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元宵节竟然起源于古印度

      《西游记》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金平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四人到慈云寺中打尖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元宵,原来是印度的新年。

      春节与元宵本无关联

      元宵节和春节只差十五天,从春节到元宵,节日的气氛持续不衰,所以现在的人们甚至都把元宵视为的春节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元宵跟春节根本不是一回事,它们有截然不同的来源,春节是华夏民族古老的节日,而元宵则是来自印度的异域节日,春节原本是中国古代的元旦(又称元日),而元宵原来是印度的新年。元旦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是旧历结束新历开始的日子。每个民族都过元旦节,但不同民族由于历法不同,过元旦节的时间各有不同。中国的周代曾经以冬至为元旦,因为那时候的历法把太阳回到南回归线的日子即冬至作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但后来的历法把立春作为全年的第一个节气,于是离立春节气最近那个月的初一就成了元旦,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日子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过年日。中国根据立春日确定元旦的做法,体现了地处温带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元宵节在古印度如何诞生的呢?

      原来,东汉以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起源于印度的节日风俗也随佛教流行中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元宵节。印度地处热带,不像中国这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那里一年到头的气温变化不大,四季鲜花盛开,树木常绿不凋,很难看出春华秋实的四时变化,因降水量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旱季和雨季的更迭倒很明显。因此,印度历法就将一年分为两季,从一月到六月是雨季,六月到十二月是旱季。此外,印度历法是将一个月分为两个半月分别计数,上半月,从初一新月初见到十五月圆之日,称为白月,下半月,从十五月圆到月末的月晦之日,则称为黑月。

      由于印度气候炎热,因此,他们喜欢在夜间举行节日庆祝活动,而十五日月圆之日,皓月当空,澄照大地,因此,印度人就把一月十五日作为雨季半年的开始之日,并在这天的夜间张灯结彩,彻夜狂欢,欢度新年,这就是印度的元旦。同时,他们把七月十五日作为旱季半年的开始之日,在这天夜里同样也要张灯结彩进行庆祝。由于中国有自己的元旦,因此印度的元旦风俗随佛教风俗传入中国后,就只能改称元宵了。尽管名字变了,但时间没变,基本的过节风俗也没变,这就是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元宵的来历。——而印度七月十五的节日到了中国则成了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因为是雨季的结束,所以就改悬灯为放河灯。盂兰盆节在佛教又叫解夏,因为炎热多雨的夏天过去,僧人们终于结束了长达三个月坐夏安居的苦修生涯,从此可以出门游方化缘了。

      元宵节又如何传入中国呢?

      佛教是东汉汉明帝时期才传入中国,因此,中国人过元宵灯节也是始于此时。在已经散失的《僧史略》一书中就记载说,汉明帝命令臣民在正月十五这天夜间高悬明灯,以宣扬佛法。但一开始,过元宵节的主要是佛教徒。直到隋代,元宵灯会才成为一种盛大热烈的民间游乐活动,燃灯赏灯的同时,还伴随着五花八门的社火百戏表演。隋炀帝喜欢铺张,铁树银花、灯火辉煌的元宵节恰好投其所好,所以,元宵节在隋炀帝时代盛极一时,隋炀帝自己就有一篇《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就道出了当时京城元宵灯会的盛况:“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到了唐代,由于大唐帝国国力强盛,热闹红火的元宵灯会正可用来点缀升平,因此,唐代的元宵灯会更是盛况空前。唐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是咏元宵的名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丽,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历代文人诗词笔记中不乏对元宵之夜的记载,不过,古人笔下真正能够将元宵胜景描写得历历在目的,当属《西游记》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中的描绘。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金平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四人到慈云寺中打尖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师徒们先在佛殿上看了献佛的灯,又随寺中的和尚们去城中赏灯。

      文人骚客们对元宵节情有独钟

      旧时城市中没有电灯,更没有路灯,平日夜晚的街市,只有孤月清冷,疏星点点,无月的夜晚,更是漆黑无边。每年只有到了元宵之夜,无论是大道通衢,还是穷街委巷,皆彩灯高悬,烛光照地,其时又正值正月望夜,明月高悬,繁星满天,月光星辉与灯华烛光交相辉映,再加之欢舞的龙灯,璀璨的焰火,缤纷的社戏,喧天的锣鼓,那无边的欢乐,旖旎的风情,繁盛的光景,怎能不让刚刚经历过严冬见惯了漫漫黑夜的人们心花怒放,意乱情迷。自从有了电灯,现代城市就成了不夜城,大街上路灯彻夜不熄,大厦里通宵灯火辉煌,闹市区更是霓虹斑斓,置身于华灯迷离的不夜城中,元宵灯火尽管依然是火树银花,争奇斗艳,但已经难以像旧时那样激起人们的惊异和欢喜了。

      像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的那种惊异和欢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元宵的火树银花渐渐迷失于现代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历尽千秋万代依然能够让人依依相思的,或许只有灯火阑珊之时那惊鸿一瞥。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