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负荆请罪”故事里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结局如何?

      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和民族,其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势必会非常之强。因此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自然也就成为了所有国民理应熟悉和掌握的一大知识板块。

      就拿拥有着5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我国来说,时至今日我们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所学习的课本当中,关于历朝历代的典故可谓是随处可见。譬如,表现智慧的田忌赛马;表现勇气的破釜沉舟;以及表现谦让的退避三舍等。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位历史人物,他们之间同样也发生过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负荆请罪。

      众所周知,“负荆请罪”这一典故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本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自打经过商鞅变法的成功改革之后,其实力已经逐渐成为了7国中首屈一指的存在。直到公元前279年的时候,秦昭襄王便有了攻伐楚国继而一统天下的野心。

      不过,其余6国自然也是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这才有了苏秦和张仪先后主张的合纵连横局面。因此,秦昭襄王为了解决自己在出兵攻伐楚国之时的后顾之忧(主要是怕赵国趁机出兵援助,避免秦军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于是,他便主动在渑池邀约赵惠文王一起对此事进行了一次洽谈(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之会”)。

      而此次洽谈的过程中,秦昭襄王对赵惠文王可谓是咄咄相逼(提出了诸多无理要求来为难赵王)。不过,好在有蔺相如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最终,蔺相如不仅没有让秦王没有占到半点儿便宜,同时也保住了赵王的颜面。

      而赵惠文王对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表现,自然也是十分满意。于是,没过多久便将蔺相如擢升为上卿,官阶甚至比赵国名将廉颇还要高出一些。可这却让廉颇心中十分不快,毕竟自己的官位那可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而反观蔺相如这一介书生却仅凭着一张嘴,便能够身居高位。因此,对此极为不满的廉颇便总想着找个机会给蔺相如一点颜色看看。

      蔺相如听闻廉颇有此想法之后,不仅没有与廉颇针锋相对,反倒是处处避让于他。直到蔺相如身边的人忍不住向他询问时,他才解释道:“秦国畏惧赵国,皆因他与廉颇将相无争军政稳定,反之若是他们势同水火,则必会损害到赵国利益。”

      不久之后,廉颇得知了蔺相如处处避让之际的原因,心中自然是羞愧难当。于是,他便赤膊背上荆条专程去找蔺相如请罪。而蔺相如也热情款待了廉颇,此后二人“将相和”的故事更是流芳百世传为美谈。

      正如蔺相如所说,他和廉颇确实是赵国的肱骨之臣。简单来说,只要有他二人在秦国就无法吞并赵国。然而,自打赵国新主赵孝成王继位之后,廉颇和蔺相的仕途却是大不如前。尤其是在最关键的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更是听信谗言让赵括顶替了廉颇的指挥大权。

      虽说,蔺相如当时对此事坚决反对。但是,赵孝成王却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最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惨败(40万赵军士兵被白起活活坑杀)。而赵国在此战之后也是元气大伤,再难恢复昔日的雄风。

      此后,蔺相如也因年迈体弱的缘故在失意中病逝。而廉颇虽再度得到了赵孝成王的重用,可直到赵悼襄王继位之后,廉颇的兵权却再度被夺。最终,廉颇一怒之下打跑了赵悼襄王派来接替自己的官员,自己则被迫逃亡于魏国境内。

      赵悼襄王后来虽说也曾派人去魏国慰问廉颇,想请他回国继续为将。可由于赵国大臣郭开贿赂了使臣从中作梗,以至于使臣并没有如实告知赵王廉颇的心愿和近况。最后,廉颇也因此而抑郁而终。

      总得来说,赵国从“将相和”到“亡国恨”一整段曲折的历史之中,并非国中没有一位能够抗秦的贤臣良将。至于赵国终究难逃被秦所灭的厄运,事实上皆是因为两代君王的无能所致。

      而反观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位贤臣良将晚年的悲惨境遇,其背后所暗藏的真谛可谓是再明显不过,那便是封建君主专制这一制度无法避免的弊端和缺陷。毕竟,这种世袭继承统治下的封建王朝,根本不可能做到历经数代而无一昏君。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