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胤祥可谓是胤禛最坚定的支持者。胤禛比胤祥年长8岁,两人不是一母所生,但是两人从小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胤祥才学出众,曾是康熙非常宠爱的皇子之一。可惜后来不知何故,他失去了父皇的宠爱,早早退出了储君候选人的名单,被康熙彻底冷落,在诸皇子中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连册封亲王都轮不到他,过得非常的憋屈。
好在胤祥还有希望,全力站在胤禛的背后他,在雍正即位后,彻底翻了身。对待这个弟弟,雍正确实是真心真意,先是封胤祥为怡亲王,后来又加封他为“铁帽子王”。胤祥得到的待遇,比起雍正同母弟弟胤禵,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胤祥也知道投桃报李,在雍正朝尽展才华,政绩突出。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获得如此的盛宠,位极人臣,已经足以死而瞑目了。
在康熙诸子中,十六阿哥胤禄是个特别的人,他不爱权力,喜欢数学和音乐。作为皇子,这种行为有点不务正业。然而在那个吃人的漩涡中,这又何尝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况且,胤禄其实并不简单,他表面上不站队,暗地里却支持着四阿哥胤禛。事实证明他看对了人,在雍正朝也是个风光的人物。
可惜,胤祥没能将低调保持到最后。也许是长期身处高位,有点飘了,胤祥在乾隆继位后居然与废太子胤礽长子过从甚密。结果受到乾隆猜忌,丢掉了官职,再也没能爬起来,只好过起了清闲王爷的生活。好在乾隆没有过多为难他,让他安稳度过了下半生,活到73岁高龄才去世。
果郡王胤礼,也是雍正帝的支持者,雍正在时,他同样官居要职,风光无限。只是乾隆继位后不久,他就因为犯事遭到罢官的惩处。对于他的突然失势,史书中讳莫如深。不过从他死后乾隆两次祭奠来看,胤礼犯的错误不太大。只是,他的结局比胤祥差多了,前者至少得了个高寿,他却在罢官三年后就病死了,年仅41岁。
三位皇子之外,就是那些大臣了,他们的结局大多也不太好。在胤禛夺位过程中,年羹尧和隆科多可谓是居功至伟。康熙驾崩后,年羹尧领兵在外,牵制住了掌握军队的胤禵,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而作为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则是控制了宫门,防止其他不甘心的阿哥们暴起发难,力助雍正顺利登基。可惜,这两人受尽恩宠,却侍功自傲,走上了作死的道路。结果没有风光多久,一个被逼自尽,一个死在了幽禁中。终于没能逃脱功高震主主猜忌的历史怪圈,成了这一定律下的牺牲品。
相比之下,李卫和张廷玉这两位老臣,在雍正一朝倒是受尽礼遇。李卫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他的这种个性,如果遇到昏君或许无法保命,好在他遇上了勤政的雍正,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结局也称得上圆满,在后世还赢得了极高的名声。三朝老臣张廷玉,风光了大半辈子,雍正朝位极人臣,也正因此,他不免有点倚老卖老,面对好面子的乾隆,他没有崩住,落得个晚景凄凉的结局,这个就有点可惜了。
纵观“四爷党”成员的经历,除了少数人外,雍正即位后,对待这些有功之臣还是非常礼遇的。可惜,他们不是自己犯了错,就是不幸遇到了喜欢拆父亲台的乾隆。结果就是,他们顶住了九子夺嫡时的明争暗斗,享受了雍正继位后的应得荣华富贵,却大多折在了乾隆手上。这也怪不得雍正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身在庙堂之上,就得有这个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