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钩吻有关的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有:“多饮甘草汁,白鸭白鹅断头沥血入口中,或热饮羊血一升灌之……。”在实践中也报告钩吻中毒者,用新鲜羊血灌服而获救,而同样服此钩吻中毒的另一例因拒服羊血而致死。钩吻中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但广西则用钩吻煮水喂猪,羊食用钩吻也不会中毒。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是否羊血中含有对钩吻毒素的抗体,尚不明了。
《梦溪笔谈》记载:宋朝,祖籍杭州的沈括到福建作官,发现有人自杀或者误食野葛,刚吃半个叶子就会死掉。用水送下,中毒更快,往往放下杯子的同时,人也随之死去。沈括详细观察了这种草的形态,作了记录,写入《梦溪笔谈》一书,让后人注意识别,不可误用。这种野葛学名“钩吻”,土名“断肠草”、“虎狼草”。
广西曾有一对恋人,因遭家人反对决定徇情,双双上山到一个山洞自杀,他俩选用当地山上随处可采的断肠草作为徇情工具,俩人在山洞边哭边煮断肠草,尔后男方首先服下断肠草汤,很快中毒身亡,姑娘仍在哭泣,并继续加火煎熬断肠草,直至几个小时眼泪哭干了,姑娘才喝下一大碗,以求速死,但是姑娘并没有死,等到家人找寻时,姑娘仅是昏迷过去。聪明的医生从中得到启迪:断肠草经高温煎熬后毒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