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朝代不断更迭,新称帝的君王对上一任皇族一般都会做足面子功夫,比如厚待投降的皇族,有钱的时候修修他们的陵墓,清朝也是如此,明皇陵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清朝的皇帝们功不可没。
可是大家不要忽视一个事实,清朝在建国初期对明朝宗室可一点也不手软,清朝为什么要屠杀明朝宗室?明朝宗室真的是被清朝屠杀光的吗?
图片:屠杀明朝宗室剧照
一、明朝宗室的衰败
一个王朝的衰败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明朝最直接的原因是“富不过三代”,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统治者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对后代的严格教育,这也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通病。
朱元璋是从草根一步步走到九五之尊的人,虽然当上皇帝的他还是尽可能的简朴,可是对于自己的子孙,在物资上,特别是对孙子辈,朱元璋也成了个溺爱的爷爷。
而且这些皇家的后代是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他们自有爵位可以世代承袭,拥有丰厚的俸禄、田产。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不多,这些钱只能算作是家庭开支,随着朱元璋儿子们慢慢娶妻生子,明朝宗室的数量逐年上涨,到了明朝后期,这些皇亲国戚的俸禄已经成了国家最重的负担。
图片:朱元璋与孙子剧照
更可怕的是,这些皇家子孙享受祖先的荫庇,却没有几两才能,将明朝一步步拖向了深渊。
所以,到了李自成揭竿而起,满族大军进关的时候,明朝的宗室其实气数已尽,根本没有什么力量能和清朝对峙了。
这个时候清朝对于明朝宗室的态度是相当暧昧的,而明朝宗室还想着投诚清朝,继续享受之前的荣华富贵,有可能吗?因此,清朝对明朝后裔下手是早晚的事。
图片:清军入关剧照
二、最初的招安
多尔衮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其实对于明朝宗室的态度还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多尔衮下过这样一道旨意:只要明朝宗室的人员愿意来投靠我的,都会按照以前的待遇好吃好喝供奉你们。
当时很多明朝宗室看到这个消息都开心得不得了,纷纷放松了警惕。殊不知,这只是多尔衮的一个缓兵之计。清朝入关后发现百姓对清朝的抗拒太强烈了,毕竟汉族统治中原历史悠久,这个时候突然换了一个少数民族来统治,人们的心理上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而当时的多尔衮也明白,为了将明朝拉下马,这许多年来也耗费了不少真气,还没恢复的时候,实在没必要再继续动用武力来迫使人们接受清朝。
还不如用招安的方式,让明朝皇室宗亲先归顺清朝,百姓看到以前的头家都投靠清朝了,自然也会归顺的。
不得不说多尔衮的这个方法确实聪明,最初的招安确实让许多本来想要逃离,发动起义的明朝宗室安静了下来。而清朝在招安的时候,精明的多尔衮发现了一笔巨大的财务:皇家的不动产。
图片:多尔衮剧照
三、突然的屠杀
顺治四年,一件事拉开了清朝对明朝宗室的屠杀序幕,这年在山西,有一个叫朱充鲑的人被认定是明朝宗室的后代,他又不知什么原因匿名逃到山西躲了起来。
后来被人揭发后,顺治皇帝非常恼火,责令当地的官员查清楚他为什么要逃亡到山西?他老家那边还有什么家产吗?为什么当地管户口的官员不上报?
情节非常严重,朱充鲑很快就被处斩了。而另一边,一名已经七十多岁的明朝宗室后裔出家当了道士,原本可以和这些是非做个了断,没想到当时清朝调查做得如此谨慎,这个叫朱华塘的明朝后裔还是被抓了起来。
其实朱华塘原本是想亲自到清朝的朝廷做投诚报告的,可是年纪真的太大了,奔波不了才取消了这个行程,可是没想到,现在由于自己是明朝宗亲的原因,却被诬陷叛乱、谋反,最后被直接处决了。
这两件事其实已经暴露了当时清朝当权者奸诈的一面,清朝一方面昭告天下要明朝宗室来投诚,却在眨眼间用各种借口将这些宗亲杀光,清朝当权者当时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
图片:清朝当权者剧照
第一、需要很多很多的钱财
大家都知道,清朝为了进关控制朝局,坚持不懈与明朝对战多年,入关后清朝才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他们没有自己的牛群马群,军队力量也远远不够。如何在短时间内充盈自己的国库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抢宗亲的。
明朝祖先们留给后代的除了吃喝玩乐,还有丰厚的财产。顺治发现,这个时候如果用各种借口将明朝宗室都消灭了,他们的财产、房子、土地不就全部都是我们满人的了吗?有了这种想法,清朝开始对明朝宗室进行屠杀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想法了。
图片:对明朝宗室进行屠杀剧照
第二、李自成的原因
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前期还是做得不错,揭竿而起,推翻了明朝,又给广大汉人农民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当时还有人找来一些自称是明朝宗室的人,借此机会想要反抗清朝。
顺治四年的时候,针对这些大喊“反清复明”口号的人,顺治大开杀戒,将所有自称是明朝后裔的人全部杀掉了。清朝当局抱着宁肯错杀不肯放过的“真理”,要将李自成残余力量全部清理干净,同时也用这个借口,将当时不好管理的明朝宗室消灭了。
屠杀明朝宗室的行为,给刚建立政权的清朝统治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既肃清了反清的残余势力,又收到了大量财产,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可是这样的行为也成为了清朝的诟病,之后一直被百姓否认,认为他们太过于心狠手辣。
图片:收到大量财宝剧照
到了雍正期间,皇帝甚至还亲自去祭奠明朝皇陵,用这个方式来告诉百姓:我们是顺应天意来接下这个盘的,明朝气数已尽,我们只是在这个条件下接过烂摊子,是合乎流程的,百姓们不应当用看强盗的眼光一直来看他们。
雍正的这个想法一直保留下去,后来乾隆帝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还不忘祭拜一下明皇陵,前前后后将明皇陵修葺了好几次。在这些皇帝拼命维护下,明十三陵大部分陵墓还是被保护的还不错,渐渐的人们也忘记了被屠杀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