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方国家所遵循的分餐制在世界范围内的礼仪制度看来,是备受推崇的用餐制度。而中国崇尚的合家团聚的合餐制,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是不卫生的表现。但作为传统的饮食理念,中国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合餐制在国内并未受到影响。
殊不知,我国最早时所采用的正是分餐制,随着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形态发生变化,中国的合餐制其实在宋朝之后才开始出现,且沿用至今。
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记载了关于中国的分餐制,《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当时的一则典故。当时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立礼贤下士,邀请各路宾客一同用餐。
一直以来,孟尝君在用餐中都遵循用餐不分贵贱。有一日,一位新入职的侠士受邀参加孟尝君的晚宴,或许是因为当晚的烛光照明不够,这位侠士没看清楚孟尝君碗里饭,以为他吃的和孟尝君所吃的食物并不一样,感觉受到为了侮辱,于是愤而离去。这时孟尝君赶紧将碗里的食物端给侠士看,证明大家所吃的食物都是一样的,这位侠士顿觉羞愧不已,当晚就自杀了。
我们无意去攻击这位侠士的玻璃心,这时从这则典故中看出,当时的用餐制度大多采用分餐制。每个人席地而坐,而吃饭用的饭桌并不如现代一样可以伸直双腿,用餐时采用跪姿,每人的桌上放餐具,这就是所谓“筵席”的最初来源。
古代分餐制的历史
最早的分餐制要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但当时并不是为了讲卫生。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实在太低下了,食物根本不够吃,于是当时人类为了生存需求,采取有饭一起吃,有活一起干的政策。
在当时,并不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而是以平均分配为主,主要为了维护部落的生存和发展。经过简单的烹饪之后,人们会将食物平均分为若干份,再分配给部落的人口,这也就是最初的分餐制形态。
到了商朝时期,除了捕获的肉食之外,随着生活劳动水平的发展,有了小米粥,这时人们开始用鬲来分餐。它类似于如今我们用的酱料碟,每个人真正能分到手的粥实在不多。
但古时候也有传统的庆祝典礼,这时候人们分餐就改为鼎。但这不是常规操作,只是碰到举国欢庆的时候才会如此破费,平日里还是用鬲分餐而食。
西周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有所提高,基本上民众已经满足温饱的水平,不再像前期般困难。可这时依旧沿袭着分餐制,要问为什么,不是因为饭不够吃,而是遵循自古以来的用餐礼法。
所谓“礼”,在中国古代更多的解读应该是等级分明,分贵贱。西周时期对于用餐的礼法讲究十分严明,除了在餐桌上,平日里百姓和贵族的衣食住行上,都要用礼来规定各自阶层的行事准则。而“食礼”正是西周时期最为看重的分餐制。
《礼记》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西周的礼法规定,家族用餐的具体凡方式,60岁的老人坐在主位,50岁的人站在服侍,用餐期间随时要听从长者的使唤,这是对家中长者的尊敬。
同时还规定,60岁的老人用餐,要上三个菜,70岁上四个菜,以此类推,90岁以上的要上六个菜。当然,这是对于贵族家庭而言,穷苦百姓根本没有这么多菜,只是在餐桌礼仪上尊重长者罢了。
而君臣之间如何用餐呢?《礼记》也做了明确的规定,皇帝和大臣的餐具不可公用,且每个人的餐具都有严明的规定,以显示君臣有别。
由此可见,分餐制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执行,只是在当时是因为食物不够,所有采取的平均分配制度,而发展到周朝,分餐制是当时礼法的体现,是尊重长辈的体现。
裤子和餐桌的改变,促使合餐制发展
分餐制向合餐制的转变,其实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最直接的关系是,但是的餐桌和服侍的变化,从而改变了用餐制度。
在古代,还没有裤子发明之前,大部分的衣服都是采用上衣下裳的款式。这些衣服的最大特点就长,特别长。
在唐朝以前的服饰大部分采用这种宽袍长袖的款式,因此在坐下来的时候,既能够显得更为得体,也体现了中国汉服的礼仪。一般在古代的正式用餐场合下,古人都是跪着用餐的,而宽大的长袍正好可以挡住大腿,但是过于袖长的袖子,实在不方便坐在一起用餐。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开始融合,由此产生了不少衣食住行上的风格转换,首当其冲的是服装风格的改变。
在此之前,汉人是不穿裤子的。直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开始融入中原后,胡人的穿着开始慢慢渗入中原,而服装上也从原来的上衣下裳,逐渐发展为上衣下裤,而裤子的发展也从原来的无裆变成有裆。正是这种细微的改变,也让原本席地而坐的习惯逐渐转变成垂足而坐。
后来,随着东汉末期的民族融合不断加深,胡床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胡床更像是我们如今吃饭所用的小桌板,在古代社会,这种胡床的传入极大方便了当时人们的进餐。
随着朝代的更迭,有胡床所衍生出的月牙凳等相应出现,而吃饭用的餐桌已经由原来的小矮桌发展成高大的餐桌,正是在少数民族的家具和服装的融合下,也逐渐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用餐习惯。
当汉人开始改穿胡服时,长袖遮碗的烦恼没有了,更不用担心长袖碰到污垢后无法清洗;而胡床的融入后,让人们感受到垂足而坐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这种用餐方式逐渐在民间传播。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合餐制才在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用餐方式。
从不少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上分餐和合餐都有所呈现,但在长期的礼法熏陶下,大部分家庭依旧遵循分餐制的方式。
不少流传后世的进店壁画和文献都对当时的用餐方式进行细致的刻画。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中,就记录了当时灵公夫人与其相公分餐而食的画面。
而魏晋时期的壁画《宴乐图》中则清晰记录着四人在一张大桌上边吃饭边听乐曲的画面,这时的合餐制,已经逐渐在民间有了小众基础。
合餐制盛行
虽然唐朝的合餐制使用范围很广,但是始终得不到上层阶级的支持。直到宋朝时期,合餐制才真正开始用上而下普及起来。
其实这和宋朝的科举制度有关,宋朝是为数不多的“文人当政”的朝代,不少百姓们有秀才考入官场之中,从而将民间的合餐制逐渐带入官场中。这时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朝廷逐渐开始将合餐制沿用下来。
合餐制度的不断发展,也衍生出了最早的公筷的出现。而发明公筷的正是宋高宗赵构本人。这位体恤下人的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也是个好讲文明懂礼貌的君主。
根据《田湖志余》记载,宋高宗在用膳时,都会配备一双公筷和公勺。看上哪道菜,便用公勺和公筷分走一半,剩下那些则分发给宫女食用,他说,虽然是宫女,但我不想让人家吃我的剩饭。
关于合餐制的记录,从宋朝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了较为详尽的记录,画中记录了不少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共进晚餐,由此可见,当时合餐制已经成为从上层到下层接受的用餐方式。
用餐制度的分与合,体现了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唐宋时期我国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尤其在宋朝,汇聚了南北各种粮食作物。但是宋朝百姓不仅能顿顿吃到白馒头,甚至衍生出各种面条、饺子等主食,而铁锅的出现更促进了宋朝种类繁多的菜系的发明。
正因如此,当时人们不再因为粮食不够分而采取分餐制,合餐制的发展也体现了唐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百姓的伙食标准,它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见证。
无论是分餐制还是合餐制,都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产物。看来西方国家所推行的分餐制,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使用了。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合餐制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庭氛围。但不要忘了,无论用那种用餐制度,卫生一定要讲,公筷的发明正是老祖宗对于传统习俗和卫生用餐最好的调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