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战国白玉人及复原图: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服装的特点
53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较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各学派坚持自家理论,竞相争鸣,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诸学派,其论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装美学思想。儒家提倡“宪......
西周贝币: 西周与动中有静时期钱币的种类
51
周朝货币:1.西周时期的货币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金属货币广泛使用已经出现青铜贝币。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习惯的不同,遂形成了这一时期货币形态的多样性,除西周已......
隋朝经济:统一币制改铸“五铢钱”
49
农业参见:租庸调制、均田制领均田令隋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改革货币隋朝统一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
南北朝国号:南北朝国号来历
42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
南北朝字体:南北朝时期书法流行什么字体?
63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字体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
明朝国号: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
49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
隋朝政治: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40
中央制度参见:三省六部、隋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
清朝国号: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
46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清代;亦称为大清国、清国。因为统治者是满族也有满清这一称呼。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大清国来签订不平定条约,此后大清国和中国两词混用,逐步使中国......
南北朝文化: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47
经由魏晋时儒学独尊的地位被破除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
南北朝历史: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42
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齐(479-502年)国......
清朝历史:历经20多年的战争统一全国
45
后金时期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
隋朝文化: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
48
学术思想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
南北朝疆域:南朝领土与北朝领土
42
南朝领土南朝疆域方面,南朝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河南地于太初四年(422年)之后逐渐被北魏并吞,改以淮水为界。南朝齐基本上同南朝宋为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时州郡设置和疆域变化很大,因北伐获得淮北之地,一度达河南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
清朝疆域:平定准噶尔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
45
领土范围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卧儿......
南北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飞速发展
174
土地政策随着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仅使南朝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朝政府对北来的流民起初采取侨立州郡的政策,后来,东晋和南朝政府为了扩大剥削对象,改行土断政策。所谓土断,就是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土著居民一起在当地著籍,并且同样负担国家的赋......
隋朝军事:诸卫源自西魏北周十二大将军制
47
部队建制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十......
五代十国称呼: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47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
隋朝科技: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81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隋朝时期发明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等间距二次内插......
南北朝政治:从世族政治到确立三省制度
44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 。世族拥有大量不需付税的依附人从事生产与作战,影响朝廷的税收。虽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拥护,不过也扶持寒门以平衡政治势力,并且在南朝梁时萌芽出科举制度 。南朝世族因为长期安逸而逐渐衰退,在侯景之乱後彻底崩溃。北朝胡族缺乏政治的经......
清朝政治:南书房是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43
国旗与国歌清朝没有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
南北朝科技:为了生存或战争促进科学发展
44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边疆民族内迁、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于儒学一统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兴起,使得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国为了生存或战争,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确保某些地区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提升 。地理郦道元从小志于地理学研究。由于当时地理著作不够完备......
南北朝军事:军事制度的不断变化
58
在南北朝时期,朝代常因为军权流入权臣手中而更替。南朝的军事制度大至延续东晋募兵制。北朝在军事制度方面,在北魏初期采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统一华北后逐渐成为世兵制。北朝后期出现府兵制,成为隋唐兵制的基础。南朝兵种以步兵和水军为主,骑兵较少。兵源原本来自世兵制。但是因为战争的消耗、士兵的逃亡和被私家分割......
五代十国历史:安史之乱后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
52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
南北朝服饰: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
58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男服服饰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
清朝军事: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兵
77
八旗军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
五代十国疆域: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
42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五代疆土则......
五代十国服饰:女子的服饰整体显得修长细巧
48
晚唐,五代虽然盛世末期,却不再崇尚奢侈华丽,转而变得现实和崇尚功能,襦裙腰身的下移,相比高束胸腰线,便于穿着与行动,男子幞头变得硬挺,更加的理性。晚唐和五代以后的着装不再以繁多而美,反而更加追求朴实简洁。五代女子襦裙变窄,帔帛变变狭长,体现了这一时期审美的特点。五代襦裙晚唐、五代服饰不再追求浓重和艳......
清朝经济:手工业改徭役制为代税役制
47
农业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较发达。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有一种说法是清朝的经济和人口的增加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番薯,称所谓的“......
五代十国服饰:缠足之风愈加强烈
44
金莲有些奇怪的事物反而发展为时尚,而趣味也随之变化。例如妇女缠足,可能源起于五代,五代时,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形。她在六尺高的金莲花上轻盈起舞,受到了李后主的宠爱。此后,缠足之风愈加强烈,残害中国妇女达千年之久。“金莲”便成了妇女小脚的代名词。但大多从事沉重体力劳动的妇女常......
五代十国政治:大体沿用唐朝制度
46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五代十国以“使”名官者很多,据《五代会要》记载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飞龙......
首页
上一页
…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商朝皇帝姓什么?
02
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
03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4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5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6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7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08
河西之地是哪里?
09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10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11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12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3
“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
14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5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6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7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18
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
19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20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