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北宋为何对汴河如此重视呢?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掘隋唐大运河首期工程,运河将板渚,经鸿沟、蒗荡渠,睢水连为一体,北接黄河,南连淮河,流经豫、皖、苏等三省六市,全长6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汴河,也叫“通济渠”。宋太宗指的正是汴河。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北宋,在外交上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先后与辽朝、西夏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岁贡银绢的形式换取边境和平。对外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和“恩逮于百官唯恐不足,财取于万民唯恐其有余”的专制政策,官僚阶层兼并土地,盘剥百姓,外加五代十国的割据战争,农民缺少土地和生产资料,加剧了北宋朝廷“币藏空虚,财用枯竭”的经济危机。

      北宋实行中央集权制,“畜兵京师,以成强干弱枝之势“,据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推断,北宋初期的禁军数量有20万左右,至仁宗时期多达八十多万。重兵云结汴梁,对军需物资供应急剧增加。在外交、经济、军事的三重压力下,北宋失血严重,亟需高效便捷的输血途径。

      自中唐以来,江淮地区的赋税占朝廷财政税收的90%以上。汴河连接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突破了南北航运的瓶颈,拉起了汴梁和南方联系的纽带。北宋选择汴河无疑是当时的最佳方案,起到了“国家御戎西北而仰食东南”的目的。

      自开通以来,汴河一直是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安史之乱后,汴河年久失修,河堤毁坏。五代时,受战争影响,汴河废置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后周显德年间,周世宗柴荣先后三次疏浚汴河,为北宋设置以汴河为主的航运体系打下了基础。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北宋以汴梁中心,确立了由惠民河、金水河、五丈河、汴河组成的“漕运四渠”。为此,专门成立了负责漕运的发运司。它以10至30艘船为一纲,共掌握了200纲,实行官船、私船分运制,推行一年四运制,每年漕运期限长达二百多天。通过巨量的南北漕运,维持汴梁的生机和繁荣。

      明朝杨宏编写的《漕运通志》对汴梁漕运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当时汴河不仅要承担“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湖南北六路之粟”,还有关中的漕运也要经过汴河转运,“四河所运,惟汴河为最重”。单以发运司掌控 “淮南之船,以供入汴之纲,常六千只,一舟之岁运常千石”,加上其他的公私船只,总数超过万艘。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汴河漕运不过数十万石。至太平兴国六年(公元 981 年), 漕运四渠总运量为550万石,汴河承担了江淮米食300万石, 菽100万石,运量增加了数倍。大中祥符初年,漕运猛增至700万石。

      神宗时期,日本僧人成寻在汴梁大相国寺交流佛事,亲眼目睹了汴河上繁忙的航运景象,他坦言:“汴河两岸著船不可胜计,一万斛、七八千斛,多多庄严。大船不知其数,两日见过三四重著船千万也。”据测算,北宋创造了漕运历史上最高记录,而汴河占北宋总漕运量的3/4。北宋参知政事张洎认为:“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 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汴河成为黄金水道已初具雏形,北宋在汴河的支持下得以享国167年。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统计,神宗熙宁年间,汴梁共有160多个行业,说明汴梁商业和手工业分工细致,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北宋词人周邦彦的《汴都赋》有云:“舶妒相衔,千里不绝,越般吴糟,官艘贾舶, 闽讴楚语,风帆雨揖,联翩方载,征鼓锉铃。”从词作中可以看出汴河对汴梁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汴河漕运的长盛不衰,和北宋推行的漕运制度也有密切关系。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发动司设置漕运转般法。具体做法是在运河沿线的泗、楚、真、扬四州(州治所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设立转般仓,东南六路的船只在此卸载漕粮,“载盐以归,舟还其郡,卒还其家”,漕粮由“汴舟诣转般仓运米输京师”。由于纲船可以附载商品入汴,这一做法既能让社会、发运司和船主利益均沾,又可以提高漕运的效率,转般法一直实施到北宋末年方才结束。

      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御史中承梁煮上书陈词: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可见当时汴河既能漕运,又可通商,而且品种多样,数量惊人。转般法增加了汴河漕运的含金量,有力促进了汴梁的经济发展。

      汴河不但具有漕运的社会功能,还有淤田的自然属性。汴河的水源大多来自于黄河。早在西汉时期,黄河“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巨量的泥沙富含有机质,以此淤田可以有效改良土地。在唐朝就有引汴淤田的先例。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举措就是成立管理放淤和淤灌的“淤田司”,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熙宁二年至元丰二年(公元1069年~1079年),全国引黄、汴、漳、滹沱、胡卢等河水淤田,总计近7万顷。汴河淤田地点主要集中在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和汴梁附近。

      经过几年的引汴放淤,汴梁附近的盐碱地“尽成膏腴,为利极大”,《灵璧县志略》对当地放淤也有记载:“浊流经过,泥沙停积,其地最为肥美,旱涝无虞。”淤积过后的农田,由原先亩产五至七斗提高到两三石,增长了至少三倍。这是汴河经济价值又一个巨大的成果。

      北宋政治家张方平对汴河的作用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由此可见汴河对北宋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0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1“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6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7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8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