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从细节中分析蜀汉灭亡的原因,刘禅为何会投降?

      蜀汉立国,由于刘备是外来人的身份,注定会和当地本土豪强发生冲突.

      根据洪武雄先生的《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一书中所列数据,在蜀汉政权里,益州籍士人无论是地位、还是身处权力中枢的人数都远逊色于荆州籍士人,加之并且刘备在位时期对于蜀人还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并且这种情况随着诸葛亮的一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并且,刘备时期,土客矛盾严重,由于刘备诈取刘璋导致蜀人未附,后来听闻曹操攻克张鲁更是使得蜀中一日数十惊,出现斩之不止的情况,足以看出蜀中人民对于刘备统治的不信任以及对战争的恐惧。

      即使刘备在治蜀过程中启用不少蜀人,但也无法缓解和蜀人的矛盾,如诸葛亮辅佐刘备治蜀,崇尚严刑峻法使蜀人多怨,由于双方在思想文化、政治观念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分歧,导致崇尚德治的蜀人与施行法术的刘备摩擦不断。

      由此一来,益州籍士人始终对蜀汉政权归属感不强,这正也是日后蜀汉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益州人归属感不强

      益州籍士人和荆州籍士人发生冲突并不少见,例如著名的彭羕谋反事件,其后还有张裕被杀,杜微装聋不受辟等事件,导致了一些本就比较排外的经学家的不满,由此还诞生了代汉者当涂高。

      先谈谈图谶这一学说,巴蜀,是图谶学最发达的地方,所以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不信这个。那么请看下面两段史料:

      当时有人问:“春秋有图谶说代汉者当涂高,这是什么个意思呢?”(周)舒曰:“当涂高者,魏也。”——《三国志·周群传》

      (杜)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使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三国志·杜琼传》

      这两段话,说白了就是代汉者是魏国,刘备称帝国号为汉,不是正意味着魏是灭亡汉的吗?并且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无故发生这种灾害,也意味着蜀汉将亡。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被誉为“蜀中孔子”的谯周高调宣扬《亡国论》,却没有任何处罚记载遗留下来,这一点不得不引人深思。

      也正是因为益州籍士人对蜀汉政权没有归属感等原因,导致邓艾入蜀的时候所遇的阻拦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般激烈。钟会派遣将军田章从剑阁往西到江油的途中,遇到了三校蜀军伏兵,却反被田章击破,邓艾就让田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由此可见伏兵被击败之后,便没有下一步动作了,完全没有打个你死我活的意思,想让本就没有归属感的益州人不顾生死地给你卖命,这简直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邓艾能这么轻松走到成都的缘故。

      刘禅手里唯一可以倚靠的军队被击破

      当时刘禅手里还有一支可以使用的军队,为了击破邓艾,刘禅把这支军队交到了当时年少成名、仕途坦荡、当时蜀汉政权要臣诸葛瞻的手里,但是刘禅似乎过高估计了诸葛瞻的能力,也轻视了诸葛瞻的对手是当时曹魏靠军功硬生生混上去的邓艾。

      原本诸葛瞻也是有机会阻挡邓艾的攻势的,尚书郎黄崇曾劝诸葛瞻速行据险,不让邓艾军队步入平地有机可乘,但是诸葛瞻不采纳,也就造成了邓艾大破诸葛瞻的军队,邓艾则因此可以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地来到成都城下。

      作为刘禅手里唯一仅存的一支可调配的军队,就这样被击碎,对于刘禅一方来说,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不可估量的,这意味着自己将再无多余的力量抵御邓艾,自己也无法选取合适的地方抵御邓艾的军队,这对蜀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原本力主投降的臣子“底气更足”,让原本就人心惶惶的蜀汉变得人人自危、逃之不及,让蜀汉的命运更是如水中浮萍,已经开始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时候,君臣矛盾开始爆发。

      蜀臣无心抵抗、力主投降

      邓艾军携大破诸葛瞻之势兵临城下,当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没有人能抵挡邓艾军了,蜀汉诸臣也是六神无主,没有计策可以供君王使用。或以为蜀之与吴、或以为南中七郡,这些都是蜀汉大臣慌乱的表现。

      魏军兵临城下,主要的三条应对办法:东奔孙吴,南逃南中,以及主张投降的谯周。

      第一个应对办法,谯周很明确地表示:“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 …再辱之耻,何与一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与其遭受两次屈辱,还不如现在就投降就算了,毕竟再次投奔东吴的话势必会仰人鼻息,难道真的要降低自已的身份去甘人之下吗?毕竟这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至于第二条南逃南中的应对方法,也被谯周无情的驳回:“南方远夷之地……兵势逼之,穷乃幸从…… 以为愁怨 ,此患国之人也”本来当初就是势大,少数民族才勉强屈服,再加上连年北伐战争,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指望去相信一向奉反叛为传统的少数民族不找他们麻烦,然后一同生活在不毛之地 ,这稍微有些难度了。

      前两条办法都不行,那就指望第三条办法了——投降。

      毕竟当时的局势如此,刘禅差不多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如果不趁现在手头上还有一些力量,还能谈条件,要是真到了山穷水尽、成都城破的那一天,可能刘禅面临的结果就是被缚杀然后送往洛阳,而不是投降后仍有安乐公之爵。

      援军难援、敌军迫近

      再说援军的事情,来路无非只有永安,南中,势力最强的姜维,还有趁火打劫的“东吴”,不过,东吴完全不用指望,因为从史料记载来看,东吴在蜀灭之际曾派遣军队大举入侵永安,恨不得与魏瓜分蜀汉。

      先说永安:

      《襄阳耆旧记·卷二·罗宪》:魏之伐蜀,召宇西还,留宇二千人,令宪守永安城。

      虽然阎宇有出兵参与救援,但其后发生了罗宪在永安大败东吴之战,可以得出阎宇并没有带了大规模的军队。

      再说南中:

      至于远在不毛之地的霍弋,曾一度想出兵救援成都,但刘禅却以已经制定了计划为由,拒绝了霍弋。这也不是不难理解的,这不正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

      而居于最前线的汉中防线也没好到那里去,随着傅佥战死,意味着汉中防线部分开始出现崩溃,虽然并是指汉中已经失陷,实际上还仍有很强的抵抗势力。

      例如汉乐二城,不停给钟会的后面搞小麻烦,而且钟会自身还有一个拉长战线导致缺少粮草的情况“粮运县远,将议还归”,但这并不能阻止钟会同样给姜维使绊子:当时的姜维已经到达了郪县,当时的钟会害怕姜维可能会引兵返回成都,所以就遣兵截新都。郪县:在成都东北,剑阁以南,是通往成都的道路之一。姜维本人都来到剑阁以南的地方了,足以证明姜维已经打算放松剑阁的防守甚至于放弃远在剑阁的张翼等人。

      但是随着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使得诸县长吏或望风降下,或委官奔走,成都附近的官员都不战而逃了,也正是说明了当时的刘禅确实是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众人都无力反抗,大家都想着逃之夭夭以谋后路,当时成都崩溃的现状,可见一斑。

      最后,总结一下,即使是当时的刘禅始终不投降,选择咬着牙和魏军拼的话,有姜维阎宇等人的相助,或许能多撑一时,但是随着蜀军防线的逐渐崩溃瓦解,灭亡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外患内忧的情况之下,内有对蜀汉政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低的益州士人,外有来势汹汹的钟会和邓艾二部,此时如果刘禅选择投降,坐地讨价以谋取更好的利益,避免更多的百姓遇难,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3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