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代,北方最为强盛的朝代是鲜卑族人建立的北魏。北魏作为南北朝时期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不但结束了长达135年的十六国乱世,开启了南北朝对峙局面,而且在南北朝九个更替政权中势力最强、国祚最长(享国148年)。北魏在孝文帝"太和改制"后国力达到鼎盛,从综合势力上看,是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政权。
但在北魏孝文帝离世后,仅仅数代,拓跋家族就迅速走向了衰落和崩溃,后期更是成为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军阀把控的傀儡朝廷,直至灭亡。为什么如此强盛的北魏没能统一中国,却走向了灭亡呢?
北魏的统治者在立国之初并没有重视官员贪污问题,太武帝甚至下诏"内外群官及牧守令长,浊货为官,政存苟且",间接承认了官员贪污腐化的合法性。直到文成帝和献文帝时,统治者才将吏治与国内形势的稳定挂钩,开始了对官员贪污行为的治理。由于大贪腐者基本都是皇族贵胄,不是皇兄便宜是御弟,孝文帝虽然知道这些人贪腐,但真正治理起来难度很大。所以一般都是口头上告诫。
公元515年,33岁的宣武帝病逝,年仅六岁的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皇帝年幼,胡氏临朝听政,尊为皇太后。执政初期,在辅政大臣的监督协助下,她规规矩矩,很是勤政,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但好景不长,随着政局稳定和自己执政根基的稳固,胡太后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祸乱朝政,任用奸臣,挥霍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