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辜鸿铭的著作: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辜鸿铭是一位相当奇特的人物。他早年在许多西方国家游历,西方文化滥熟于胸,后来却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著称。民国都十年了,他头上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在北大讲堂授课,这就使他的“遗老”身份愈加突出了。

      以这样一位有前朝遗老气的人,写作《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就不奇怪了。此书写于1915年,其时欧战正酣。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西方社会的一切社会矛盾暴露无遗。正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所指出的:连西方人也开始自己批评起自已的文明来。这种情势,自然给辜鸿铭带来极大灵感。因此,他写作此书之用心,就是要用中国的东方文明来“拯救”西方文明。读《中国人的精神》,我们发现处处是以中西比较的方式,来揭露西方文化的“老底”。如说:“我可以指出,美国人发现要想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困难的,因为美国人,一般说来,他们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也无法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英国人一般说来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一般说来深沉、博大,却不纯朴……”因此,“美国人如果研究中国文明,将变得深沉起来;英国人将变得博大起来;德国人将变得纯朴起来。”如此等等。看来,中西比较是谜面,浇作者心中块垒才是谜底。作者心中的“块垒”是什么?这就是民国以来,国人竞相趋新与追求“西化”之风。作者看不惯此,故将满腔对世风之不正的气愤激扬于文字。

      由于有这种意识形态作祟,所以作者千方百计要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因此,许多传统社会的陋习,被作者极力宣染与颂扬。如纳妾,作者说:“纳妾并不是像通常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不道德的风俗”,“纳妾的中国官人或许是自私的,但他至少提供了住房,并承担了他所拥有的妇人维持生计的责任。”而这“倒比那些摩托装备的欧洲人,从马路上捡回一个无依无靠的妇人,供其消遣一夜之后,次日凌晨又将其重新抛弃在马路上,要更少自私和不道德成分。”关于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女性生活的束缚,作者的描写也极其正面:“按照中国人的正统观念,上戏台和大庭广众面前唱歌,乃至到基督教青年会的大厅里去骚首弄唱,都是下流的,极不合适的事情。就其积极方面而言,正是这种幽闲,这种与世隔绝的幽静之爱,这种对花花世界诱惑的敏感抵制,这种中国妇女性理想中的腼腆羞涩,赋予了真正的中国女人那种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妇女所不具备的――一种芳香,一种比紫兰香,比无法形容的兰花香还要淳浓,还要清新惬意的芳香。”总之,在作者眼里,举凡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落后、乃至于愚昧的东西都不仅具有正面的价值,而且散发出诗意的光辉。难怪在五四时期,辜鸿铭不仅遭到新思潮人物的猛烈抨击,而且也被社会与时代所唾弃。

      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一位大肆鼓吹中国传统文明、极力抵毁西方现代文明的人,在西方世界中竟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与成功。不少西方文化名流,都引述他的话并予以极高评价。而西方社会上一般大众,也有因慕这位先知的大名而欲一睹其颜容,以至于有人写道:假如你到了中国,可以不去参加故宫,但不能不去见辜鸿铭。辜鸿铭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为什么备受冷落,而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名声如此之大?在我看来,这与他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明在当年中西方人眼中的巨大反差有关:辜鸿铭眼里的“中国人的精神”在处于五四启蒙精神感召下的国人来说当然是糟粕,但西方人正处于惨烈的战争地狱中,发现辜鸿铭所解读的中国文明正是解救他们出苦海的金石良方。况且,他对西方文明的猛烈扫荡与颠覆,其气势之雄健有如尼采,这就难怪他的文字要在正浸润于虚无主义浪潮中的西方社会大众中风靡了。因此说,《中国人的精神》中的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说法,在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其实都是作为意识形态来传播的。

      也许,辜鸿铭写作《中国人的精神》,其当初本意就不在于作一种学术上的求真。然而,就在这本充满意识形态说教的著作中,却显示出作者学术功力之深厚与思考问题之深刻的另一种面相来。作者对于中西文化与文明的观察极其精微与深入;迄今为止,他关于中西文明差异的一些论断,尚无人能出其右。难怪有人说: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学界兴起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在思想脉源上或许与辜鸿铭有关。《中国人的精神》出版社:台湾稻田出版公司,出版时间:1999年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5“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