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故事
很多人对名言的误解,伏尔泰究竟说过这些话吗?
298
在这些“名言”的掩饰下,法国近年来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一些惊世骇俗的话、特别是一些排外、仇外、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话,都得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电视、电台、讲座、沙龙、报刊上风行无阻。“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据说是伏尔泰的“名言”。这句话流传如此之广,甚至在伏尔泰的祖国法国也被......
古人在没有筷子之前是怎么吃饭的?
273
筷子古称“箸”,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
什么是木牛流马?
312
战争打的是后勤,陈毅元帅就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们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独轮车的历史在中国很悠久,而很多时候人们相信,它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祖先,就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或改进的“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木牛流马几乎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致使今天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是中国早期机械自动化的代表作。事......
姓和氏在秦之前为什么要区分?
303
古代传说中,姓与氏是伏羲氏确定的。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认为,中国最早的姓产生与伏羲氏时期,产生的第一个姓是风姓。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姓,《三坟》:“男女媾精,女生为姓。”《说文》:“姓......
玉如意是用来做什么的?
330
中国人讲究吉利。因此在很多事物上都取有吉利之意。中国特别喜欢如意,如意是民间的吉祥之物,经常给当做礼品,送来送去,也总是被青年男女当做定情信物。据说在魏晋时期,“如意”已经受到士大夫贵族的青睐,“如意”的功能主要还是实用的工具,但是它不仅是搔痒,人们还将如意拿在手中当作防身的武器,又是一种地位身份权......
羊肉串的由来是什么?
220
烤羊肉串作为新疆风味小吃,在内地城乡广为流行。尤其夏夜,三教九流呼朋引伴,佐以啤酒大快朵颐,是街头常见风景。烤羊肉串的起源一般认为与游牧民族有关,但何时出现、兴盛一直文字不详。有限的文字记载是,人类发现火以后,就开始用火炙各种野兽吃,只是那时没有调料,也没有什么工具。中国古人就有“炙”、“燔”肉的嗜......
梁山好汉被招安后结局如何?
308
看《水浒》的前半段,你会觉得这是一本爽书:众家兄弟,意气风发,无往而不胜;看《水浒》的后半段,又会觉得这是一本悲伤的书:108将星四分五裂,兄弟惨死,每一步都走向死局。事实上,在确定接受招安的方针后,梁山好汉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翻开史书看看,哪有升官发财的强盗?梁山好汉的后世同行,青帮大佬杜月笙曾......
宋朝真的有展昭吗?
306
展昭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电视剧里面我们时常很能见到他的身影,展昭武功高强,长相帅气的美男子,那么历史上的宋朝真有其人吗?这样武艺高超的人物是怎样死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展昭这个人物。展昭,字熊飞,常州武进人也。少年任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及长,遇......
武大郎的真实身高是多少?
378
提起武大郎大家肯定知道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只因他生得短矮。诨名叫三寸丁谷树皮。在明代,确实有武大郎、潘金莲以及西门庆这三人。但历史上真实的三人,和我们所熟悉的《水浒传》中的三人,却截然不同。首先,是关于武大郎。武大郎矮吗?一点也不。非但不矮,还是个轩昂的七尺男儿。武大郎,......
元朝对于女性的压迫或许与元朝短命的原因有关
290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古代有很多女人对自己的贞洁都是十分看重的吧,如果女人失去了贞洁那么就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有些女人还会因此而自杀,但是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中原建立了元朝以后,因为成吉思汗出生在蒙古,所以成吉思汗在建立元朝后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以为资源紧缺,所以很多资源都会留给下一任继任者,......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是真的吗?
269
作为人类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人曾经创造过非常丰富的鞋文化。其中,有许多“鞋尖上的秘密”,更是让人意想不到。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之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
毛嫱是谁?
284
在现代来说,比较两个女子谁更好看,更多的会从,气质、妆容、长相来看,在古代来说,也是这样,但是更多的会从长相来说,因为,古代毕竟没有现代这样高超的化妆技术。毛嫱和西施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那么这两个人来说,谁更美丽、漂亮呢?首先,从长相上来说,两者都是民间广为称颂的美人,在《韩非子》中有记载:“故......
汉初的诸吕之乱是什么?
275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史称“诸吕之乱”。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
历史上真实的武松是什么样的?
354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武松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武松是水......
手炉是怎么来的?
296
冬天,最可恼的事情之一便是手容易冻着。现在,人们有手套,后来又发明了暖手宝,连鼠标垫都做成暖手宝,为的是人们使用鼠标的时候不再冻手。古人怎么办呢?不过请放心,古人也不会让手白白冻着,他们发明了一种暖手神器,叫“手炉”。手炉,其实是由“火炉”演化而来,火炉便是往铜制的炉子里放些炭,让火烧得旺旺的,这样......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火烧诸葛亮?
279
草船借箭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主要用于说明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成书以来广受读者的赞美,以致人们都不太愿意相信它是虚构的。历来有一个疑问就是,当初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把诸葛亮和鲁肃烧成两块黑炭头呢?其实,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并不是傻傻的被骗走了十万支箭,很多人要问:曹军......
剑为什么叫兵中君子?
285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古时候剑又称:"轻吕"、"径路","长铗"。春秋末年,开始......
贾宝玉为何不受贾政宠爱?
230
《红楼梦》是以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开篇的,作者设计了女娲补天遗石和眼泪还债的迷人情节,顽石"无材补天"而"幻形人世",是为宝玉;绛珠仙草(木)以泪偿还神瑛侍者(石)的灌溉之债,是为三生偿愿。一部博大精深的长篇小说,竟借神话故事开篇,使得作品不仅蒙上了一层&quo......
什么是续弦?
320
我国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妇,以“续弦”比喻妻死再娶。古籍《通俗编·妇女》中说:“今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其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其妻极赞赏他的琴技,常让俞伯牙弹琴给她听。后伯牙妻重病,卧床不起。伯牙请医熬药精心侍奉,可总不见效。伯牙常为此焦虑,便无心思弹琴了。一天,卧......
嫡庶之分是怎么来的?
295
在近来,各种各样的花式宅斗剧,宫廷剧不断充斥在观众们眼前。影视剧的当中的嫡庶之分,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往往这些人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庶出的孩子下场都十分的凄惨,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很多人对于这类剧痴迷不已,那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嫡庶之分真的有如此之严重吗?封建社会在中国传承2000多年,在那......
剑的好坏怎么评判?
261
剑乃百兵之祖,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古时文人学者都讲究配剑,一方面舞剑以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过去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即剑穗),武剑则不带。而如何评判一把剑的好坏呢?1.整体外观的造型与刀装设计刀装是否完整、鞘柄是否成套、护手是否与鞘口......
古代收义子有哪些条件?
299
现代社会,“义子”的说法已经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干儿子”“干女儿”或者是“养子”“养女”这一说,其实本质的意思是没有变的,都还是长辈认作或领养的孩子。如今领养孩子是要走法律程序的,比如法律规定收养人必须无子女,年龄要达到30周岁等等,还得考虑收养人的经济情况。而要收养的人只要您喜欢且的确是一......
什么是八百里加急?
319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
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原因是?
276
北宋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力量却不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被认为是最繁华的时代,但国库却经常出现亏空,军事上积弱,经济上积贫穷,所以哪怕北宋有着很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还是会被历史学家评价为,是古代最贫弱的朝代之一。当然,整体来看,北宋依然在很多方面的成就要高于其他朝代,特别是文学艺......
什么是阴沉木?
344
其实说男人不能戴阴沉木不仅仅只有这个说法,话说这女人一样不能戴,这事并不是出现在男人女人身上,而是出现在阴沉木身上,大家仔细的看阴沉木的名字,嘿嘿,这就是问题所以,小编听过一句话,叫什么谁天天愿意把棺材板戴身上呢?这说的就是阴沉木了,但是其实并非如此,说这话的人很无知,对什么事情都持有偏见,所以我们......
历史上经常有为了争继承权而手足相残,是制度的原因吗?
487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看起来有点“惟血统、惟出身论”。似乎看起来有点不太公平,至少因为一个出身就直接杜绝了其他子嗣的合法继承机会。但恰恰这正是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所谓名分已定,争执自然就会降低,各安其命。真正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实际上是有利于安定的。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有弊端。由于太过于理所应当,......
什么是走后门?
282
在中国汉语博大精深中来讲讲这个“走后门”是个什么意思?在今天的理解来看,走后门又有“潜规则”的意思,怎么说呢,就是通过一种捷径来办事,以此来达到你自己想要的结果。走后门还有另一个说法是“上面有人”,上面有人不是说屋顶上面有人,大概的意思人脉资源很广,黑白两道都认识。尽管说的很隐晦,但是身在中国这样的......
妃子怎样才会进入冷宫?
245
被打入冷宫绝对是要比处死还要严重的惩罚,不论古代现代任何人都要面子,被打入冷宫首先是颜面全无,不光是妃子自己本身的颜面而且整个家族都要受到旁人的冷眼相待,很多妃子不怕皇帝冷落就怕被皇帝打入冷宫终身不得翻身。让整个家族跟着自己受辱,简直是比死了都难受。1、自身地位的降低被打入冷宫之后,自身的地位是会非......
举棋不定是什么意思?
283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无道,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后来,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另立卫殇公。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错了,将儿子宁悼子叫到跟前说“我曾将献公赶出了卫国,我死以后,你要把他接回来。”说完,就去世了。一直流亡在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
朱元璋如何选妃?
232
古代皇家大多喜欢挑选官宦世家、权臣之女做后妃,或者上一代皇后的亲族和下一代皇帝亲上加亲,政治联姻,门当户对...比如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她是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吕后的外孙女;汉景帝的皇后薄氏,是祖母薄太后的侄孙女;权臣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皇后,外孙女上官氏是汉昭帝的皇后;汉献帝刘协第......
首页
上一页
…
50
51
52
53
54
55
56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
02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03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
04
“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05
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
06
河西之地是哪里?
07
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
08
“禅宗”是怎么形成的?
09
戴季陶有几个儿子?
10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
11
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2
监狱是怎么出现的?
13
安澜园是什么地方?
14
东胡族起源于哪些?
15
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16
将军打了败仗而归却被赏赐嘉奖?
17
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
1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19
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20
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
月点击排行
01
《三国演义》中如何描写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02
玄奘取经回唐之后,为何唐朝皇帝屡屡邀请他还俗做官?
03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
04
古代嫡长子和庶子的身份地位区别到底有多大?
05
为何清朝军队的人数和明朝相差甚远?
06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
07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以哪些地方为首都?
08
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
09
范睢与白起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
10
清朝建立之后废除了殉葬制度,皇帝的“三千佳丽”如何处置?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