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纳兰性德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
393
他们都极富文采,一个是满洲贵族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汉学带入满清皇朝。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纳兰有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
陶渊明有哪些轶事典故?
317
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
为什么刘邦要发起约法三章?
403
陈胜、吴广打响起义的第一枪之后,社会上反抗暴秦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这其中就有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公元前206年,刘邦带领着自己组建的大军,攻进了关中一带。这会儿,秦朝当家的是秦三世子婴。子婴这个人,比起秦二世来,强得那不止一倍两倍,但无奈秦国早已经没有了始皇在世时的风光,整个国家的运势一路下滑,此时只......
纳兰容若与康熙是什么关系?
734
纳兰容若与康熙的关系关系颇复杂:1、主仆关系。纳兰性德一直到死都是个侍卫,不能参与政事,君臣可能谈不上。2、亲戚关系。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和皇室颇有渊源。纳兰性德的母亲,是多尔衮同母兄阿济格的女儿,顺治和纳兰性德的母亲可以算是堂兄妹。那么,纳兰性德可以算康熙的表弟。3、情敌关系。蒋瑞藻《小说考证......
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
324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
刘邦能逃过鸿门宴的原因是什么?
371
被刘邦那个老流氓抢先入关,项羽心中十分不爽,心说,我累死累活地和秦军主力决一死战,你倒好,抄了个近道就直接入关捡便宜去了,这真是脱裤子上吊——死不要脸啊。再加上刘邦手下的干部曹无伤玩儿无间道,派人来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项羽都被气笑了,“刘邦那厮简直是耗子给猫当三陪——胆儿......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友谊:一辈子的蓝颜知己
480
好交友,为人排忧解难,往往“谋必竭其肺腑”。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
陶渊明为什么被称为五柳先生?
283
说明此号的来历是因为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而且陶渊明性爱田园,冲淡自然,以树为号,也能体现他这种淡泊天然。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刘邦斩白蛇是真是假?
395
只是光阴荏苒中,他不知不觉中已迎来了第三十八个春秋。都说十八是花一样的年华,二十八正值壮年,三十八就是一个立业展宏图的关键时期。现在很多人都说,如果一个人四十以下还没有什么成就,那么他这一辈子注定平庸地碌碌无为过一生。当然,这话虽然有点偏颇,但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个事实,要想创业,就必须趁年轻的时候。当......
陶渊明为何独爱菊花?
344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眼前又出现了那幅画面: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
刘邦选长安定都的原因是什么?
344
这个人的名字叫娄敬。娄敬是齐国人,此时不远千里赶到汜水来,只是为了刘邦建都的事。这等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本来要见真龙天子刘邦一面很难,但是娄敬因为有老乡虞将军在朝廷为官,因此,很快就见到了刘邦。娄敬一进门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作风来。首先他的打扮太吸引人眼球了:身上穿着破棉袄,脚上穿着烂草鞋,头发上扎一......
刘邦为什么要杀掉丁公?
339
项羽被围垓下时,钟离昧和季布在韩信的“四面楚歌”的感召下,不得已只好跟着无心恋战的楚军们逃走了,当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情非得已。楚军们大部分都逃走了,他们两个作为主帅不走也不行了,否则就当个“光杆司令”,死无葬身之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后,钟离昧和季布成了刘邦重点追捕的对象。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为刘邦而死?
283
那么刘邦何德何能让天下人甘愿去替他死呢,要知道他不是项羽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也不是秦二世领导人之后,刘邦凭的是个人魅力和做人的准则:一、简明法纪,取信天下汉王刘邦听萧何计策,约法三章,取信于民;项羽焚烧秦宫室,掠美人财物,成为刘氏大仁大义的反面陪衬。越是简单的法律法规,越能实行的透彻。项羽之流动不动......
刘邦为何一开始要轻儒?
374
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是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后经人提醒,刘邦觉得这样也不成体统,于是苦思良策起来。正在这个时候,儒生顺应形势派上用场了。刘邦以前很不喜欢儒生,试想,他读了近十年的书,胸中还是空空......
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逃离鸿门宴?
315
一、恩义项伯这个人的性格就是比较的看重恩义,但是刘邦和项伯并没有太多的恩义存在,但是项伯还是救刘邦这是为什么?刘邦手下的张良曾经救过项伯一命,而鸿门宴中张良也是跟着刘邦去了,如果但是刘邦死在了鸿门宴上。张良也是不可能幸免的,可见张良也是给项伯表态了,要和刘邦同生共死,而项伯没有办法就只能把事情和张良......
刘邦到底是怎么死的?
310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被历史誉为杰出的政治家,指挥家,然而,晚年的刘邦,却因猜忌功臣,在西征中被流箭击中。要知道的事,刘邦到四十岁都还是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从起兵到打下大汉的江山,其实年纪已经大了。那么刘邦怎么死的呢?真的因为中箭而死吗?汉高祖刘邦之死,与淮南王......
鼋汁狗肉的做法是怎样的?
814
在江苏沛县,有一种著名的风味美食叫“鼋汁狗肉”。它汤鲜味美、肉精不腻、肉烂味正,叫人食而不忘,名扬南北。沛县狗肉所以味美,首先是选料严谨,必须挑选无病的活犬,宰杀后现剥现煮,先后经过十道工序。配料通常以丁香为主,按比例辅以适量肉蔻、草果、良姜、砂仁、桂皮、陈皮、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十五味调料。焖煮......
刘邦进入关中的路线是怎样的?
413
继陈胜之后,势力膨胀最迅速的关东义军是项梁、项羽叔侄。项梁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因为杀人避祸吴中(今江苏苏州)。他曾教侄子项羽写字和舞剑,项羽毫不用心,学得很糟。项梁责备项羽,项羽却说:“写字顶多就能记录自己的姓名,舞剑也不过对付一两个人,学了有什么意义呢?大丈夫当学能匹敌万人......
刘邦真的是不学无术之辈吗?
461
那么仔细想想,刘邦真的就那么“无赖”吗?是否他的这些所作所为,背后蕴藏着某些常人难以觉察到的“大智慧”呢?就不说其它的,光是刘邦能够以最初的劣势战胜不可一世的项羽,这本身已经十分了不起了,无论是从出生,还是人气,早期的刘邦都无法与项羽相提并论,然而就是这样大的实力差距,刘邦能够成功“逆袭”,赢得最终......
为什么封刘邦为汉中王?
431
刘邦率军西进,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灭亡暴秦,攻克咸阳,这个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智谋和行动能力。进入咸阳以后,刘邦老毛病发作,想搬入秦宫中享乐,被张良、樊哙所谏阻。于是刘邦封存了咸阳城中的“重宝财物府库”,还军灞上。十一月,他召集关中父老说:“你们为秦朝的苛暴法律所苦,我今天除去秦......
张良誓死跟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343
刘邦张良这对君臣开创汉朝江山,历史上相得益彰,为人所称道,可是两者对此,身份相差悬殊,他们两人是如何相识的?张良又如何认定刘邦能成大事而誓死追随的呢?事情是这么回事。在张良看来,自己爷爷父亲都官至一国丞相,地位显赫,自己却断了祖宗荣耀,完全是秦始皇灭六国导致的。一心计划刺杀,却功败垂成被全国通缉,躲......
楚汉相争:刘邦对项羽细数了哪十条罪状?
306
从汉王元年(前206)八月兵出陈仓,到汉高祖五年(前202)初,楚汉战争延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刘邦以小击大,终于迫使不可一世的项羽在乌江自刎。何以如此?项羽方面来说,他残暴寡恩,不但各方诸侯纷纷反项迎刘,连身边亲信也逐渐散去,终于落得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而就刘邦方面来说,他对人......
刘邦是如何从一介布衣当上皇帝的?
423
1、用人方面熟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刘邦心里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有限,他自知没有张良运筹帷幄的能力,不及萧何安抚百姓的策略,不比韩信百战百胜的用兵之道,但他却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把这三位英雄豪杰能够都委以任用,除此之外,刘邦生为平民,所以其对于人才的身份是高是低,家庭是富是穷,都不会在乎,......
刘邦是怎么使人口增长的?
342
人口的多少决定了自己的强大。如果自己国家人口不多,那么恐怕你就会被人家盯上啊,烧杀和抢掠真的就会天天发生了,尤其是北方民族的入侵,如果国家人口少,那么一定是会被灭亡的。实际上,在汉代的时候,统治者为了扩大人口就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和政策。当时的汉高祖刘邦知道自己的需要大量的人口,所以他鼓励婚配,让后繁衍......
刘邦和刘备究竟谁更厉害?
327
刘邦简介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
刘邦的八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447
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老二刘盈,老四刘恒先后称帝。其他六位封为诸侯王。其中三任赵王无辜而死,淮南厉王自取灭亡,燕灵王绝嗣封国被除,只有齐悼惠王兴旺。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妇。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公元前......
刘邦建国后制定了什么制度?
452
高祖五年(前202)五月,刘邦置酒洛阳宫,大宴群臣,总结取天下之道。他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积聚钱粮,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人杰啊,但我能用他们,所以取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会被我打败。”他命令太中大夫陆贾为他总结......
为什么刘邦不杀长沙王吴芮?
344
刘邦为什么要杀那些异姓王?原因还不是因为这些异姓王立下的功劳过大,分封得到的土地也不少。虽然现在他们是忠于刘邦的,但是时间久了,等刘邦去世之后,后人可不一定就忠于刘邦和刘邦的后人,所以刘邦一定要为自己的后人扫清障碍。刘邦分封天下,因为手下的这些大将的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如果不多分一点土地给他们,显......
刘邦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出色?
375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论改变命运的力度和幅度,刘邦同学可是前无古人,虽然后有来者,也只是寥寥数人而已。总有人认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靠着耍流氓和运气好最终拥有天下,其实刘邦军事能力比不上项羽,韩信这些当世顶尖统帅,也远远强于大多数人。其实从四个时期可以看出刘邦军事能力并不弱。刘邦起义伐秦刘邦刚......
哪些人为了帮刘邦而死?
388
一、王陵母亲王陵为汉将。项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儿,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后陵卒从汉王定天下,封为安国侯。楚汉相争时,王陵母被项羽劫持,企图招降王陵。王陵母宁死不屈,反劝王陵要尽心辅佐汉王,并拔剑自刎,此举惹怒......
首页
上一页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2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3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4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5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06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07
河西之地是哪里?
08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09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10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1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2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3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4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15
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
16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17
将军打了败仗而归却被赏赐嘉奖?
1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19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20
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