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画《胤禛朗吟阁读书像》。画卷上,时年三十余岁的胤禛端坐于圆明园朗吟阁。当时的圆明园只是胤禛的皇子赐园,园林风格也很朴素。
这种“节俭办园”的思路,可能是胤禛有意为之。在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中,一座园林的风格与园林主人的思想情趣关系密切。康熙一朝,皇位继承权的争夺极为惨烈。竞争中本不占优势的胤禛,转换思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他建造简朴清新的“圆明园”,就意在向父皇展示一种追求自然、热心农桑、勤勉节俭、与世无争的形象。最终,正是凭借这种韬光养晦,四皇子胤禛成功赢得康熙帝的好感,后来居上,反转剧情,得以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圆明园才由皇子赐园一跃成为帝王御园,正式开启了它一百三十余年的皇家园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