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古人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在老北京胡同里,各家各户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车船店脚不难理解,为车夫、船夫、店小二、脚夫四类行当,而其中的“牙”众人则对其有所不解,牙为口中之齿在说文解字中更是解释为“牡齿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牙。”

      牙人则皆都是口齿犀利,能说会道的中介商人,也就是现在被人戏称的“二道贩子”,那么这些行当为什么在古人的眼中都尤为的排斥,甚至同下九流的行当一样备受歧视呢?

      一、古代交通状况堪忧,信息流通不便,很多车船店家,明面上是服务行业,背地里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对这些行业的歧视

      在交通极为发达的现代,各类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使得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被带动起来,当然许多旧时的行业也都改头换面,工作流程规范严谨,服务态度也大都是笑脸相迎,而在古时,这些服务行业可就没有现在那么中规中矩了。

      在水浒传中我们多为看到的桥段便是深山店铺的打家劫舍,车夫船夫的半路劫财,本应服务于大众的行业大多被冠以了强盗之名。

      那么为什么在古时的打家劫舍会如此泛滥,这便要从旧时的封建制度说起,我国的文明历程是从大河文明开始的,生存于黄河之上的华夏民族,农耕成为了我们生存的必备技能。

      当然也是受地理条件的影响,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发展经济成为最为紧迫的事情,而自古便冠以农业大国的华夏文明,自然重视发展农耕经济。

      自秦朝开始就在全国实施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也正是重农抑商这项政策的普遍推行,在往后的历朝历代中逐渐成为了一项铁则,受统治者政策的影响,农本思想被提了出来,世人则都以务农为本业,其余行当自然不受人们重视。

      也正是这样经济政策的实施,商贾贸易被限制,水路交通行当中的生意也颇为惨淡,情急之下打家劫舍便成为了其捞财的一种直接途径,而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口普查不能一一精确到位,交通往来又大受地域限制,信息交流也颇为堵塞。

      商贾官人们大都有自家马夫船舶,然贫民百姓想要走访亲友,大都只能雇佣车马船夫,也正是这样源源不断的客源,以及古代官员侦察力度的不足,半路劫财,打家劫舍便节节泛滥。

      老百姓出门必须要用,然而因为时代条件限制,官府根本没办法对这些服务人员作出有效的监管,经常有各种杀人劫货,图谋不轨的事情发生。相对于平日里在家中时安定的环境,人们不会想到是因为社会监管不足造成这种现象频繁发生的,只能将其归结于是这些车船店家的品行普遍不好而造成的。

      所以在市民眼中车船店脚四类行当之人大都应除之而后快。

      二、车船店脚牙之中的“牙”,其实就是现在的中介商人,中介商人最早充当的是商品品质鉴定的社会作用,并没有受到人们歧视

      牙人也就是现在各种买卖的中介,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了“质人”,专供沟通各国商人间的买卖交易,交易也大多为以物换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牛、马作为重要的农业战争资源,在商品交易中自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评判牛马的优劣成为了交易的关键所在,在当时便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伯乐。到了两汉中间商人逐步发展成一定规模,当然也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民间市场上出现了诸如“驵会”的商业组织,为西域与汉朝间的商人贸易牵线搭桥,同时来评判来往贸易商品的拙劣来视定价格。

      到了唐朝时,高度的对外开放以及部分的扶商政策使得来往贸易更为频繁。唐都长安更是有了“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华景象。

      贸易来往密切,语言不通,货物品相质量无法辨别,成为了各国商人最为头疼的问题,这时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中外商客汇集的“互市”上,出现了“互市牙郎”这一角色,也就是最早的牙人(继承前朝时的质人)。

      专门解决中外商客间的交易矛盾,评判商品的成色,来提高交易的公平,慢慢的“互市牙郎”也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牙人,牙保等,以至到了现在在西北地区依然有着这样的称呼。

      由此可见,最早的牙人,很多情况下歧视是自发出现的,因为其在乡间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鉴定评价者。这个时候的牙人更多的充当着一种商品品质鉴定的作用,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歧视。

      三、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各种牙行层出不穷,而官府对其监管不足,导致牙行中间充斥着各种不正当营生,因此遭到民间的敌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到了两宋时期贸易往来更是尤为的频繁,因此国家为了能够扩大财政收入,保证来往贸易的公平公正,专门将牙人统一纳入了官府的管理当中。

      在这时若想要成为牙人,必须要得到官府的认可,从中取到“付身牌”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营业执照才能从事这一行业,并且还得交纳税课,官方牙行的设立还得必须有着一定的资产,登记报备,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几乎垄断了牙行产业。

      两宋时期设立的市舶司专门沟通中外的海上贸易,官方的牙人不仅仅在其中担任着中间人,同时还是其中边贸基层的管理人员,从此开始有了官牙私牙之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市井之间物品买卖也兴盛了起来,由于官牙为官方兴办,不乏有从中谋取暴利之人,对于交易的税资要求也非常之高,私牙慢慢的在民间兴盛起来。

      由于私牙与官牙不同,创办门槛没有那么高,而且往来交易的中间费也相对较低,所以对于那些民间小商品间的交易大都是去私行。同样由于私牙并没有像官牙一般稳定的保障,所以其信誉的高低成为了行业操办的准则。

      因此起初创办私牙者大多秉持着诚实守信的高尚节操,官牙与商牙终归谋取利益为根本,两者市场的相互渗入也终将引起一方对另一方的极力打击。

      到了明朝初期,国家一度下令整顿牙行,甚至严禁牙行的出现,明初统治者认为牙人多欺行霸市,无信誉可讲,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固将官牙,私牙一度取消,可是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地方商贸之间对于牙人已然成了刚需。

      虽上有政策施压,但依然有人私开牙行,倒卖货物,在沿海地区尤为泛滥。或许是经济发展之下政治策略的妥协。

      又或者是统治者的恍然大悟,到了明朝中叶时,牙人的活动逐渐受到统治者的认可,到了景泰二年税收中设有了牙钱,到了嘉靖年间更是颁布交易法明文规定:

      “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准选有抵业人户充应,官给 印信文簿”。

      可见经济发展下牙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

      随着贸易往来的密切,牙行遍布于了全国各地,正常的贸易交往已然满足不了牙人们的野心,在大额利益的诱惑下,贩卖倒货成为了众多牙人的一项特殊技能。

      到了清朝年间市场上的牙人逐渐多了起来,正当的贸易来往已经不够牙人们分割,逐渐的贩卖人口,倒卖非法物资,成为了其最为挣钱的买卖,然而对于货源的需求使得他们更为不择手段,心狠手辣。

      拐卖幼女到青楼的,倒卖国家军用物资的,甚至在清末年间为了谋财倒卖国家文物的,贩卖廉价童工到西方资本家手中的更是数不胜数。

      也正是干着这样非法的买卖勾当,民间对于牙人们态度大为改观,更是人人唾骂,犹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四、总结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皆有着自己独特的手艺,传承优秀的民间工艺自然大加赞扬,如是学古时的欺行霸市,偷奸耍滑自然会受到众人的唾弃。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司法制度的完善,在现在依然存在些许的行业标准不规范,许多人更是在法律的边缘游荡,但我们应该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祖国的兴盛。

      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会一直维持下去,对于那些司法边缘的臭虫也终会陷入法网。让我们全民开始识法,懂法,守法,共同构建我们自己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宋史》

      《明史》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