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揭秘唐朝宦官专权的发展脉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宦官专权,历代皆有,但唐代尤为严重。唐代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晚期。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政局中宦官就占据重要位置,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产生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宦官。这些人中,有号称专门“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亲手杀死皇帝的俱文珍和王守澄,前后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以及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他们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在史书上留下了无数骂名。

      那么,唐代的宦官之祸为何如此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唐朝宦官专权的发展脉络。

      一、唐朝初期,对宦官进行严格控制

      唐朝建立后,李渊在位期间,宦官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身份,他们只是宫廷里的奴隶。到了唐太宗在位期间,天下承平,朝廷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在宦官的使用上,唐太宗进行了严格限制。为了防止历朝历代的宦官专权,唐太宗还下令,内侍省不得设置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就是说,一个太监最高只能当到四品,再往上就没有提拔的空间了。这一规定在太宗时期得到了严格落实。高宗在位期间和武则天当政期间,宦官的使用依旧被严格限制。武则天执政时期,宦官的职能仍旧是“阁门守御”、“内庭洒扫”。到中宗时期,宦官的数量稍有增加,约有三千人。但是品级仍旧很低,在政治上没有特殊的表现。

      二、玄宗时期,宦官开始参与朝政

      宦官在唐代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从玄宗朝开始的。玄宗继位初期,锐意进取,在姚崇等贤相的辅佐下,朝政蒸蒸日上,于是出现了开元盛世。但是,随着玄宗年岁渐长,玄宗的进取精神不断消退。加之玄宗在选人上逐渐出现失误,致使李林甫之流的奸相当政,宦官的权力便逐渐滋长。玄宗在位中后期,宫廷里大量使用太监,太监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对太监的限制也越来越少。玄宗对太监的选拔比较随意,史书上说,只要稍有称意的,就被授予三品的左右监门卫将军。时间一长,宫里的太监数量越来越多,品级越来越高。有史料记载,玄宗在位后期,宦官“黄衣以上三千人,衣朱紫者千余人”。

      玄宗时期,有两个权势煊赫的大宦官。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力士,另一个叫杨思勖。高力士的大名,因为有为李白脱靴的趣闻,因此被传得很广。而在当官上,高力士比李白成功了不知多少倍。在整个开元天宝年间,高力士恩宠不断,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权倾天下。在他的顶峰时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宰相,都得看高力士脸色行事。杨思勖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是在玄宗时期也很得宠,而且是靠军功上位的。开元年间,杨思勖曾多次率军征讨安南、岭南等地的叛乱,屡战屡胜,战功赫赫,受封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虢国公。

      玄宗朝的这两个宦官,形象比较好,并没有出现日后专权情形,高力士还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但是,宦官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底层走到高层,却是从高力士、杨思勖等人开始的。玄宗对宦官的滥用,为日后的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三、唐德宗的一个错误决定,让宦官掌握了一柄利器

      安史之乱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马嵬坡,禁军杀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后,玄宗命令太子李亨留下来,安抚当地百姓,自己则前往成都。李亨本不想留下,但是,他身边的一个宦官李辅国的极力建议下,李亨留了下来。此后,李亨又在李辅国的护送下,抵达灵武,宣布称帝。在这个过程中,李辅国与李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亨继位后,对李辅国恩宠有加,并任命他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由此李辅国开始掌握兵权。在肃宗李亨的庇护下,李辅国权倾朝野。肃宗死后,他又密谋诛杀张皇后和越王李系,拥戴唐代宗李豫即位。由此更加跋扈嚣张。唐朝真正的权宦,李辅国是第一个。

      李辅国掌握兵权,有偶然因素。但是,唐德宗的一个决定,却让宦官掌禁军成为固定制度,这是唐朝宦官之祸越演越烈的根源。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皇帝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对朝廷大臣、将军越来越不信任,转而青睐身边的宦官。肃宗崇信李辅国,就是因为在最危难的时候,不是大臣、将军在保护他,而是李辅国这个宦官。所以,他对李辅国恩宠有加。

      唐德宗之所以会把禁军的兵权交给宦官,也和肃宗宠信李辅国如出一辙。德宗时期,爆发了朱泚叛乱。叛军占领了长安,德宗仓惶出逃。在逃跑的过程中,身边只有两个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紧紧跟随,不离不弃。此后,德宗对他们二人青睐有加。叛乱平定后,德宗对满朝文武都不信任,他在神策军中设立左右护军中尉,让窦文场和霍仙鸣两人充任,共同统领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朝廷的固定制度,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没有改变。

      这个制度,对德宗本人来说,并没有错,培植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是皇帝必须考虑的。但是,神策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保护人,也可以杀人。德宗在位时间较长(27年),对宦官也有所提防,整个大唐显现出一番中兴气象。但是,宦官因掌握的神策军这柄利器,权势越来越大,当皇帝资质稍弱、年龄稍小,他们便开始兴风作浪。到文宗时,爆发了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率领神策军挟持皇帝,前后杀死一千多人,宦官之祸达到了顶点。

      四、小结

      宦官统领神策军,使得宦官从皇帝的附庸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体系,让他们能够“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唐代的宦官之祸,让我们看到,在设立一项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这项制度带来的长远后果,而不仅仅只考虑其初衷和近期结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一项很好的制度也可能变成一条恶政,最终反过来吞噬设立者本人。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