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司母戊鼎”为何更名"后母戊鼎”?

      2011年3月中上旬,网上和报上先后报道了“司母戊鼎”将正式更名“后母戊鼎”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的人赞赏,有的人持异议。有的人认为既然司母戊鼎的名字叫了几十年,载入了国家教科书,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又曾上报了联合国,今天就没有必要再改了。有的人说,既然司母戊鼎的叫法也能讲通,就不必再改了。还有的人说,既然两种叫法都可以,改名的意义不大。这里,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认识,附带还想谈谈后母戊鼎是商代三十一位王中,哪位王时铸造的这一大鼎,后母戊是谁的母亲。

      (一)

      关于司母戊鼎的名字,20世纪70年代就有争议。关键是在对“司”字的释读上。这个字属金文。

      在汉字发展阶段中,人们一般认为分五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但是,文字的发展阶段,不是截然划分的。金文在甲骨文通行的年代,已经产生了。司母戊鼎上的金文是最早的金文,是与甲骨文同时期的文字。

      甲骨文中有正反并存的现象,就是说,一个字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正写反写都可以。例如:

      一个字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这种正反并存的现象,是早期汉字的特点。甲骨文是这样,金文也是这样。在商代的金文中,“司”字与“后”字也像上边举的甲骨文中的例子一样:

      懂得上面的道理,来看司母戊鼎上的“司”字,就可以理解:此字读“司”,还是读“后”,原来是都可以的。

      在现代汉字中,“司”与“后”两个字是不容许混同的,而在金文和甲骨文中却是正反都是一个字。这样,司母戊鼎上的“司”字,说它是“司”字可以,说它是“后”字也可以。这就是正反并存的道理。

      (二)

      司母戊鼎上的“母”字是母亲的意思。商代人的名字,用甲、乙、丙、丁命名,司母戊鼎上的“戊”字就是母亲的名字叫“戊”。

      过去叫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祭祀名“戊”的母亲。司母戊三个字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是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如下图:

      这个词组的性质是动词性词组。

      现在改为后母戊,“后”是王后、母后的意思。后母戊的“后”是指身份,在这里是指先王的王后,即时王的母后。后母戊三个字意思是王后母亲名戊的。从语法结构上分析,三个字是同位关系构成的词组。如下图:

      所谓同位关系是指两个词指同一人或事物,又作同一句子成分。

      上面词组的性质是名词性词组。

      如果孤立起来讲,司母戊和后母戊都可以讲通。

      (三)

      现在是给一个大鼎命名。鼎的命名,过去我们常见的有毛公鼎,这是周代的有名的鼎,以人名命名。又如牛鼎、鹿鼎,这是1935年殷墟王陵区1004号大墓出土的鼎,以鼎上的图案命名。这些命名的共同点是都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命名。司母戊鼎的命名,却是以“祭祀母亲戊”这一动词性词组命名,显然不伦不类。改为后母戊就成以名词性词组命名,以人名命名,含意是:为纪念母后戊而铸造的大鼎,这就符合命名规律了。从考古的角度讲,后母戊是墓主的名字,而墓主的名字必然是个名词性词组。

      司母戊鼎的更名是个涉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问题,是个把几十年来被曲解的这一国家贵重文物还它一个正确名号的问题。后母戊鼎出土于殷墟,安阳是后母戊鼎的故乡,今天后母戊鼎有了个正确的名号,作为后母戊鼎的故乡人理应为此而高兴,为此而欢呼。

      至于说司母戊鼎的名称载入了教科书的问题,这个更改问题并不大。人们不知是否注意到,教科书经常在更改的。比如,过去课本中有篇文章叫《母亲的回忆》(朱德的文章),人们提了意见,说是文章名有歧义,“母亲”可以理解成“回忆”的受动者,也可以理解成“回忆”的施动者。后来便改成了《回忆我的母亲》。国家教科书的编写是最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司母戊鼎的更名,是涉及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更名完全符合国家编写教科书的要求。至于联合国申报问题,更不成问题。我敢说,联合国绝不会因司母戊鼎的更名而否定殷墟为世界文化遗产,相反,中国的实事求是精神将更加受到国际上的尊重。

      (四)

      后母戊鼎是商代哪位王时铸造的?后母戊又是谁的母亲?过去有人说是文武丁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的这个大鼎。现又说是祖庚或祖甲为纪念他们的母亲而铸造的这个大鼎(见2011年3月17日《安阳广播电视》报)。我不知道这些说法的根据是什么。最近,我想到后母戊鼎上的金文既然与甲骨文是同时期的文字,“母戊”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必然也该出现。以前常见到“母庚”、“母辛”的名字,没注意到“母戊”的名字。于是我就从安阳师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我提供的软件《甲骨文图文语料库》中去查找。《甲骨文图文语料库》的材料包括中外十部著名甲骨文著录。最后,我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

      含有“母戊”这个名字的共有20项。下面引四项如下:

      (1)己卯卜,用豕二母戊。三月 (《合集》19954)

      (2)…母戊〔羊〕。(《合集》19955)

      (3)甲申卜,惠彘于母戊。(《合集》22076)

      (4)甲〔戌,贞〕朿,〔有〕岁母戊。

      母戊。(《合集》22206)

      以上四项均见于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七册。从内容看,都是祭祀卜辞,“母戊”都是祭祀对象。这四条卜辞都是一期甲骨文,也即武丁时期的甲骨文。这就很明显,“母戊”就是武丁的母亲,小乙的配偶,而不是武丁的王后。

      史家常称武丁盛世。商代在武丁时期综合国力最强,武丁是商代三十一位王当中最有作为的王。后母戊鼎铸造于武丁盛世是完全可能的。只有武丁时期与后母戊鼎的铸造相适应。

      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提了将近1000年。后母戊鼎上的“母戊”,甲骨文中即可找到,说明是有文字可考的。如果认为是祖庚或祖甲为纪念他们的母亲而铸造的,在二期甲骨文中查不到“母戊”的名字,自然不可能是祖庚或祖甲的母亲。另外,四期甲骨文中也查不到“母戊”的名字,那就更不可能是文武丁祭祀他的母亲铸造的这个大鼎了。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