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武林外传中沈浪是怎么样的人?

      (一)名字

      浪,第一个反应是浪子,有人常说古龙的世界是一个浪子的世界,是一个悲欢苦笑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家的世界,此话颇有几分道理。有时我也在想不知古龙是否曾预料到他后面塑造的多彩变幻的武侠世界中,竟与他起初笔下的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名字有如此的巧合!

      可沈浪并不是浪子,尽管他没有家,但他更像一个游侠——四海为家、行侠江湖。尽管他也是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有几分浪子的气质,但是他并没有浪子那份刻骨铭心的痛,也许唯一的原因是他还年轻,正当少年!

      (二)身世

      古龙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仍可以从他闪烁的言辞中看出,沈浪就是当时名扬天下「九州王」沈大侠的儿子,可以算是古龙笔下罕有的名门之后,而恰恰与此有类似的是,阿飞据说也是沈浪的儿子,这祖孙三人俱是古龙笔下一个时期当世不二的英雄,这在古龙笔下只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古龙此举,真的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

      不过如此说法都只是「据说」而已,古龙并不曾明说,除了可给读者留下几分悬念之外,到也有几分「武侠世界本是虚幻世界,真真假假何必太在意」的意念在内。

      (三)武功

      用深不可测四个字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在全书中除了「快活王」与之有得一博之外,余者只怕皆不足与之抗衡;而沈浪也鲜用武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武功使用偏重灵动变幻的阴柔掌法,且其出手极为洒脱,似浮云流水般随意,毫无半分仓促之态;轻功方面亦有「踏雪无痕」的境界。

      沈浪极少用武器,唯一可见的是他曾用过剑,而沈浪用剑术也极为洒脱,「沈浪的剑,如高山流水,直泻而下,一发而不可收拾,又如离弦之箭,有去无回,已不可抑止。」书中如此描写,其潇洒不拘泥之态尽出,剑如其人,确实有理。

      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武功的来历,部分读者诟之为病,但武侠者,该是先为侠,后才有武,至于这武功来历更是不足道矣。

      有明师亦如何,自己奋斗亦如何?这人格力量根本与武功之道没有半点瓜葛,何必非得「事事皆有因呢?」

      (四)特征

      武侠人物中能有特征者并不少见,但一般都只是相貌的特征,或是有疤,或是有瘤,不一而足,又或者是言语的特征,所谓每句话开头必为什么什么之类,也就是常说的「招牌话」。

      但能以神态而著称的并不多见,沈浪就是其中一人,几乎通篇都可见其懒懒的微笑。小说开头也曾做如此描写“嘴角微微向上,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意,神情虽然懒散,但那种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味道,却说不出的令人喜欢”,此说可谓是道出了沈浪的神韵。

      正是“那种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味道”的内在决定了其外在的神态,也就是让朱七七“爱到骨子里,恨也到骨子里”的懒洋洋的神态。就这样,内在的洒脱,外在的懒懒的微笑成了沈浪的特征,看过后,你能忘得了吗?

      至于“剑眉星目的英俊少年”的外貌描写不仅是微不足道,而且有点多余了。这武侠的俗套总得有一天要被打破!

      (五)性格

      朱七七曾说沈浪是那种“别人打你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别人去打”的人,此话虽并不十分贴切,但是也有几分传神。且看全书开头,沈浪被邀参加所谓的武林七大高手大会,由于衣着寒酸,十足一落拓少年,就遭受了七大高手中数人的白眼,但沈浪一点儿也不生气,更不恼怒,仍有几分怡然之相,而及至“见钱眼开”金不换向他索要银子时,他随随便便就给出了刚刚赚来的四百两银子,而金不换却嫌不够,沈浪竟也不生气,只是脱下了身上的皮裘给了金不换,如此一来,沈浪的形象就已是十分的突出!

      此时,读者切莫和那“华山玉女”柳玉茹一样以为这沈浪不过是没有骨气的贱骨头,试想,其行为举止与那整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不也有几分相似吗?其行为中所透露出的高尚的情操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呢?倒是那“女诸葛”花四姑颇有几分识人之明,在她脸上露出的竟是微笑,是那理解的微笑!

      (六)人格

      人格不同于性格,人格往往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召唤的力量。沈浪以十岁左右的垂髫儿童身份,就能将自己数千万的家财尽数捐出,其胸襟之博大少有人能及,更何况他当时年纪尚幼,一小孩就能有如此举动,更是难得,也就难怪其成年后,是可笑傲江湖,睥睨武林!

      古墓中金无望数次加害于他,但他丝毫都不介意,反以英雄之礼相待,是为识英雄重英雄。要知道人在江湖,便是各为其主,焉可事事皆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但话虽如此,赋之于行动却难,沈浪丝毫不计较个人利害,以宽恕之心待人,已是开创武侠史上的新纪元——敌人往往也可以成为朋友,更可为生死之交。而存在是有前提的——理解的智慧。

      而王怜花一直欲置沈浪于死地,虽常居于下风,但亦可算是沈浪最大的敌人,但恩怨情仇亦不过尔尔,相逢一笑便可泯恩仇!王怜花终被感化,沈浪真可谓是有造化之功。

      (七)智慧

      许多人都说古龙笔下多有智者,似乎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并不尽然。沈浪是古龙笔下第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也似乎是最“无所不知”的智者。可仔细想想,便已知晓,若是能抽丝剥茧,逐条分析,再加上观察细心和洞察世情和人心,便已不难作到如沈浪一般。但也切不能感叹,原来这智慧不过如此而已,要知道这智慧本生自内心,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有智慧的光彩,又如何能用智慧来看待智慧本身呢?

      只是若能转念一想,古龙告诉我们的不过是如何分析问题,想来收获就会更多。而其中最让我称道的就是沈浪为逃避王怜花追杀的那一段分析,这第一层和第三层从表面看来不过是一样的,可细细思量,又怎可等同视之,这其中所蕴涵的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呢?不过熊猫儿的那句:“第三层还不是和第一层一样么,我真不懂……这些动脑筋的事,不知为何总是学不会。”也来得确实洒脱,不费神想这种烦心事也是另一种超脱!

      (八)爱情

      不能不谈爱情,每个人追求的事物也许各异,但有一点竟似乎都是不能缺少的,那就是爱情。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爱情的武侠小说如何去吸引读者,难道惟有说这通俗小说自然不能免俗。

      朱七七与沈浪爱恨交织,演绎的是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九)朋友

      沈浪本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即便遇上朱七七之后,也不曾有一知心朋友。朋友本该肝胆两相照,只可惜江湖凶险,人心复杂,竟不能朋友两相知。所以沈浪一遇金无望,便不见仇敌,不见凶险,引为知己,究其因,不过是若能有识人之明,又何必在乎这朋友已做了多久呢?沈浪二遇熊猫儿就成终生朋友,传为千古佳话,可这友情之道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仍无法回答,古龙期盼的正是这纯粹的毫无杂质的友情,可他也没有否认那交往中的理解。沈浪每一句话都能说到金无望的心坎上,这是一种智慧,但更是考虑别人的想法甚于自己的一种人格。但尽管如此,我仍在想,这种似乎是经过了现实加工的友情是不是真的就是古龙“最”渴望的呢?

      (十)结语

      沈浪终于偕朱七七、熊猫儿、王怜花一同赴海外寻仙,如此说法,甚是好听。古龙是将他笔下的这位名侠安排好了一个最好的归宿,不可不谓是厚待,要知道这升天成仙之说虽然有点荒谬,但做一个避世的隐者却也是人生莫大的快事。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李探花”李寻欢仍在江湖中行走,而阿飞已是知道该如去向何方,你说,他能够找得到吗?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