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血滴子的来历是什么?
369
在古书《茅山奇谈录》里有记载说“血滴子”是清朝一位名叫泉青的茅山道人发明的,用它来降妖伏魔,二十步之内便能轻轻松松取人首级,非常恐怖。雍正得知此物之后,便把他请来,待到掌握了制造“血滴子”的秘诀之后,就将他灭了口。因此诞生了血滴子这个组织。据说这“血滴子”在使用时,是由那人将其抛出去罩在所杀对象的头......
中国历史悠久,各朝代版图都发生过哪些变化呢?
288
古代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古代中国疆域历史是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中国疆域的嬗变过程,就无法准确展开中国古史的论述,就难以讲好中国故事。夏朝由启建立,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周围存在着许多方国,这些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
“嫖”字在古代本来是褒义词,它是如何演变成贬义词的?
411
在现代汉语中, “嫖”字代表道德堕落、行为淫乱,是个十足的贬义字。然而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 “嫖”字是作为褒义词出现的。“嫖”字既被用作于人名,又与其他字连用被政府作为册封将军的名号,甚至在很多著名诗人的诗句里,“嫖”字都有相当高的出现频率。比如,据粗略统计, 古人名字中带有“嫖”字的,且在文献中......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有哪些风俗?
328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晚上其实也是可以出门的,但还是应该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太晚。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鬼门大开日是阳间阴气最重的一天。一般认为中元节最好别出门。都说中元节的晚上不可以出门,主要是因为中元节是鬼门大开......
秦始皇陵里的青铜马车都有什么寓意?
783
秦始皇帝陵封土西面是铜车马坑, 现今出土了两乘四匹铜车马, 铸造的尺寸为真实比例的二分之一。其一为护卫武士所乘, 其二则为后妃之类人所乘。出土的铜车马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马结构。二号铜车马的四匹马神态各异;中间两匹马昂首向前, 两边两匹马略微侧视, 其中右侧马头带细铜丝绞结缨络, 代表了皇家用车的......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282
道教传说“中元节”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说法。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又将“三元”与“三官”相配,说天官神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道家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届时地官检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动物的表现,以便定罪免刑。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
围棋的规则是怎样的?
210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起源于中国,是尧帝发明的,在......
牡丹花的花语是什么?
330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根据中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中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大体分......
围棋和五子棋有什么区别?
434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虽然猛地一看五子棋和围棋很相似,......
古代儿童都读哪类的书?
280
关于蒙学, 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 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用于启蒙教育书,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因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特别适合儿童特点, 深受欢迎, 因而盛行于世, 并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汉书·食货志》中讲, “八岁入小......
去湿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338
去湿气最好的方法说到去湿气,还得是食疗,去除湿气很彻底。在食疗中首推的就是红豆薏米粥,它是很多夏季祛湿必备的食物,可见它的祛湿效果是深得大家的信任的。但是,也有的人,在吃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去湿气的效果,可能是你吃错了。煮红豆薏米粥有很多的讲究,你都做对了吗?红豆薏米粥的“红豆”要注意,并不是大家熟......
白莲教是怎么反元的?
346
元朝泰定帝时,河南的白莲教头目赵丑厮和郭菩萨以传教为手段,组织教众反蒙古人统治。朝廷闻讯赶紧抓捕这两人。赵丑厮、郭菩萨躲了几个月,终被抓住杀掉了。其余骨干成员被流放。元顺帝时,河南周口人胡闰儿自称是“李老君”的儿子下凡(老子李耳),聚百余众烧香起事造反,周边一些白莲教组织纷纷响应。这次起义前后持续了......
入伏吃什么去湿气?
296
入伏吃什么去湿气薏米红豆粥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喝的时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红糖。功效: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
元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275
元朝是被起义军朱元璋等灭亡的。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刘福通红巾军起义,元朝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元朝灭亡的进程。至正十六年......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
322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七......
那些皇家的专用字词如“谕旨”都有什么含义呢?
387
“诏”这种文种始创于秦始皇, 他之前称“命”或“诰”或“誓”。“诏, 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 则有所犯, 以此照示之, 使诏然知所由也”, 意思很明白, 类乎现如今的命令与告示, 不过它属于所谓的君命文种, 是君王专用的, 一般人用不得, 另外它也有一些现在见不到的用法, 譬如君王荒唐, 把国家搞得......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怎么划分的?
388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新政的流产?
319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关紧要的老生常谈。也因为......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黄河是怎么开发与治理的?
346
中国有两大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发源地,是每个炎黄子孙“母亲河”,每个炎黄子孙都深深爱着这条“母亲河”。黄河源头在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向主要是以“几”字型为主,最后注入渤海。一、黄河概况黄河的出现主要是受到一系列外力作用影响,才会出现条江河,黄河周围地区地势主要是......
古代为何新娘送枣栗这些品项给夫家作为“贽礼”呢?
353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这是一首隋‧无名氏作的歌谣 ——《折杨柳枝歌》,俚俗浅白,是为代嫁女儿代言,或是为少年郎传话请婚呢?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看到这首民歌里,以“枣树”代指适婚女子;门前种枣子也透露了它在家庭、婚姻中的重要性。古时,枣子这种甜蜜的果子和栗子、榛果还有肉干都......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没有存在感?
426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感那么低呢?这主要是明朝和清朝对元朝历史总是轻描淡写。明朝人为什么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因为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败了汉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民族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对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时候,蒙古人......
宋朝为什么不用南人为相?
339
据宋人笔记小说《道山清话》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有过“不用南人为相”的祖训,并且在宰相办公的政事堂上手书“南人不得坐吾此堂”。据《邵氏闻见录》记载,易学大师邵雍有一次在洛阳天津桥游玩,忽然听到有布谷鸟啼鸣,邵雍感到很惊讶,这是南方的鸟,怎么来到北方来了,于是他叹息说:“将来有南人为相,此乃乱世之兆也......
金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金宣宗在任期间做了什么?
325
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王,至宣宗,国势日趋衰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为苟延残喘,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国向灭亡的深渊又迈进了一步。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
“邱”和“丘”两个姓氏是不是同一家呢?
601
800年前道教全真派祖师邱处机以73岁高龄,西行两年多前往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面见成吉思汗的事迹越来越受到重视。邱处机的随行弟子李志常将这次远行的记录编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一路上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这是有关中亚历史地理文化的名著。编写《长春真人西游记》时,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的谈话内容......
宋朝有多少个府?
474
宋朝的府数量其实很少,据《元丰九域志》记载:1085年(元丰八年)时,全国有府14个,那州呢?州有240个之多;到了政和元年(1111年)的时候,府的数量变成了19个。有哪些府呢?首先是首都东京开封府,还有三个陪都:西京河南府(洛阳),北京大名府(邯郸大名县),南京应天府(商丘),此外还有兴仁府(今......
什么是三冗危机?
339
提起宋朝,很多人都不得不赞叹它的富有,它的繁华,它浓厚的文化气息,勾栏瓦舍,戏台商铺,诗词杂剧,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确实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如此繁荣,社会生活如此丰富,文化气息如此浓烈。不过,提到宋朝,大家又会为它不争气的政治风气顿足捶胸,“靖康之变”更成为一道永远的伤痛,但正因如此,也显现出宋朝确实......
参合陂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358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进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渡黄河南下,与后燕军队隔河对峙。后燕军队长途跋涉,不能速战速决,加之天......
宋朝时期蹴鞠文化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310
蹴鞠作为古齐居民休闲生活的内容之一,最早史料记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宋太祖“酒杯释兵权”后使用文人治理天下, 推行“文治”政策, 重用文士, 发展教育, 活跃文化, 实行“不以言罪人”, 允许学术争鸣, 用文化的繁荣来彰显统治阶级的爱民政策。蹴鞠在北宋初年受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得以迅速发展, ......
宋朝有哪些先进科学技术?
381
宋朝在天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和表现就是苏颂和韩公廉共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这个高约13米,宽约7米的木质结构一共分为三层,下层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水动力机;中层是间密室,放置浑象,每个昼夜自转一周,以便与天体运动契合;上层是个板屋,中放浑仪,用来观测星宿的出没和天体的运转情况。作为宋代杰出的天文学家,苏颂......
玉璧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349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玉璧之战的过程公元546年,高欢再次率重兵抵玉璧城下,军......
首页
上一页
…
82
83
84
85
86
87
88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2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3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4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5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06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07
河西之地是哪里?
08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09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10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1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2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3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4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15
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
16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17
将军打了败仗而归却被赏赐嘉奖?
1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19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20
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