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清朝时期,顺治帝为何要把南直隶地区人为的分割开呢?

      在开篇之前,先解说一下中国地理。江苏省和安徽省都位于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几乎上下齐头并进,两个省,包括上海市都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位置极其优越。

      明朝时期的安徽、江苏和上海市的行政区域,称呼什么呢,朱元璋大笔一挥,这里是他祖籍龙兴之地,就叫“直隶”,意思是直接归皇帝管辖的地方(明成祖迁都到北京后,又设立了北直隶,于是在原来朱元璋设立的直隶前加上了一个南字,改为南直隶),可见明王朝开国之初对这个地区的重视程度。

      清朝为何要把两省一市人为分割开来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自明朝开始,南直隶的发展驶向了快车道,并且一直雄踞于全国各省之首,而土地面积却非常狭小的。

      南直隶的文化在明王朝始终处于顶尖位置

      南直隶自宋朝就诞生了发达的文化,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好像是为南直隶而设立的,在明王朝存续期间先后发榜90位状元。虽然这些状元来自全国各地,但统计一下就会发现,状元籍贯分布于南直隶的高达24人,接近三分之一,这是其一。

      中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古典名著,诞生于明朝时期的就有两部,其中《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当时属于明王朝南直隶兴化人(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时属于明王朝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今江苏省淮安市)。可谓充分说明了南直隶境内人民文化素养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官是民都对学习知识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明王朝任何一个行省。

      在南直隶辖区范围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遍布学堂,明朝盛极一时的东林书院就是代表。这种好学求学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拿今天的高考说事,安徽、江苏和上海的考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的分数,要超出很多省份学生的几十分,竞争之残酷可见一斑。当然,得益于这种严酷的竞争,目前在两院院士的比例,两省一市占据的位置也是非常超前的。

      学习氛围浓厚的南直隶,不仅仅只把眼光盯在追求功名利禄上,同样的在思想界也就是哲学领域同样具有顶峰级人物,顾炎武,他就是明王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现江苏省昆山市),他的一句名言,不仅让我们耳熟能详,更成为在国家遭遇外敌入侵之时,有志之士的座右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顾炎武留给我们抱有家国情怀的誓言。

      个人财富神话的拥有者沈万三一己之力建造了南京城

      当前流行于所谓世界富豪排行榜,多少多少亿级。这些富豪和南直隶时的一位土财主沈万三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沈万三牛在哪里,牛在当明王朝开国后,朱元璋把首都定在了南京城,面对刚刚从战火废墟里走出来的城市,不用说满目疮痍,不忍直视。

      是朱元璋找到沈万三修南京城,还是沈万三主动找到朱元璋自愿修建南京城,这都显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沈万三不容置疑的是明王朝南直隶人士,现苏州市昆山周庄人。

      我当然倾向于沈万三是主动找朱元璋要求为国家出力的。因为明王朝是汉族再一次从异族手里夺回了华夏正统,在此说明一下,本人绝非民族主义者,还原历史真相沈万三内心深处肯定是这么想的。

      他深知明王朝虽然开国,但一切都百废待兴,沈万三用自己的财富帮助明王朝建设首都是真心实意的。他靠着自己的财富修建了中华门到水西门这一段距离,按照百度提供的最权威的资料两地相距7公里,不仅修建了如此之长的城墙,还修建了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他本着建设百年工程为目标,延请一流的工匠,虽然面临一些捞油水官吏的刁难,沈万三依然如期完工,不用说消耗的银两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明朝灭亡后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超强的经济实力依然存在

      明朝灭亡后,清朝顺治帝于公元1645年改明朝的南直隶省为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管辖的区域和明王朝设立的南直隶省大致相同。清初统治者延续了明朝开科取士的传统,每期科考结束,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的确是非常惊人的,这是文化方面。

      再说到经济,当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就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由于清初统治者的满人身份,使得江南省的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内心无法认同异族的统治。

      加之,清朝刚刚建立,在全国疆域内东南有朱氏南明王朝,对汉族人士还有无形的影响力。以及西南地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等割据势力的存在,时时威胁着清初统治者。

      当然,在清朝皇室内部由于还带有部落色彩的兄终弟及的观念,对皇位的争夺异常激烈。在诸多困难面前,如何更好的驾驭汉族知识分子,和确保国家财政源源不断的得以保证,并防止江南省做大产生不服朝廷管辖的弊端。

      顺治帝力排众议,于公元1661年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靠沿海区域为“江南右布政使司”, 取江(宁)苏(州)前各一字简称为江苏省,省会驻地苏州,那剩下的不靠右面的就称之为“江南左布政使司” 取安(庆)徽(州)前各一字简称为安徽省,省会驻地南京。

      是不是很奇怪,一个省的省会竟然不在本省境内,却在外省,而在外省又不是因为战乱造成,纯属人为因素。顺治帝划开两省,仍然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设立了两个省级行政区,直到公元1760年,乾隆帝才正式成立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的省会也正式从江苏省搬到了省内,彻底改变了安徽省省长每天起来后,面对的却不是本省人的尴尬。

      由于当时分家比较仓促,或者说顺治帝没有考虑结果,造成眼下安徽省有不少乡村的飞地位于江苏省境内。更为搞笑的事情出现在安徽的县级市天长市,犹如妇人的乳头一般伸进了江苏。今天由南京往北而行的高速公路,会遇到这样好笑的事情,从江苏到安徽,然后再到江苏,这可是当年清朝皇帝们没有想到的。

      得益于地理条件的优势安徽和江苏上海关系一直很紧密

      目前,不用说江苏和上海这一省一市,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地的把安徽甩在了后面,虽然安徽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

      眼下,无论是作为一个江苏人,上海人,还是安徽人都不去计较更不会生气,为何顺治皇帝要把有血缘关系,又连成一体的三兄弟分开。

      但那毕竟属于历史,没有必要再去计较的。今天,还是因为割不断理不乱的情结,两省一市又走到了一起。比如长三角,就纳入了安徽的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等很多城市。

      尤其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马鞍山、滁州更和南京相处的更为紧密,甚至这两地的居民,对本省省会合肥可以说非常的不尊重,这绝非挑起省籍和地域矛盾,因为这两个城市到南京市区的核心部位新街口的时间,比南京郊区到新街口的时间还少,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3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