝,家里失去经济......

    曹髦被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司马昭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165

    曹髦被杀,对于司马昭来说,是一件既高兴又棘手的事情。高兴的是,这个最大的威胁被剪除了,司马家族又朝皇位胜利挺进了一步。棘手的是,曹髦毕竟是皇帝,杀曹髦可是一件弑君的事情。处理不好,司马昭就成为乱臣贼子。虽说他那时候实际上已经是乱臣贼子,但毕竟还要维护自己忠臣的形象,还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是鞠躬尽瘁,同时......

    唐朝的御史崔日用为何总能在官场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呢? 165

    唐朝的崔日用很不简单,不仅脑瓜灵得很,且眼特“毒”,无论多么复杂险恶的局面,他都能左右逢源,天生就是个“官场泥鳅”。一次,身为御史中丞的崔日用,受命出席御宴。高官们个个随身佩戴一个漂亮的“金鱼”,气宇轩昂,神气极了。这虽不是真鱼,却标志着主人身份的尊贵,也可以看作是志得意满的一种无声的宣示。可是,崔......

    乾隆风流成性却能活到89岁 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的 250

    要说中国封建三千年历史上,出过太多的皇帝。但能超过八十岁的寥寥无几,其中最高寿的皇帝就是乾隆皇帝了。他享年89岁在位60年之久。在皇帝之中别说89了,就是五六十岁的很不错了。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很多人本身对风流这个词就有误解,风流这个名词对于不同的人意思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对......

    “地税”政策到底是如何拖垮了天平天国的? 242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就趁着胜利要地要钱,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要命的是经这一赔,就如同把自己是盘美食的本质暴露在一群饥饿如狼的强盗面前,西方列强蜂拥而至,争先恐后要地要钱。还能怎么办呢,只能乖乖掏钱呗。这可恼的外患已经让清廷无奈地把裤腰带勒得紧紧的了,但悲剧却是一波未平......

    历史上的隆裕皇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88

    在光绪、珍妃“绝世苦恋”的衬托下,隆裕皇后越发像个丑角乃至反派,仿佛被慈禧支配的“工具人”。其实,相貌平平的她很有求知欲,非常喜欢读书。隆裕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所以慈禧起初对她并不满意,态度格外冷淡。一天,光绪过来给慈禧汇报变法的事。此时慈禧也看到了大清没落的局面,所以并不......

    李东阳死后,为何他的徒弟李梦阳会抨击他呢? 218

    弘治六年(1493年)春闱,大学士李东阳担任朝廷会试的主考官,好友杨一清对他说:“前年四月,我去陕西提督学校视察,发现有个举子与你是本家,而且你们的名字仅差一字,他叫李梦阳。”李东阳诙谐地说:“我生于太阳东升之时,所以父亲给我取名‘东阳’,而他叫‘梦阳’,出生时肯定没赶上太阳。”杨一清笑他嘴贫,然后......

    刘禅和孙皓身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能善终 他们只是两个毫无威胁的人 155

    皇帝有权,几乎什么都能做,皇帝没钱,那就成了傀儡和摆设。但因为皇权魅力无穷大,所以又时刻被人盯着,故而,皇帝也就成了高危职业,稍有不慎,便是死,即便是开国之主,或者能力很强的皇帝,也常常难免。比如开启齐国霸业的公子小白齐桓公,最后因为任用奸臣,落得个被禁宫中,活活饿死,尸体最后都臭了才被人发现;至于......

    被称为“罪人”的慈禧死后为何大清反而更快的灭亡了? 167

    史书评价慈安“素性贞娴”,她也当得起这种赞美,因为她不仅拥有超强的管理水平,可以卓有成效地处理后宫与前朝的复杂关系,还能固守正道。为避英法侵略军的锋芒,咸丰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备感忧虑烦闷,常拿太监、宫女出气。慈安一面表示理解,不时宽慰咸丰;一面设法安抚那些无辜受难的奴仆。咸丰素来倜傥风流,让他专情于......

    杜预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将 他居然骑马射箭都不行 219

    1号称“文武双全”的名将很多,但只是“号称”。如果用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作为判定“文武双全”的标准,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有两个人了——西晋名将杜预和三国名将诸葛亮。杜预和诸葛亮都名列武庙七十二将。唐太宗贞观年间,杜预进入文庙,配享孔子。明成祖永乐年间,诸葛亮也进了文庙,得到了在孔子身边站队的待遇。所以说......

    古代人有没有“身份证”? 237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叫“符”,是一种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时期,中国出现最早的“身份证”—鱼符,其状如鱼,分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证”,普通百姓还没这份待遇。鱼符上刻有姓名、官职、衙门等,材质因官职高低而有所不同:亲王、三品以上高官用金质鱼符,五品以上官员用银质......

    古代西方没有中医治疗疾病 他们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219

    众所周知,和我国中医不同,古代西方压根没有西医,我们如今所说的西医,实际上,泛指的是近代与现代医学。这与西方地理人文因素息息相关,首先要晓得,古代西方人口不多,长期处于混乱时代,皇权很难集中,所以直到文艺复兴后,西方医学才由经验医学走向实验医学的转变,而且过程相当缓慢曲折。反观古代中国,中医历史悠久......

    宋朝政府为什么要拆迁 拆迁户的待遇又是什么样的 218

    对宋朝拆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拆迁”是一个中性词,有的人一看到“拆迁”这些字眼就不由分说的想到“拆迁队”,“强拆”。认为拆迁没有通过合理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又有的人对拆迁这个词持一种鄙夷的目光,认为拆迁产生了“暴发户”。认为一字千金的那个字就是“拆”字。其实,它是......

    孟尝君广收门客,为何最后下场却并不好? 157

    战国后期,养士之风盛行,很多诸侯公卿将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作为展示实力和名望的手段,其中齐国的孟尝君最具代表性,但他的做法一定值得效仿吗?追随孟尝君的门客数不胜数,而他“来者不拒”,几乎不问门客的来头,很多有犯罪前科的人也凭一技之长混得风生水起。比如在他的封地薛邑,他所收留的“任侠奸人”和“暴桀子弟”......

    古代西医治疗到底有多奇葩 放血之前需要“算一卦” 212

    相信大家应该都去过医院,我们现在去的医院看病,那些医术其实应该被称之为“现代医学”。并不是纯正的西方的“西医”。当然,在西方的古代也是有医学的,只不过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完全像是一个笑话。西方医学的老祖宗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他认为,身体作为自然力的反映,应该包含四种元素属性,就是:热、冷......

    面对英法联军的逼迫,为何咸丰皇帝却坚决不迁都呢? 164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咸丰带着皇后、懿贵妃等后宫女眷和一批亲王大臣,仓皇逃往热河。在他看来,大清山河飘摇,南有太平天国,北有英法联军,长江以北四省又有捻军,自己很可能成为亡国之君。《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大臣纷纷奏请咸丰早日回京,以安天下人心。然而咸丰拒绝如此,他认定清军根本......

    身为抗倭英雄的胡宗宪,为何会贪扣军饷呢? 201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胡宗宪临危受命,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他出发前立下誓言:某此行,不擒汪直、徐海,靖东隅,誓不回京。说到做到,他来到浙江后,整肃军纪,训练士兵,在短时间内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为了重金犒赏士兵,甚至不惜贪扣军饷。而这也是胡宗宪被人诟病的地方。胡宗宪之前,朝廷......
    首页上一页 … 160161162163164165166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月点击排行
    01诸葛亮为何经常坐轮椅,他是不会骑马吗?02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皇帝为什么还能牢牢把控朝廷而不被架空03庞统曾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刘备为何拒绝了?04一个举人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范进中举为什么会喜极而疯05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王朝为什么还会灭亡那么早06李盛铎在学术上很有造诣,为何却是一个官迷呢?07揭秘: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拖垮了整个大明朝?08马谡如果不死,蜀国的命运会不会改变?09古代20%的女子被5%的富人占有 剩下的光棍们应该怎么办10古代皇家厕所中放一大堆干枣,真正原因是什么?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