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展昭犯了什么事?
297
有一回包拯竟然和展昭翻脸了,下令处死他,就连四大护卫也牵扯进了张龙赵虎两人。这是为何呢?在民间的许多话本当中,他一直表现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十足的英雄形象。他对于权贵阶级根本毫无惧色,哪怕冒着得罪皇室宗亲的风险,也要秉公办案,给老百姓一个公道。在民间传说中,他有着一张好像涂了锅底灰的脸,脑门上还有......
包拯有哪些朋友?
360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士大夫也都乐享太平,诗酒往来十分稠密。当时的名臣,无不留下关于这方面的丰富记录,唯独包拯,其私人生活,几乎没有痕迹可寻。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包拯留传下来的文字,有早年的一首短诗,端州一句石刻,晚年一篇家训,其余全都是奏议。古......
包拯有没有后代?
362
当时就选择了家里的一个丫鬟藤孙氏,而这时的包拯已经是58岁,将近花甲的阶段,但是不得不说包拯的身体还真比较棒,因为还真就让藤孙氏怀孕了。由于这个藤孙氏顶撞包拯,所以就被包拯一怒之下休掉了,赶回家去了。而这个藤孙氏回到家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不过最后还是将孩子生下来。后来这孩子就被崔氏收养,直到包拯临......
包拯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包拯是怎么在党争中保持公正的?
319
包拯任职期间,正是立国八十余年的北宋朝廷大变革时期。到了仁宗皇帝即位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大辽和西夏又逐渐威胁着北宋的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仁宗皇帝责成他们在政治上有所更张以“兴致太平”。范仲淹、富弼......
历史上包拯有多少个老婆?
287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异闻传说。影视剧中除了清廉的象征......
包拯的谥号是什么?
236
包拯的一生历经宋神宗、宋仁宗两朝,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凝结在包拯身上的忠、孝、廉的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孝肃之风”,对包拯家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孝肃”正是包拯的谥号,也是他的化身。这种“孝肃之风”经过包拯后裔的继承光大,形成了包氏家族特有的“孝肃家风”。《家风》中就说道:“龙图懿范九州颂,孝肃家......
刘筠是谁?
317
胸怀报国之志的包拯,在求学期间可谓品学兼优,他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处理人际关系极为慎重。正是他不凡的学识和人品,使他被当时一位颇有名望的文豪刘筠赏识,包拯也将其引为伯乐,最后成为忘年之交。就在天禧五年(1021),包拯二十三岁时,刘筠离京就任庐州知府。这对包拯此后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刘......
诸葛亮所住的隆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17
刘备回到新野,按照徐庶的吩咐,带上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见诸葛亮。刘、关、张三人到了隆中村口,也被隆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住了。只见这里山势连绵,溪流环绕,树木成林。再看远处山脚下,几个农夫在田里锄草。刘备连忙拍马上前,问农夫:“请问这首歌是谁教你们唱的?”农夫回答说:“是诸葛先生教的。”刘备又问:“可......
包拯为何弃官十年?
416
包拯为什么弃官十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父亲包令仪悉心培养和恩师刘筠的言传身教下,已经二十九岁的包拯终于得到了进士出身。而持进士及第的包拯在仕途上的光明前景也似乎是近在眼前了。天圣五年(1027),也就是包拯中举的这一年,朝廷便授予包拯大理评......
历史上包拯是什么形象?
292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中国北宋年间的著名官员,他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第一清官”。千年流传的过程中,包拯的形象不断增辉,被一代代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所喜爱,得益于包拯本身非凡的人格魅力。包拯是清官,他体察民情,为民除害。“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是他......
什么是牛舌案?
333
景祐四年(1037),三十九岁的包拯时隔十年后再次回到京城,等候朝廷调任。而包拯的弃官十年奉亲尽孝,已使他名声在朝堂上广为流传。仁宗皇帝见包拯如此孝廉,自然而然联想到孝廉的另一面——忠义,所以对包拯有心栽培。即使包拯有如此贤名在身,仍然要从基层的地方官做起,等到政绩考核,再酌情升迁。包拯真正仕途的第......
诸葛亮跟随刘备的原因除了“三顾茅庐”还有什么?
237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聪明人,但是主公的选择上却让很多人感觉不好理解,毕竟当时的曹操才是实力最强大,而且从能力和性格上来说也比刘备更适合做皇帝。但是为何诸葛亮最后选择跟随刘备,相信这是很多人疑惑的事情,事实上这样选择很简单,恰恰是因为曹操的实力太强大!所以诸葛亮才选择刘备,因为强大的曹操有......
分封制度真的是容易发生诸侯国叛乱吗?
341
当年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诸侯相继反叛,先后有燕王臧荼反,利几反,韩王信与匈奴谋反,贯高谋杀高祖,陈豨反,韩信反,彭越反,黥布反,刘邦的同窗发小卢绾反等等。这些之前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似乎都开始背叛刘邦了,为何?是他们后来发现刘邦不适合做领导人,想换一个吗?还是说他们自己想当皇帝呢?其实都不是,归根结......
细数一下,诸葛亮的一生都有哪些重要经历?
318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出身不好的曹操在什么时候开始有名气的呢?
342
曹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可见他的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人品不怎么好,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多疑,动不动就怀疑哪个人想杀他。其实他的这种性格跟他的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父亲是大宦官的养子。在当时宦官把持着朝政,很多官员表面上对他们恭维,其实内心里早就想把他们除掉了。因为曹操出身......
赤壁之战曹操是怎么失败的?
241
很多人会把赤壁之战上,曹操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没有郭嘉的辅助,这是真的么?虽然当时曹操没有郭嘉,但曹操还有荀彧、程昱、贾诩和荀攸这四大谋士,不可能说这四人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郭嘉吧。那为什么到了赤壁之战,曹操身边的四大谋士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曹操手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只是赤壁之战曹操有些过于大意轻敌,......
关羽戎马一生,他的人生中共斩杀了多少将领呢?
307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威震华夏,据统计一生共斩杀18位大将,关羽斩杀十分的干净利落,人借刀势,刀借马势。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斩颜良诛文丑这样的精彩操作,但是关羽的刀法也决定了他越往后越不行,这一点和黄忠、庞德等人的对战可以看出来。关羽作为蜀国大将,最经典的战役就是水淹......
韩信和诸葛亮皆是有谋略之人,为何他们战绩区别很大?
351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已经不再拘泥于“隆中对”的战略计划,而是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定下了新的作战计划。他的策略是通过多方面误敌,造成自己在凉州方向的兵力优势,一举夺取凉州诸郡以及河西走廊。下一步将可以统合益州、凉州之力,向东徐图恢复关中,只要能够拿回关中,凭借崤函之险、蜀中之力和曹魏东西对峙,才能等待......
除了荆轲刺秦王还有哪些刺杀事件?
315
其实古代著名的暗杀事件有很多,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了,所以让很多朋友记忆犹新。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在历史上同样著名的刺杀事件。其实古人敢行刺,都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去做的,根本就没想过事后还能全身而退。而且刺杀的成功率也并不算高,因为中间总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如果是行刺非常重要的......
宋朝人是如何拜年的?
365
按我们的习俗,过春节,亲友间要往来拜年。宋朝时,给朋友、同僚送贺卡拜年,是盛行于士大夫群体的时尚——对,就是送贺卡。别以为送贺卡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事情。南宋人张世南记载说,每逢过年,“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那些在外地为官的士大夫,春节前都会派遣仆人,带上贺年卡给京城的领导拜年。过年只送贺卡,没......
清朝和元朝相比谁的领土面积更大?
318
历史上,因为清朝和元朝统治时期,把中原和草原都结合到了一起,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国土面积算是最大的。那清朝和元朝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究竟谁的会更大一些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不过元朝鼎盛时期对西北还有西南控制领域更大,所以总体面积应该还是元朝会更大一些。不过算元朝的领土究竟要不要把蒙古帝国给......
清朝士兵的衣服上为什么要写兵和勇?
308
如果大家经常性的看一些清朝的电视剧的话,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况了,话说清朝的兵的身上都有写什么“兵”和“勇”字,那么有的网友也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兵就直接写兵了,为什么要写勇字啊?下面趣历史小编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先说衣服上带着“兵......
撑起了吴国的大将中,除了太史慈还有哪些人?
428
要提起三国虎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西蜀五虎将,关张赵马黄。这五虎将个个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五位的英勇事迹也是人尽皆知,令人佩服。魏国也有五子良将,其勇略也毫不输西蜀五虎。当然吴国肯定也有自己的顶梁柱,提起吴国的虎臣那可是要另眼相看的。东吴也有五虎臣:太史慈、甘宁、周泰、丁奉、徐盛。太史慈,字子义,武艺......
书生出身的陆逊为何不是“纸上谈兵”,实战也厉害呢?
311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一生征战无数,其中有一次面对陆逊的战争却是惨败收场。陆逊是孙权吴国的手下,当时在崎岖的山峦处和刘备进行了一场长长的拉锯战,有四五个月之久,书生出身的陆逊,得到孙权赏识掌管一方兵力,是一个没人听说过的新人,刘备当然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是刘备万万不会想到对面这个无名小卒打的自己全......
鸿门宴后刘邦为何独留张良?
340
1.刘邦逃跑鸿门宴上杀机四伏,原本项羽也就是在范增的劝说下,才摆下宴席,而刘邦带着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张良,外加一百来个随从来赴宴。宴会期间,刘邦先是谢罪,说自己与项羽之间都是误会一场,项羽就直接把曹无伤的名字说出来了,刘邦自然暗自记下,然后范增见项羽犹犹豫豫不肯下手,找来项庄舞剑,结果又被自......
作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才学如何呢?
305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智慧与品德的化身,他仿佛就是一颗光耀璀璨的明星。而他的哥哥诸葛瑾在诸葛亮的光环下好像忒平凡了,给我们感觉这个庸才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就什么都不是。而实际,诸葛瑾在江东也是功成名就,或者说赛过诸葛亮的成功。《三国志》载:诸葛瑾(公元174-241年)字子瑜,琅琊都(今山东临沂)......
三国领地明明差不多大,为何说魏是“十分天下有其八”?
248
东汉末年,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各路诸侯并起,争夺整个中原!最后脱颖而出的三个,便是以曹操为首的曹魏集团,以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在三个国家的势力成型之后,中原正是进入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据当时的地图来看,不算遥远的西域版图的话,魏蜀吴三国的版图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无论......
导致诸葛亮北伐没成功的只是不占“天时”吗?
315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就一直秉承先帝遗志,意图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因此诸葛亮在执政期间,数次北伐曹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诸葛亮每次北伐无功而返,尤其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为什么就感觉力不从心?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乱之后,从蜀汉建兴六年开始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以“......
为何古人会相信不老之术?
292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知道不老和长生都是不存在的,能不能长寿不是自己就能决定的事,跟基因、生活环境还有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那古人为什么就会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呢?实际上这不是简单的愚昧问题,也和他们恐惧死亡有关。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害怕死亡,所以古人需要通过延长自己的寿命来减少这种恐惧。而帝王更多是......
古代使用的长矛为何被淘汰?
302
其实长矛这种武器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还是非常常见的,必将在当年那场乱世之中,冷兵器主要就是靠着近身劈砍穿刺进行搏斗了。当时的长矛长度大概有5-6米长,在敌人还没有完全近身于自己的时候就可以伤害到敌人了,这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占尽了优势。但是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长矛这种武器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逐渐......
首页
上一页
…
67
68
69
70
71
72
73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2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3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4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5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06
河西之地是哪里?
07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08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09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10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1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2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3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4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15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16
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
17
将军打了败仗而归却被赏赐嘉奖?
1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19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20
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