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诸葛亮把刘禅当成君主还是当成一个刘备嘱托的孩子?

      从三顾茅庐出道开始,整个《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确实无比伟大。不仅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还对蜀汉忠心不二。尤其刘备夷陵之战吃了败仗,白帝城托孤一幕,刘备哽咽而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了刘备这番话,可谓诚惶诚恐。至少,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可谓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诸葛亮的生平,刘备托孤之时,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死了,唯有赵子龙和魏延支撑残局。魏延一生都不为诸葛亮所喜,赵子龙却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此时能够制约他的人,确实不多,难怪刘备临终之前,要以此相试了。

      我们今天对诸葛亮的认识,大多来自《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可惜,这两本书,对诸葛亮都似乎比较偏袒,评价也都非常高,但总觉得有点失于公允。

      要知道,诸葛亮在出道之前,就以“管仲乐毅”自居,对自己的才华那是相当的自负。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如果有制约,那就会安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果失去制约,就很容易膨胀的。

      刘备死后,此时的蜀汉,对外而言,非常疲羸,对内而言,几乎只有诸葛亮一人可以掌控大局。此时的刘禅,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根本无法对诸葛亮掣肘。才华盖世的诸葛亮,真的就希望自己一身的才华,浪费在“扶不上墙的阿斗”身上吗?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蜀汉没有史官,未能记载下诸葛亮掌控蜀汉几十年的细节。但是,我们可以从诸葛亮自己留下的文章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彼时的诸葛亮,虽然没有篡逆谋反取刘禅而代之,实际上、至少潜意识里,对后主刘禅是无视的。

      诸葛亮留下的传世名篇,以前后《出师表》为最。“表”,就是奏章,也就是封建臣子呈献给君主的建议。这种体裁是非常严肃的,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因为里面的用词、语法等问题被杀头的数不胜数。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怎么样的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涉罚藏否,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这段话是非常有名的,也确实体现了作为“相父”的诸葛亮,对刘禅的殷切期望。如果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书信,这本没有错。

      但是请注意,这是臣子对君主的“表”、非常正式的奏章。里面竟然连续出现了三个“宜”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所谓“宜”,就是“应该”这么做,通俗地所说就是“只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这是一个臣子能用的语气吗?

      或许在诸葛亮的心中,刘禅还是一个“孩子”,受先帝刘备所托,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如果是两个人私下的交流,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表”上出现这种语气,可以说是千古以来唯一的一次。即使曹操董卓之流,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但在给汉献帝的“表”上,还是非常注意,不会出现这种语气。

      这其实就说明,在诸葛亮的内心深处,有意无意、潜意识地认为,后主刘禅在其心目中是一种“无所谓”的地位,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象征”而已。

      实际上,诸葛亮不仅限于文字表述上对刘禅的“大不敬”,在行动上,对刘禅也是多方限制。诸葛亮率军出征,留在后方的是些什么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是蜀汉的侍中、侍郎,实际上,都是在丞相府干活的人,也就相当于曹操开府之后的“府官”。

      诸葛亮对刘禅的嘱咐,也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你说要是军国大事,刘禅年轻不懂事,需要向大家咨询,这还情有可原,芝麻蒜皮的小事,也得向这些侍中、侍郎“请示”,刘禅还有半点君主的风范吗?还能学到成长的经验吗?于是,也可以说,诸葛亮其实也在变相地架空后主刘禅。

      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诸葛亮也在《与杜微书》中,说 “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可见刘禅也并非“扶不上墙的稀泥”。可是,待到刘禅22岁之时,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就成了“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即使刘禅真的蠢到了“朱紫难别”的地步,还不都是拜诸葛亮所托而来?没有历练,哪来的成长啊!

      所以,我们从《出师表》里的用词,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种口气不是臣对君的语气,完全是父对子、上对下的语气,我们可以看出来,尽管诸葛亮没有像曹丕那样逼迫后主禅让,其实他的内心里,还真没有把刘禅当回事,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