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到底是谁?

      “妈祖”其人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3月23日,福建莆田湄洲岛的林家再添一名女婴。这个新生的宝宝从出生到满月从未啼哭,父亲林惟悫和妻子王氏将孩子取名为林默。16岁时,林默“窥井得符”,“身在室中,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靡不奇中”。此后,她救助海难,治病救灾,深受爱戴。雍熙四年(公元987年)9月9日,28岁的林默羽化飞升。湄洲民众怀念她的善举,将其称为“妈祖”。

      妈祖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文人廖鹏飞在《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一文中叙述:“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妈祖立祠奉祀起步于宋朝,早先只在湄洲“仅落落数椽”而已,经历元、明、清等朝代,逐渐兴盛,实现了自下而上的逆袭,享受着最高等级的祭祀。

      历朝帝王总计授予妈祖35次封号,封号从“夫人”、“妃”、“天妃”、“圣母”到“天后”,还将妈祖祭祀列入国家祭典。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占地3.8万平方米,庙内山顶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雕像。2006年5月,湄洲妈祖庙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妈祖的成功,取决于自身的精神内核。从封号可以看出,妈祖有“辅国”、“护圣”和“庇民”三大功绩。

      “辅国”是妈祖的重要转折点。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受命坐船出使高丽,中途遇险。转危为安后,随船福建船工告知船只幸得妈祖搭救,方才平安无事。路允迪回朝复命,请封妈祖庙,宋徽宗亲赐“顺济庙额”,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官方认可,也是由地方神向全国神的华丽转身。

      宋元时期,统治者对海外贸易实行积极的扩张政策。宋朝在广州、明州、密州、泉州、杭州、上海等地设立市舶司,而广州是当时最大的港口,市舶税为全国之首。泉州紧随其后,当地人能够“昼则观日,夜则观星,阴晦则观指南针”,其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统治者认识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合宜,所得动计百万计,岂不取胜于民”,由此鼓励妈祖的祭祀和传播。泉州人在航海过程中将妈祖带到全国沿海地区、东南亚乃至东非沿海地区,成为拥有世界影响力的信俗。

      宋朝一度垄断了南海至印度洋的海外贸易,为此,官方授予妈祖的封号有14次之多,一举奠定了海洋守护神的地位。妈祖的崛起,与古代海洋文化的兴盛密不可分的,“辅国”是将信俗和海洋有机整合,对海外贸易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护圣”:商业贸易的保护神

      如果说“辅国”是妈祖的萌芽期,那么“护圣”就是她的发展期。元朝时期,泉州超过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泉州港口的壮观场面深感震惊,称它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元朝建立了以泉州、广州、明州和密州为主的对外贸易体系。发达的海外贸易带来的商税,成为元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除此以外,元朝从运河漕运中受益匪浅。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以庇护漕运”为由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相较宋朝,元朝的封号由“妃”升格为“天妃”,明显提高了一级。终元一代,褒封妈祖5次,赐天下天妃宫庙额“灵慈”,并遣使在漕运沿途各庙祭祀。每年妈祖致祭成了官方定例。元朝掀起的新一轮妈祖信俗传播,为妈祖地位的逐步抬升营造了良好氛围。

      元亡明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不过仍然保留外交和外国朝贡贸易,妈祖自然成为使节和船工的护身符。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放宽了海禁,恢复了广州、泉州和宁波等地的市舶司。郑和受命“七下西洋”后,客观上刺激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明朝的海洋政策屡有变化,妈祖受封了2次,地位与元朝保持一致。

      从“辅国”到“护圣”,变化在于妈祖的护佑从海洋航运扩展至内河漕运,这一变化充实和扩大了妈祖信俗的内涵核心和传播范围。

      “庇民”:尊重生命的“天后”

      事实上,“庇民”代表了妈祖的成熟期。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对汉族的民间信仰保持宽容大度的态度。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廷封谥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这一封号说明妈祖已经提升至与上帝同级的神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要性显而易见。之所以清朝对妈祖大肆封赏,是因为对她众多传说的肯定和褒奖。传说妈祖曾“化草救商”,帮助遇险船只化险为夷。她在夜里“焚屋引航”,为迷航的外国船只指引航向。妈祖21岁时,莆田大旱,她“祈雨济民”。妈祖扶危济困的传说不一而足。

      清朝利用妈祖对生命的尊重和救助,极力维护和宣传妈祖的形象,既塑造了自身亲政爱民的环境,又能拉拢汉族的民心,起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正因如此,清朝共封赐妈祖14次,仅咸丰一朝就封了5次,受封次数和宋朝持平。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朝廷授予妈祖的谥号多达64个字,是其他诸神不可比拟的。清朝将妈祖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命地方官进行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同等规模的春秋谕祭,可见妈祖得到了相当高的待遇。“庇民”实质上是妈祖关怀生命的集中反应,也是妈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

      妈祖的三大圣迹,不仅代表了她的主要成就,还是妈祖信俗发展壮大的变化轨迹。简而言之,妈祖是传统海洋文化的化身。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目前,妈祖信俗遍及全世界45个国家,妈祖庙超过5000座,信众超过3亿人,成为东南沿海、港澳台和东南亚主要信俗之一。随着妈祖信俗的传播推广,与其相关的宗教、文化、旅游等方兴未艾,历久弥新。未来,对妈祖的崇拜还将持续。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0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1“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6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7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8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