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除了秦始皇的暴政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咱们现在一提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多半会说主要是滥用民力、重用刑罚、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天下怨声载道,最后离心离德,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彻底灭亡了。

      那么,真是这样吗?

      也对,也不对。

      要知道,根据邹衍的五行学说,秦始皇创建的这个王朝,是一个“水德王朝”,水属阴,阴主杀,所以秦始皇势必要严酷刑罚,不施仁政。再加上秦始皇刚刚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的东西,在他的这种独裁统治下,无休止地滥用民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么说起来,秦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还真是这两个:

      第一,刑罚太重;

      第二,赋税太狠。

      因为这两个原因,渐渐导致秦王朝灭亡了。

      其实,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细致说来,要比这复杂得多。

      首先说第一条:刑罚太重。

      根据从土里挖出来的《田律》《仓律》《均工律》《徭律》等十一部大秦律法书籍,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秦朝的刑罚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种刑罚:经济性惩罚。主要指官吏无意失职,民众较轻的犯罪行为,如吐痰、贴小广告、偷钱等。处罚主要是罚钱,警告,坐几天大牢这种方式,不涉及人身攻击。

      从第二种开始,秦朝的律法就涉及人身攻击了,而且每升一级,威力就会加强一倍。

      第二种刑罚:“刑徒”。就是被罚做苦役,给国家当奴隶。

      由于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所以要是受到了这种刑罚,服刑时间直接三年起,根本不能讨价还价。到了秦二世时期,更是变本加厉,直接五年起。

      第三种刑罚:伤残类刑罚。这类刑罚数量众多,伤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从最轻的迁(流放)开始,依次为髡(剃去头发),黥(脸上刻字),劓(割鼻),斩趾(砍脚),鋈(断腿),腐(男子阉割,女子幽闭),等等。

      虽然这些刑罚很残忍,但是它们还有一点儿“人性化”,不会伤人性命,至少还能让人活着,而第四种惩罚,就是死刑了。

      为了引以为戒,警示世人,所以秦朝的死刑方法很多,也很残酷。除了砍头、腰斩、剖腹以外,还有戮(穿成串),磔(剁成肉),烹(下油锅),等等。其中,单人享受的“最高等级待遇”,是车裂,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马分尸”,而家族最高的“礼遇”是“夷三族”。

      这么说起来,秦朝的律法真的很残酷。

      那么,跟其他的王朝相比呢?

      秦朝最高的惩罚不过是“车裂”,但是到了后世,中国的刑罚愈演愈烈,最后诞生了“万剐凌迟”这种匪夷所思的刑罚。而对于集体的惩罚,秦王朝最高等级为“夷三族”,而后世几乎都是“株连九族”,甚至有“夷十族”的情况。

      可见,如果比刑罚,后世的那些皇帝绝对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们眼里,“戮”“磔”“烹”等都过时了,要“与时俱进”,这才是正道!碰上某些严酷的皇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还喜欢“剥人皮”,就是做成人皮稻草人。

      可见,秦朝的律法虽然很残忍,但是,这并不能动摇秦朝的统治。

      再看看秦朝灭亡的另外一个原因,赋税太狠。

      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怎么收税,各朝各代都不同,但总体上主要分为三类,即口赋、田租、徭役。

      一是口赋,就是按照人头给国家交钱。谁让你是皇帝的臣民呢?这是公民的义务。

      二是田租,皇帝拼死拼活得到了土地,你种了皇帝的地,自然要给钱。

      三是徭役,就是卖苦力,国家需要搞点儿建设,身为国民,就得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干好本职的“义务”。

      上千年了,中国老百姓就背着这三座大山,苦哈哈地过日子。

      实事求是地讲,秦王朝虽然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是秦王朝的赋税比例只有二十比一(百分之五),这比唐王朝的十比一(百分之十)、明末清初的五比一(百分之二十)要小得多。

      可见,即使赋税翻两番,大秦王朝还是可以长治久安的。

      刑罚很重,但是比后世王朝要轻得多;赋税太狠,但是还有提升三倍的空间。

      我们不禁要问,后世那些王朝都可以长治久安,秦朝怎么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呢?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家治国”理念。

      后世王朝讲究“内儒外法”,正所谓“法理通人情”,你要是真有什么困难,不妨拿出来说说,我们可以商量商量。

      但是在秦国,这基本就是一个梦。

      法家治国,导致国家极端化,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比如说,秦国的田租规定:“不论耕种与否,都要征收地租。”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防止某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但是在秦国,老百姓真的没有时间耕种呀!

      没有时间耕种?你们都忙什么呢?

      看看下面的统计,您就会知道了。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即大秦帝国建国第二年,秦始皇开始了大规模地修筑栈道。这些秦朝的“高速公路”,整整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共用了大秦五十万的人力资源。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五十万大军攻击百越受阻的情况下,继续调集了五十万大军出征。在这次为期四年的南征之战中,秦始皇投入的兵力至少超过一百万,而给这一百万人做后勤保障的部队,人数也要旗鼓相当。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为了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还动用一百万人修筑长城。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当时,秦始皇至少投入了七十万人修筑自己的皇陵。

      对比秦始皇陵,阿房宫动用的人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史料记载,阿房宫规模之巨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多,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动用了一百万劳工。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续修,一直到项羽攻陷了咸阳,这座雄伟的宫殿都没有落成。

      综上所述,五十万人修马路,一百万人征百越,三十万人击匈奴,一百万修长城,七十万人修秦始皇陵,一百万人修阿房宫。光我们知道的数据,这就有四百五十万人了!

      如果算上后勤补给、粮食运输、寻丹问药、铸造兵马俑、修凿灵渠等,秦始皇为了这些“工程”投入的人口总数,绝对超过了五百万人!

      五百万人是什么概念?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它最巅峰的时期,人口也就是两千万。刨去一半女的,就一千万男的。五百万人徭役等于除了小孩、老人以外的男人全被抓走了。当时的大秦帝国,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局面。

      如果这个国家,男的披甲打仗,或者去服劳役,女的负责送东西,搞运输,那么这个帝国的年轻人就没法干活了,在农田里干活的,只剩下公交车上被让座的老、幼、病、残、孕了。

      您还让百姓怎么种地?

      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还是那句话:“不论耕种与否,都要征收地租”。然而,因为秦王朝的各种工程,百姓无法种地,无法种地就没有钱,没有钱就会受到惩罚,受完惩罚依旧无法种地,无法种地就没有钱,没有钱……

      出现了这种局面,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再说一遍:“天下苦秦久矣。”这就是当时人们心里最真实的写照。

      对一个帝国来说,虽然修建阿房宫、秦始皇陵是为了个人享乐的工程,会被后世子孙口诛笔伐,痛骂不已;但是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栈道、筑长城这些工程,是不同的。这些工程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稳定与和平,所以修筑这些工程本身没有错。但是,工程实施得太多、太急、太广,那就是错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各国纷争不断,互相讨伐。为统一天下,秦始皇先后投入了一百万以上的军队,而为了对抗秦军的入侵,五国(除了齐国)抵挡秦国的军队总数也应该与秦国军队持平,甚至比这个还要高。连年的征战,已经让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好不容易中国重新统一,人民期盼明主,需要休养生息,却不幸摊上了这么一个“主”。

      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到沙丘离世,只有十二年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秦始皇一下子摊开了这么多,这么大、这么重的工程,这就是完全不顾百姓的承受能力,甚至不顾他们的死活了。在这种残暴不仁的统治下的秦帝国,它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公元前209年7月,伴随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一声怒吼,在今天安徽宿县的大泽乡,陈胜、吴广正式起义。随后,天下英豪接连响应,刘邦、项羽等人也揭竿而起,率众起义。

      最终,在这场熊熊燃烧的农民起义中,大秦帝国彻底覆灭。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