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麾下大将资料
张作相(1881-1949)
字辅臣,一作辅忱。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绿林出身。曾与结拜兄弟张作霖投清盛京将军增祺,任巡防队第一营管带。1915年后,历任陆军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旅长、代理师长。
1919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谋长。1924年为吉林督军并几次出任吉林省省长。1927年任"安国军"第五军团长,次年依附国民党,改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又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官等职。
汤玉麟(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二虎,他爱虎成性,在其豪华的会客厅里,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猛虎下山图”,他经常坐在铺有虎皮的沙发上。他原籍山东掖县,生于辽宁阜新,出身绿林。
1902年被收编入奉天前路巡防营哨官、帮办。
1912年任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次年升为五十二旅旅长。
1917年赴京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逃回阜新隐居。1919年又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
1921年5月任奉天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兼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第十一师师长。
1926年任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十二军军长。同年4月任热河都统。
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难,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事务,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步兵第3旅旅长。1929年任命他为黑龙江省剿匪司令,后改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调任黑河警备司令。
袁金铠,字洁珊,1869年生于辽阳县山岳铺。19岁中秀才。庚子之役,地方不靖,各地纷纷组织保甲,办理团练。袁金铠妻兄苏会忱之力得任北路保甲局总办,后任团练团董。1904年出任辽阳警务提调。后结交赵尔巽,受赵尔巽关爱,认为门生。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袁金铠入督幕,参预政事。在赵尔巽的支持下,袁金铠谘议局副议长。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后,袁金铠支持张学良继承父业,统治东北。张学良主政期间,袁金铠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阚朝玺,字子珍,又名朝洗,1884年生于盘锦一个农家。阚家曾一手操办了张作霖迎娶卢夫人婚事,从此阚、张两家有了因缘。
阚朝玺早年入锦州中学堂学习,后得知张作霖被清廷招安,遂投笔从戎,在张的巡防营中当了一名缮写文书的字兵,不久提升为统领部的总理(书记长)。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阚的表现得到张作霖的称赞。二次直奉战争中,阚任第5军副军长(军长为吴俊升)。战后升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成为一方封疆大吏,阚在任上大力种植鸦片以肥自己,极力扩编军队,以求势大。郭松龄反奉时,阚朝玺心怀贰志,引起张作霖不满。随手阚与常荫槐执法部队发生冲突,失去张作霖信任。1926年,声明辞职,寓避大连。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军海军大元帅,经张宗昌斡旋,阚朝玺得到张作霖原谅,任大元帅府军政权执法处处长。
“九·一八”事变后,阚朝玺出任“四民维持会”委员长,后得罪日本人,被关押。出狱后更名朝洗,卖身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可耻的汉奸。从此阚在伪满中央银行任副总裁、总裁。1951年4月阚朝玺被捕,1952年8月11日病死狱中。享年68岁。
张学良
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4月17日)出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林子乡詹家窝堡。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后改小六子。7岁从师学儒学。11岁生母赵氏病逝。15岁随父进入奉天城,步入社会,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二十一条”运动。
1919年3月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就读,任营长,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20年4月毕业,任团长,6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11月授陆军少将衔。1925年4月授陆军中将衔,10月升任镇威军第三军团军团长,1926年6月擢拔为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1927年授陆军上将衔。同时还兼海空军司令要职。期间奉父命参加了军阀混战: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1927年10月至1928年1月同晋军傅作义的涿州之战。此外还参加了1920年秋吉林的剿匪战争,1925年平定郭松龄倒戈的战争,1926年8月同国民军冯玉祥南口之战,1927年春对抗北伐军的河南之战等。
1928年5月至12月,主持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和东三省易帜。。东北易帜后,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29年1月枪毙杨宇霆、常荫槐,巩固了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地位。为收复国权,1929年7月挑起中东路事件,发动“抗俄”战争。1930年武装调停中原大战。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1月就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4月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除主管东北军政外,还兼理华北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