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为什么包拯被称为阎罗包老?

      东京开封府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著称。而包拯“立朝刚毅”,成为开封知府后,便与那些显官贵族或是亲朋好友断绝了书信来往。而凡是因为私人关系拜托包拯徇私枉法的,包拯都一概拒绝,甚至当面羞辱一番。因而将东京治理得“令行禁止”。

      也正因为他执法严峻,不徇私情,“威名震动都下”,贵戚宦官们都因此收敛许多,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到害怕。开封府当时都流传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原来“阎罗包老”是不可收买、公正廉明的比喻,而在百姓看来,包拯本人就是阎罗,白天管人,晚上审鬼。包拯就此成为一个通阴阳两界的大侦探。而且包拯不爱笑,人们有的便说包拯“笑比黄河清”,十分少见。

      包拯在开封知府任上,最为人所喜闻乐道的自然是包拯的断案故事。其实,在历史上,包拯在开封府倒没办过什么大案,小案倒是有几桩。

      据说包拯在开封府时,办案十分谨慎,而且总是亲自处理。所以,包拯经常要进入案发现场办案,开封百姓为了争看他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后来,仁宗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赐给了包拯一顶特制的乌纱帽,这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别的官吏的都要长上三寸,而且皇帝下令说:“凡是碰到了包拯的乌纱帽翅的人,杀无赦。”虽然这命令有点荒唐,但君无戏言。

      爱民如子的包拯不忍百姓为此受害,所以每逢他步行办案的时候,都有随从高声吆喝道:“圣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杀。”百姓听到后,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包拯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他断案如神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流传下来的许多大案奇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

      真实的包拯不像小说戏剧中描写的那么神乎其神,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谓“官清如水,怎奈吏滑如油”,包拯在判案的过程中也有判断失误、受蒙蔽而上当受骗的时候。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有这么一件包拯上当的故事:

      包拯在担任开封知府时,有个富商犯了罪,被官府缉拿归案,按照刑律,是要受到“脊杖”的惩罚的。

      那人得知要被判“脊杖”,顿时就慌了,便重金托关系找到了包拯手下用刑的一个小吏,希望能够减轻刑罚,以免伤筋动骨。

      那个小吏知道包拯铁面无私,想要讲情糊弄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反而会害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那个小吏就针对包拯疾恶如仇的特性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交代那个富商说:“等到知府(包拯)审案的时候,肯定要我来用刑杖打你,到时候,你就大声呼冤自辩,我自有办法为你减轻刑罚。”

      犯人心领神会,等到包拯上堂审理后,果然判了他“脊杖”的刑罚。那个小吏便作势要打,犯人连忙按照小吏的吩咐,拼命为自己分辩呼冤。这时,小吏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大声向他呵斥道:“别再多说了,快快受了杖责,滚回牢房去吧。”

      包拯一生中最见不得的就是贪官污吏恃强凌弱,见到这个小吏卖弄权势,以为这个小吏受了贿赂故意不准犯人申辩,或者用刑会故意重一些。便想要打击这个小吏的嚣张气焰,于是将那小吏当堂责罚一通,而反过来将那个犯人的“脊杖”改成“臀杖”,也就是从打脊背改成打屁股,富商就这么被从轻发落了。而包拯还觉得这么做,既惩罚了富商,又教训了恶吏,很是妥当,却不知道,自己是上了小吏的当。

      号称公正严明的包拯却被这如油滑吏蒙住了眼睛,真的为罪犯减了刑。这倒能称得上是包拯一生中数得着的糗事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感叹说道:“小人为奸,固难防也。”

      包拯判案公正严明,给案情涉及的所有人以说话的权利,以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小吏正是利用了包拯的“善良公正”。由此也可见出包拯被唤作“包青天”的名副其实。

      包拯在开封知府任上共一年零三个月,时间虽短,却是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时期。人们常说“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而“包特制”、“包龙图”等美称也都是从当时产生并流传至今的。

      而继任开封知府的也是一位名臣,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欧阳修为政崇尚宽简,与包拯的执法严明、公正无私可谓大相径庭。然而,欧阳修仍然把开封府治理得很好。有人便问他原因,欧阳修就说,他的宽简政策只是废除繁文缛节,减轻吏民的负担,避免权贵享受“特权”。可见,包拯和欧阳修二人的执政方针虽然迥异,却是殊途同归,为国民尽忠效力的心情是一样的。

      后来的开封知府便在开封府衙的照壁两端各立了个小牌坊,左书“包严”,右书“欧宽”,以表示对两位辅世之臣的景仰。

  • 热点推荐
    01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2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3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商朝皇帝姓什么?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5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6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7“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8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19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