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之际,民间渐渐兴起一种不同于原始宗教的一种新的宗教,它就是在黄老之学和民间信仰及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兴起的道教。道教以老子为始祖,将老子的著作当做经典注读、阐发。后来,道教渐渐兴盛起来,也划分出了不同的派别,这些派系中各有自己崇拜的神明,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神灵谱系,至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得清。而在道教发展的最初,神和天已经结合了起来,这种现象在道教这里也有体现,那就是道教崇拜玉帝。
玉帝的全称十分复杂,大意和我们上文说的上帝一样,也代表着天。不过和儒教不同的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意志的玉帝再也不是仅是帝王有资格与之对话的神明了,而变成了人人都可以进行祭祀的神灵。道教中不仅有玉帝崇拜、太上老君崇拜,还有对星宿的崇拜,特别是斗星。北极星指引方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所以有代表着北极星的玄天上帝。玄天拥有着众多的名号,比较知名的有真武大帝、玄武大帝等等,还被人们亲切地俗称作“上帝公”。他统领整个北方和水族,也与人的死亡有关,所以人们常常向他祈求长寿。
其实道教最高的崇拜对象不是玉帝,不是老子,而是“太一”。道教将世界的本源称作“道”,它生一生二生万物,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它创生万物,是世界上一切的原点和总和,不能为我们所直接把握,需要进行艰苦卓绝地求索。所以道教将其称作“太一”。
万物之灵
可能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内涵太过丰富,所以除了系统的宗教崇拜之外,我们还有一些游离的神灵。这些神灵可以是任何我们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东西,例如,厕所里有厕神,大树成精了之后可以成为树神,人在死后也可以成为神……这是万物有灵思想的映照,也表明了我们民族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色彩。
神话与传说滋养了我们的灵魂,在各色神明的内容各异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想象力的瑰奇。各神灵系统并行不悖,每个人都有信仰和不信仰的自由,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