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 427

    大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浔阳狱,八、九月间,经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出狱,十月左右病卧于宿松山。此时,正逢宰相张镐率军东征睢阳(在今河南境内),平定安史叛军,李白就写了《赠张相镐》诗二首给他。在第二首中,李白叙述了自己祖先的功业: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古代很多士兵穿重铠甲,到底能不能防住弓箭呢? 433

    据史料记载,古代弓箭的平均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古代弓箭制作尤其精良,而且射程最远可以达到300米,一个普通的士兵平均能够拉出的有效射程也可以达到100米。那么古代弓箭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就算是你的箭没有箭头,如果速度够快,肯定可以射死人的。因为高速运动的物体就算质量很小,它也拥有很强的能量。有这......

    古代御医怎么给妃子看病? 371

    太医院的御医给皇帝看病难,给皇后和妃子们看病更难,尤其给皇后和嫔妃看病更是难上加难。皇宫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十分严厉,于是就有了“悬丝诊脉”的故事。御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后妃们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后妃们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御医的手里,而有的嫔妃常常把她那头系在椅子......

    清朝灭亡后,乾隆的水波云龙宝座去了哪里呢? 393

    唐宋以来,家具的种类开始变得繁多了,在以前,古代人睡的床几乎是万能的家具,不论是睡觉、读书、吃饭都可以在床上进行,古时候的床非常的矮,故称为床榻。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床才开始正式的成为专门睡觉的家具。自从家具的种类开始变多之后,古代人对家具是是非常讲究的,一件好的家具不仅要有丰富的图案,还需要有精美的......

    清朝皇帝妃子们是怎么避暑的? 402

    妃子避暑方法之一:进入夏宫听政承德避暑山庄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兴建,亦称热河行宫。清代咸丰朝以前,诸帝喜欢在些避暑听政,及至秋季猎。山庄建筑壮丽,集庭馆楼台之胜。另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北京西郊圆明园,也是清代皇帝避暑的极好去处。妃子避暑方法之二:设置凉棚玄机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

    为何宫里的人大多不喝宫里水井里的水呢? 356

    刚一开始就是饮用的井里的水,到了明朝后期有一位妃子在井里投放了药物,这药物使得后宫的很多妃子都不能怀孕,而这些井几乎都是相通的,一口井受了污染,其它的井也会受到污染,这些水如果让皇帝喝了,身体再出了状况,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从那会起这些井也就慢慢的不用了。另外,不喝井里的水也是为了讨个吉利,看过宫廷剧......

    阎婆惜是怎么死的? 542

    在《水浒传》第十七回,宋江一出场,作者就介绍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宋江本以为可以平稳度过一生,没成想天不遂人愿,偏偏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这样,宋江之前从游刃有余的体制生活被彻底打破。起初,宋江因可怜阎婆惜一家的遭遇,把阎婆惜买下来做了小妾。但宋江平时喜欢使刀枪棍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平时对阎婆惜并不......

    宋江选择招安的原因是什么? 322

    相信看过水浒的观众老爷们最为愤懑的时候,就是看在杭州与方腊大战之后,梁山众头领中只有25位还活着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大家难免会骂一句宋江小人,的确,梁山的快速衰败确实在于宋江选择了招安。但是换个角度想,宋江为什么要选择招安呢?甚至为了达成目的不惜让燕青去走李师师的路子。斯以为,宋江之所以选择招安有以下......

    唐朝玄武门之变有哪三大疑点? 320

    按照《新唐书》和《旧唐书》以其他史书的记载,唐高祖李渊早就想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而且就在即将召集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一起开会宣布的时候,建成元吉准备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截杀李世民,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有预谋”的建成元吉被“被动仓促应变”的李世民给干掉了,而李渊也就顺水推舟立李世民为太子,然后......

    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到底是谁? 376

    “妈祖”其人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3月23日,福建莆田湄洲岛的林家再添一名女婴。这个新生的宝宝从出生到满月从未啼哭,父亲林惟悫和妻子王氏将孩子取名为林默。16岁时,林默“窥井得符”,“身在室中,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靡不奇中”。此后,她救助海难,治病救灾,深受爱戴。雍熙四年(公元987年)9月......

    宰相和王爷谁的地位高? 375

    宰相,百官之首,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国家大事有一定决策权,一般是能力比较出众,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王爷一般是皇帝的叔伯兄弟,或对江山社稷有过重大贡献的人才能当王爷,在许多电视剧中,可以看到王爷是很风光无限,地位颇高。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是百官之首,一个是皇室王爷,在古代,是王爷的地位高些,还是丞......

    什么是真正的玄武门之变? 333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利者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动了不少手脚,因此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可以说,“一千个......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 318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

    年羹尧受宠的原因是什么?年羹尧是怎么死的? 355

    年羹尧立下赫赫战功,曾任职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他在雍正为亲王的时候的,忠心耿耿,替雍正铲除异己,稳坐皇位,可以说是雍正年间的第一功臣,受宠是肯定的。年羹尧出生于官宦世家,受父辈......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什么会失败? 287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的转折点,面对皇族之间的政治斗争,由于李世民更改历史造成了李建成的黑化,使得李世民发动政变看似不得已而为之,但实际究竟如何?首先看看两人的实力对比:军事上,秦王李世民手下战将智囊自不必多说,关键是李建成当时的实力究竟如何?答案是比李世民强很多,因为太子府本身就有士兵数千加上齐王的......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的疑点是什么? 279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这天是改变李世民一生的一天,他在玄武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变发生不久后,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上面就是唐朝官方史书记载的这起事件全过程,可史官官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当玄武门激战时,李渊在干嘛?真的如同史书记载了那样,......

    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内容是什么? 509

    两者之间看似相同,但本质上却并不相同,这从“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设立的初衷和目的来看就是背道而驰的两种制度,譬如“三省六部”的设立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中央集权(或不如说加强君权),而“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独裁者的诞生,因此将权力分割。所以两种制度之间只有一字之差,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内阁制度,......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是谁? 292

    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避免不了的就是手足相残,公元626年的唐朝就发生了一场为了争夺权力的流血政变。唐朝建立之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明着暗斗,矛盾一触即发,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朝江山开始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登基后,就开始论功行赏,其中有五个人功劳......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410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

    古代皇帝怎样加强君主集权?有哪些措施加强君主集权? 238

    为了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中国古代王朝的皇帝绞尽脑汁的尝试削弱下级官署和机构的权力,从而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所以,三省六部的本质上是为了加强君权,从分封制的废除到郡县制的建立,从三省六部到宋代的官制改革,再到明清两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实际上这种种的举措都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时为何禁军按兵不动? 275

    关于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确实会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李世民能顺利发动政变,而李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竟然没有掌握足够的禁军来预防政变,这是不是不合常理的?其实唐高祖李渊在登基的时候,就从当初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了几万人作为“禁军”,专门守卫皇宫的安全。而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卫军也的确在李渊身......

    唐朝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 325

    玄武门之变,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的事变。最终,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

    历史是古人是如何防火的?古人的防火意识是怎么记载的? 411

    早在周朝时期,古代人就已经有了防范火灾的意识,《周礼·天官冢宰·宫正》就记载有:春秋以木铎修火禁除了禁火,人家周朝还专门有掌管用火防火的官员,而且要是玩忽职守,还会受到处罚: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従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 305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因为在与兄长李建成角逐帝位的过程中,李建成占上风,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历史记载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唐书》里说李唐王朝建立后,李世民功......

    玄武门之变简介 李渊是怎么被逼退位的? 364

    唐朝建立后,李渊当上皇帝,成为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都在摩拳擦掌为了皇位相互较量着。最终,随着争斗愈演愈烈,玄武门之变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一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公元前626年由李世民发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惨剧隐藏在种种史料典籍的字里行间,阴冷刺骨。当年,一个拥有着赫赫战功和众多勇将谋士的......

    明代紫禁城是怎么防火灾的? 300

    紫禁城毕竟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各种防火措施都是顶格配置,光靠防火墙肯定不行。此外故宫中的70多口水井、308口太平水缸都是灭火的重要手段,雍正即位后,还在宫中设立了有正式编制的火班,其中包括2名步军校、40名步军、8名内务府所属护军、20名披甲人、20名苏拉以及10名銮仪卫校尉,总计100人。但实......

    唐朝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什么? 402

    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

    北宋为何对汴河如此重视呢? 331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掘隋唐大运河首期工程,运河将板渚,经鸿沟、蒗荡渠,睢水连为一体,北接黄河,南连淮河,流经豫、皖、苏等三省六市,全长6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汴河,也叫“通济渠”。宋太宗指的正是汴河。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北宋,在外交上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先后与辽朝、西夏签......

    曹丕为什么要处死甄姬?甄姬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322

    曹丕26岁时曾经在宴饮上让甄氏出来待客,刘桢因为正视甄氏而被曹操差点处死。曹丕27岁时纳郭氏。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甄氏的记载,直到她被赐死。曹丕26岁时让甄氏出来待客,行主妇之礼,可以看出此时曹丕还是很喜欢甄氏的,甚至有一点“我要让你们都看看,我媳妇有多好看”的意味在里面。此时郭氏还没有嫁给......

    唐朝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02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李世民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太原造反是李渊本人的......
    首页上一页 … 83848586878889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0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1“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6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7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8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月点击排行
    01《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02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03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04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05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06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07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08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09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10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