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于禁深受曹操器重,为何曹丕却对他冷嘲热讽?

      于禁就像是那副让人恨不得扇自己耳光的牌。刚抓两圈就听张了,打到最后却点了个大炮。他的事情史书上写得很清楚,只是仔细琢磨时候会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儿。

      于禁最早是鲍信招募来打黄巾的,后来鲍信投了曹操,于禁也就跟过来了,归王朗管。王朗跟他一聊,发现人才啊,就推荐给了曹操,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于禁。

      于禁这辈子最出名的是一头一尾两场仗。他的封神之战是淯水之战。早在建安二年张绣反叛,突袭曹操。曹军被冲得溃乱,只有于禁的部队还能保持阵型。于禁在有序地撤退中发现改编的青州兵(黄巾军降卒)作乱,于是顺手给收拾了。青州兵打不过他,只好恶心他,跑到曹操那恶人先告状:于禁造反了。

      曹操尚在信与不信之间,于禁又干了件不识时务的事:不来解释,反倒是深沟厚垒,布阵防御。曹操一看,这是真反了啊。这时候于禁才晃荡过来:我没反,敌人就在后面,我觉得解释是小事,御敌是大事。曹操一看,我身边还真没第二个能和你一样冷静的人,绝对帅才。

      他的最后一战就是樊城的“水淹七军”。当时他带着庞德赶到樊城帮曹仁对抗关羽。曹仁负责死守樊城,而于禁率七军(三万人左右)屯于城外,与樊城成掎角之势。

      只是名将也犯错误,不知地利。于禁七军屯于山谷之中,遇天降暴雨汉水猛涨,七军尽成鱼虾。而关羽却早早地准备了战船,乘势来攻。最终庞德死节,于禁投降。

      于禁之死是他从东吴回到魏国,当时已经是曹丕已经称帝。曹丕一方面安慰于禁并封官,另一方面却在他去拜谒曹操陵墓时,画他投降时的情景给他看。最终于禁羞愧而死。

      所以,于禁一生的转折就是他的投降,而这个投降的确让人非常看不懂。

      于禁号称“外姓第一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之后,于禁和乐进就并为左右将军。当时五子良将中的其余三将和他们差着不小的级别(最接近的是张辽的征东将军,其余张郃的荡寇将军和徐晃的平寇将军,均为四品以下的杂号将军)。

      印象中的于禁是个古板严厉的人。最早昌豨和他是不错的朋友。只是昌豨为人反复,对曹操降了又叛。曹操派夏侯惇和于禁领兵,昌豨扛不住夏侯惇,就向于禁投降了。众将都觉得肯定是押送曹操发落,谁知于禁不这么办,直接含泪砍了。别人说,你这是何苦。于禁说:曹操军令,对围困后投降的不予宽容。我不能因私废公。曹操知道后,反过来叹昌豨命苦:你该向我投降啊,还是不了解于禁啊!但由此更加器重于禁。

      这样一个让人不爽的人最后选择偷生乞降,倒是一个典型坏蛋结局——装了半辈子,关键时刻露馅了。可还有让人奇怪的地方:

      于禁是名将,百战知兵。放眼三国时代,搁哪都是紧缺人才。如果他真的降了关羽,按当时刘备的习惯,即便不给实权,肯定也会封个不着四六的将军以示荣宠。但是没有。关羽死后,于禁辗转东吴,曾和孙权并马连辔,可见孙权也是极看重的,但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很奇怪。比如马超、吕蒙之类的降曹,曹操即不封官也不加害,反而以白身朋友相待,实在难以想象。

      于禁投降关羽后,其所部数万士卒得以保全,甚至耗费了关羽的大批粮草。既不杀也不用,也不遣散,这也挺奇怪。曹操收黄巾降兵组成青州军,官渡后对河北降卒则是坑杀,这是当时的常规方式,也许是关羽还来不及处理吧?

      演义中关羽投降曹操时,变成“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看上去这种约三事放在于禁身上更合适:“放下武器不抵抗,换取保全降卒,而他自己不做降臣。”只因当时即便决死也无法一战。考虑到他曾经在淯水之战的经历,舍自己名节换士卒生命的事未必做不出。至于庞德力战而死,也未必不是同样的目的,如果无人力战,那投降又怎会被重视?只可惜很快关羽就死了,继而曹操也没了。当事人和能解释的人都没了,他就是浑身是嘴也没人信了。

      心思阴沉的于禁遇到了更加阴沉的曹丕,最后臊死了。这说明这种名将的傲气是刻在骨子里的,只是曹丕也不知拿他该怎么办,也许是想杀杀心气先晾着,结果没成想给弄死了。

      无意给于禁翻案。只是觉得黄巾、袁绍、刘备等等都搞不定的人物,曹魏外姓第一将,百战余生的于禁会忽然怕死实在奇怪。即便他摆开一个要拼命的架势,最后被擒,关羽也未必会杀他吧?只是士卒就难说了……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