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 这支部队到底是什么样的

      根据唐朝军制,长安城内的皇家禁卫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部队,直接负责保护皇室安全。之前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龙武军,很多观众也是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的骑从护卫,当时只有百人。武则天上位后,把龙武军的百人部队扩充为千人部队,到了唐中宗时期再次扩编,变成万人骑团,分为左右两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唐朝的龙武军,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的时间段中国都是世界文明的领军者,其中的汉朝、唐朝更是堪称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汉唐两朝便有强汉、盛唐之称。

      也正因为这些朝代的辉煌,现如今以当时朝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是不好展现的,因为如实展现的话实在是太耗资费和精力了。

      但是不好展现不代表没有,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即相对真实地展现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剧中的唐军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视剧在古装军人盔甲、装备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如唐军之类的军队,其武器装备、组织能力和战斗力是非常顶尖的,在《长安十二时辰》之前很少有如实反映的作品。

      在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很多唐军部队名称,如旅贲军、安西军等,还有装备最为豪华的龙武军。

      在剧中龙武军的戏份不如旅贲军,但是这支部队明显装备更豪华,甚至有些嚣张。那么龙武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它凭什么有高人一等的底气呢?

      一:源起

      剧中提到,龙武军负责的是“圣人”的出行寝居之护卫。所谓的“圣人”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龙武军自然就是唐朝的禁卫军。

      在正式对龙武军展开阐述之前,我们也简单了解一下,唐朝的禁军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军分为南衙和北衙两部分。

      南衙禁军由十六卫统率的部队轮番充任﹐主要是作朝会时的仪仗以及守卫宫城南面的宫门官署。

      十六卫,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这十六卫中,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仅担任诸门禁卫和皇帝侍从、仪卫外,其余十二卫还遥领天下军府。

      所谓军府指的是折冲府,唐朝时期全国设立了600多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三档,兵力有800、1000、1200之区别,驻京城的十二卫即是分统这些军府的中央军事机构。

      军府的府兵一部分担任地方守备任务,一部分担任上番宿卫任务(有研究认为执行这一任务的府兵是特定地区的,并非全国府兵都有此任务),到京师后,即分归十二卫指挥,成为卫军。如有对外战事,则召集府兵后由朝廷命将统率,战事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外地的府兵被称为是外军,唐朝时还有内军:即三卫五府,三卫指亲卫、勋卫、翊卫,五府指三卫分出的亲卫府、勋卫一府、勋卫二府、翊卫一府、翊卫二府。

      三卫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些军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当,其由十二卫中的左右卫统领。

      同时,京城中还有负责太子宿卫的东宫十卫率,分别为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内率和左右监门率。其中左右内率及左右监门率不领府兵,其余六卫率也遥领府兵,基本是一个缩小版的十六卫。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姚卫率、旅贲军即属于东宫十卫率之兵将;受右相指派的右骁卫则是十二卫军。

      而所谓的北衙禁军实际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对于南衙诸军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时对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军是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元从禁军”,到唐太宗时设立左右屯营,左右屯营的军士被称为是“飞骑”。太宗从“飞骑”中选出了100名精锐,号为“百骑”,这便是龙武军最早的来源。

      二:成军

      前面提到,北衙禁军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对其无比重视。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左右屯营改为左右羽林军,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诸卫将军检校羽林军的制度,到武则天时期,羽林军正式升格为行政系统上独立的北衙禁军。

      原先从属于左右屯营,后来从属于左右羽林军的“百骑”则在武则天时期扩编到了“千骑”,随后又在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扩编到了“万骑”,分左右营,其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独立于羽林军之外的另一支庞大的禁军力量。

      这个“万骑”就是龙武军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异常血腥的,几乎每一次都伴随着腥风血雨的政变。而政变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掌握京城驻军,尤其是北衙禁军。

      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统治,其依赖的就是敬晖等人统率的羽林军。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大权被韦皇后等人掌握,后者为效仿武后故事,于710年毒杀李显,立幼子李重茂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显的太子李重俊就曾发动兵变,诛杀了武三思父子。为了加强对禁军的控制,韦后以韦氏子弟统领禁军。

      但是韦氏子弟们在禁军中飞扬跋扈,甚至还多次鞭打“万骑”军中将士,引起了禁军统领葛福顺、陈玄礼等人的不满,他们暗中都归顺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变开始。禁军将领葛福顺冲入羽林营中将韦璿、韦播等人斩首,控制了羽林军。

      随后,李隆基命令葛福顺率领禁军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禁军右万骑攻打白兽门,自己率羽林军压阵。

      禁军攻入宫中后,韦氏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尽数斩杀。最关键的人物韦后糊里糊涂闯进了飞骑营中,被当即斩首;安乐公主在画眉时被兵士斩杀。

      控制了皇宫后,李隆基迎父亲李旦入宫,随后派万骑禁军全程搜捕韦氏宗亲,取得了唐隆政变的成功。

      政变之所以成功,与北衙禁军,尤其是“万骑”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复位后,其妹太平公主权势极大,甚至禁军中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均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则与自己这个姑姑矛盾异常尖锐。

      713年,李旦传位给李隆基,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对策划谋反的太平公主采用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以亲属禁军诛杀了太平公主在羽林军中的统帅,然后又诛灭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绝对权威。

      再次依仗禁军的唐玄宗对“万骑”表现非常满意,此时左右万骑军已经成为与左右羽林军并立的北门四军。

      738年,左右万骑军正式更名为左右龙武军。享有唐朝军队中最高的待遇并承担最荣耀的职责。

      三:没落

      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度已经崩坏,南衙十六卫逐步沦为象征性机构,为弥补京城宿卫军人的缺额,在开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后来这支部队改名为“彍骑”——指骁勇慓悍、长于骑射之兵。

      “彍骑”的兵员素质层次不齐,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卫越来越倚重龙武军和羽林军,而后者的兵员和素质也在不断下降,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

      但在边境上,玄宗朝的唐军却是非常威猛的,其军队构成不再是从前的府兵,而是隶属于各藩镇节度使的募兵而来的职业化军队。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其实就是募兵,只不过当时名义上还存在折冲府,因此其所在为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数年之后因“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此后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在电视剧中,曾在安西军中服役的张小敬表现出的战斗力就比京城的唐军高出很多来,这也是当时唐军内轻外重的具体体现。

      而边军战斗力远高于唐中央军的情况在安史之乱中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

      755年12月,安禄山发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15万边军起兵,叛军直至洛阳和长安。

      当时唐朝名将封常清等人皆在长安,其对玄宗说“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封常清虽然看到了帝国内部“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的情况,但他显然还是低估了叛军战斗力,高估了内部的兵员素质。结果丢失洛阳,被迫与高仙芝退保潼关。

      此时封常清不再提“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了,而是言“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了。因为内地唐军并非安西铁军,即便将领用命,也难与三镇叛军野战。

      有着丰富实战经验高、封二人,决定先保潼关,以待时机成熟再与叛军决战。但监军边令诚进馋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震怒之下阵前斩将,杀死了高、封二人;

      不久,继任的哥舒翰也在玄宗催促下贸然出战,结果大败,潼关也沦陷于叛军之手。

      唐中央军能集结的主力全部在潼关被消灭,唐玄宗不得不在羽林军和龙武军护卫下西逃。

      逃亡过程中禁军分离流散甚多,太子李亨与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策划兵变。在马嵬坡,禁军杀死了杨国忠,并逼杀了杨玉环。

      值得一提的是,射杀杨国忠的是一位名叫张小敬的禁军军士,《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主角也是张小敬。

      马嵬坡兵变表明唐玄宗失去了对禁军的控制,当年自己依靠禁军坐稳了皇位,如今却也被禁军抛弃,若不是陈玄礼“免胄释甲,顿首请罪”再度向玄宗表示效忠,恐怕玄宗连最后的结局都落不着。

      但尽管龙武军将军陈玄礼表示再度效忠玄宗,禁军主力却不再追随皇帝了。当玄宗抵达四川成都时,随行的官员及禁军只有1300人,大部禁军则被太子李亨收编。

      马嵬驿兵变后,李亨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不久,李亨北上灵武(朔方军大本营)称帝,改元至德,这就是唐肃宗。

      新帝登基,皇帝该有的一切都应该有,于是唐肃宗重整禁军,恢复了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建制,而且新建了左右神武军,这六军也被称为是“北衙六军”。

      后来,禁军中又添置了左右神威军和左右神策军,所谓“北衙十军”正式成型。

      北衙十军既是唐中央禁军,也是后期唐中央能直接掌握的唯一武装力量,是对抗藩镇和外敌入侵的主力。

      此时的龙武军已经不再是禁军中的主力,而仅仅是仪仗性质的存在的,可以说此军自安史之乱后即已名存实亡了。真正作为禁军主力的是由边军发展而来的神策军了。

      由于唐中央在安史之乱后对将领的不信任,神策军等禁军为宦官所统帅,终究酿成了唐后期皇帝受制于家奴的悲惨结局。

  • 热点推荐
    01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2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3托雷怎么死的?04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5乌兰夫家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06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7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8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9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10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3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4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5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6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7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8苏秦有多厉害?19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20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