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和珅数亿两白银在查抄中消失,纪晓岚一两没捞着,刘墉和几位王爷拿了多少?

    和珅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奸臣?我们从在妻子冯霁雯亡故后写的《悼亡诗》中似乎能看出一些别样的味道:“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如何风雨妒,红紫同摧残。”

    结发妻子病逝,和珅写了六首《悼亡诗》,次子早夭,和珅又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归时昏眼如经见,竹马斑衣总断肠。”

    那十六首诗都很长,从摘录的这几句来看,和珅似乎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在史料中,他又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助推者——他挥动小镐头,从清朝的墙角下往自己家里刨金银,他富了,国穷了,民贫了,最后是刘墉、纪晓岚、王杰、朱珪、董诰等人冷眼旁观,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我们细看清朝史料和王公大臣笔记就会发现,刘墉纪晓岚是和珅的朋友,王杰跟和珅不对付,但也没有撕破脸皮,真正跟和珅针尖对麦芒的是章佳·阿桂和富察·福康安,朱珪虽然是嘉亲王和嘉庆皇帝的老师,但只要有乾隆活着,他们就斗不过和珅。

    在嘉庆皇帝颙琰公布的和珅二十条大罪中,并无贪污一条,却罗列了和珅聚敛的巨额财富:“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多于大内数倍,大珠大于御用冠顶;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于大内;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

    从颙琰的诏书中,我们好像能看出一点酸味儿:珍珠手串和大块宝石比皇宫大内还多,大珠子比皇冠上的还大,是不是你把父皇的宝贝都搬回家去了?

    珍珠、大珠、宝石无法估价,有人说和珅家产总价为八亿两白银,也有统计说是两亿四千万,还有说是十一亿两。但是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事实是和珅跌倒了,嘉庆依然很穷,打仗赈灾都拿不出钱来。

    雍正皇帝给儿子乾隆留下了七八千万两白银的库存,乾隆花天酒地花了六十年,期间至少十次大规模用兵,无数次减免甚至普免钱粮,还有余钱六下江南,如果嘉庆皇帝忽然多了两亿到十一亿两白银,还不得把五大洲都买下来?

    清朝的国库存银,好像就没超过一亿两,颙琰要是真有数亿库存,那还不得又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细看嘉庆的诏书,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清查的和珅家产的王公大臣,向他汇报的黄金是三万六千两,按金银一比十或一比二十计算,是三十六万或七十二万两白银,藏银和衣服都按白银计算,是一千万两,再加上地窖里的三百万两,咱们把余数都凑整,那么上缴给嘉庆皇帝的白银,大约是一千四百万两左右,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现在看起来,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对整个清朝来说,还真不够打一次大战役的。即使是相对于和珅的全部财富来说,可能也不到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五十分之一。

    咱就打他个七八折,只按和珅家产价值两亿四千万两来计算,那么上报清单上的全部财宝,也不会超过两千四百万两,还是只有十分之一,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和珅跌倒,嘉庆没有吃饱,最后是肥了谁的腰包?

    首先一点我们要肯定,和珅的对头阿桂和福康安都没捞到一文钱,一方面是这二位在和珅跌倒前就已辞世,另一方面,是这二位根本就不差钱儿——和珅是超级富豪,阿桂和福康安也能出现在乾隆朝“富官榜”上。

    “铁将军阿桂”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是个大头兵出身的草根: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是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阿桂十六岁入咸安宫官学,十九岁就当了大理寺丞(最高司法机关副长官,满员正四品,汉员从四品,阿桂属于正蓝旗)。

    阿桂不是没文化,而是正经科班出身(乾隆三年举人),我们细看阿桂履历就会发现,他在当各地总督之前,清朝的肥缺他都做过,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阿桂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加上他在乾隆四十二年已授武英殿大学士,按照清朝惯例,“大学士入军机为真宰相”,阿桂是妥妥的内阁首相。

    章佳·阿桂比钮祜禄·善保(和珅)资格老、后台硬、功劳大、学历高,所以阿桂从来不给和珅好脸色看,直到阿桂薨逝,和珅才算真正伸开了腰:“阿桂卒,(和珅)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独署己衔。同列嵇璜年老,以谗数被斥责。王杰持正,恒与忤,亦不能制。”

    王杰治不了和珅,只能忍气吞声等待时机,嘉庆皇帝屡次想把朱珪调回京城任大学士,都被和珅通过太上皇乾隆阻止,而另一位可以抗衡和珅的福康安,本身似乎也不大干净,赚钱的门路好像比和珅还广——福康安用朝廷粮船替自己走私金丝楠木,被和珅的弟弟和琳参了一本,直到福康安、和琳、和珅全部辞世,福康安贪腐的旧账还被翻出来追加处罚呢:“嘉庆九年八月己未,清查湖北滥支军需,追罚福康安、和琳之子并毕沅等。”

    阿桂和福康安有多少钱暂且不提,不管是贪墨还是清廉,他们都没有参与清查抄没和珅家产,当时的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纪昀纪晓岚,也没有参加。

    这里顺便说一句,纪晓岚是在嘉庆十年才晋升协办大学士——清朝三殿三阁大学士每人兼官一部,坐在满汉两尚书中间,所以才被称为“中堂”,纪晓岚一生都没当过殿阁大学士,所以他只能是坐在中堂旁边的“汉尚书”。

    嘉庆皇帝不让纪晓岚参与查抄和珅,其中原因也有两个:其一,纪晓岚跟和珅关系极好;其二,纪晓岚手脚也不干净。

    关于这两点原因,熟悉乾隆朝史料的读者诸君能举出好几个例子,这里再多说就是废话了,大家记住一点就行了:纪晓岚被充军乌鲁木齐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那一年十八岁的和珅刚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霁雯,次年才参加科举考试并名落孙山,直到乾隆三十七年,和珅才当上三等侍卫,那时候纪晓岚已经被放回来当了翰林编修、侍读学士,开始编辑《四库全书》了。纪晓岚被充军发配,完全是咎由自取——他给贪官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东窗事发了。

    因为纪晓岚经常去和珅家蹭饭(这不是电视剧虚构而是史料记载),再加上有过包庇前科,所以查抄和珅家产的事情,根本就不能让他沾边儿。

    真正去和珅家翻箱倒柜的,是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七额驸拉旺多尔济、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文华殿大学士董诰,那张“和珅家产清单”,就是由这五位一品和超品王公(七额驸袭封其父博尔济吉特·策棱的超勇亲王爵位)大员共同拟定的。

    这五人“专案组”精心“计算”之后,上报的金银,尽管可能只有实际的十分之一,却也没有全落到嘉庆皇帝颙琰手里——成亲王拿走了全部不动产:“三月,和珅以罪诛,没其园第,赐永瑆。”

    《嘉庆实录》记载和《清史稿》出现了一点矛盾:实录中说嘉庆不但把和珅的宅子赐给了永璘,同时赐给永璘的,还有和珅的一半家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和珅的一部分住宅分给了永璘,还有一部分分给了永瑆,那些账面上的金银,除了一半赐给永璘,剩下的就由永瑆、旺多尔济、刘墉、董诰按大小份儿“论功行赏”了——刘墉写字画画的纸都铺着金线,哪里像个没钱的主儿?

    永瑆、永璇、永璘这三位王爷中,有一个是以吝啬著称的,至于是哪一个,肯定会有读者在评论区告诉大家,笔者最后只想问两个问题:和珅数亿两家产在查抄中损失九成,纪晓岚一两金银都没捞着,大学士刘墉和三位王爷拿了多少?嘉庆用这些贪婪王公去查抄贪官和珅,自己又怎么可能吃饱?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