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清朝大员进京后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寓庙而居

      翻阅有关清朝的历史资料,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地方大员,进京后都会住在寺庙里。

      外放的官员,或等候面圣,或到有司衙门述职,或等候调用交接等等,经常需要进京城,而且需要在京城小住。出门在外,先住店后吃饭。安顿下来才能把事办。所以,选择下榻之处,是这些大员进京后的第一选项。

      照实说,寺庙是佛门不俟自身净地,不该接纳世间名利之客。可是封疆大吏们进京后都寓庙而居,实在令人有些费解,追根溯源,这还要从顺治初年说起。

      顺治三年(1647)上谕:"当防备各地来京官员,由五城御使督令司、坊官员时加访缉"。于是,外地来京的官员也就不敢下榻在京城任职的同乡、亲友、故旧的私人宅邸,以防御使以"钻营嘱托,交通贿赂"的罪名令兵马司指挥等官员暗中进行缉访,找出些蛛丝马迹来"闻风参奏"。若被人参上一本,不仅自身受累,还会连累朋友跟着吃挂落。

      私人宅邸不行,住"逆旅之宅"总该是名正言顺吧。可是朝廷又有立法,禁止二品以上大员出入茶楼、酒肆、戏园等娱乐场所,就算是违制,轻者降工资扣资金,重者降职降级。虽说旅馆客栈不属于娱乐场所,可旅馆客栈却喜欢开在这些娱乐场所附近,生态链啊!清代的旅馆搞的多元化经营,除了具有茶楼、酒肆的功能外,一些大的旅馆自己就有这些娱乐场所,甚至还有妓院,而且还经营富商家举办堂会、请名角唱戏等服务项目。封疆大吏们要是住在旅馆里,难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再让"御使"们钻了空子,那就是有口难辩。所以旅馆客栈是坚决不能住的。

      不住旅馆,住会馆吧,招惹的是非就更多了。会馆类似于各地的驻京办事处,按理说,来京的地方官员是可以暂住的。但是在这些地方,人员比较杂乱,是应试的举人和进京的商人云集之所。官员住进去会和这些人有同省乡情,彼此难免有些旧谊,容易被怀疑成是在和商人进行勾结,或者是在为考生走后门,说不定其他官员看到就会参一本给皇上。弄不好就落个"聚乡党讽议朝政,通商贾为官谋利"的罪名。再者,中国自古就有"富贵不压乡党"之说,封疆大吏住进会馆后,要求安排工作的,请求救济照顾的、请托承揽项目的,接蹱而来,实不堪扰。要是临行时,会所负责人拿出"赞助单子"来送行,看在乡情面子上,又不得不破费一笔,钱花多了、少了都会有损官声。所以封疆大吏们进京后还是不住会馆为妙。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封疆大吏们有的是银子,既然进京不便入住熟人家、旅馆、会馆、干脆在京城安个家,进京时,住在自己家中,一切麻烦就可以避免了。实际上封疆大吏一旦在京城起屋建宅,将是后患无穷的下下之策。在清朝,如果你不是京官出身,是不允许在京城拥有私宅的。就算是封疆大吏没有圣上的旨意,也不能擅自进京。顺治年间就规定:五城兵马司有个职能,就是查访外地官员在京城是否购地置业。所以这些外官,即便再有钱,也不敢在京城买房子买地开买卖。

      从皇帝的角度说,外省的封疆大吏,在京起第建邸,难免有窥测朝廷之嫌,虽然不能说是有不臣之心,但也算是其志不在封疆。

      从御使的角度来说,督抚大员们建邸京师,其意必在"钻营嘱托,交通贿赂"。而御使、科道、内阁中书等皆能左右京中"清议"(舆论),以致影响皇帝的视线。

      从乡情、私谊角度来说,外官开第京师,无疑是建了"第二会馆"(私人会所),各色人等,出入来往,难承其扰。

      总之,封疆大吏们不会在京城安"家"给自己找麻烦。可是朝廷又不设招待所,督抚们进京总得有个住的地方吧。

      你看看,这样一数,官儿越大反而越没地方住了。这样一来,为了避嫌又能清静,最好的选择就是寺庙了。读书、品茶、参禅、静心。既没人惹你,皇帝知道了也许还会夸你爱学习有境界。

      那时京师有"寺庙甲天下"之称,仅佛寺就有一千多所。大的寺庙不但建筑规模壮丽、而且寺内环境舒适,翠柏修竹,劲松古梅,交映成趣,诚有闹市园林之雅。客房之中宽敞别致,窗明几净,可谓士人之居。斋堂素餐,清淡可口。于是封疆大吏们,进京之后纷纷择庙而居。下榻寺庙,既可免私邸之应酬,亦无旅馆之喧扰,又能离会馆之是非,还可除安家之麻烦,何乐而不为?

      况且寺庙乃佛门之地、不拒众生,是开放之所,人人皆可以进庙烧香礼佛。封疆大吏们来往于寺庙之中,表示自己坦坦荡荡,不谋私、不钻营、不嘱托、不贿赂。寺庙里没有那么多世俗的东西,而且也比较清静,所以通常情况下官员进了京城之后,都会住进寺庙里。而且寺庙方面也是非常乐意这些官员们住进来的。一方面这些官员能够帮助寺庙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官员的打赏要比一般香客多的多,所以寺庙是不会拒绝的。

      下榻佛前,庙高而栖,可谓妙哉!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