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

      王安石是谁,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受过教育的人,对其更是耳熟能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在历史课本上,王安石又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思想家,他与他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经济必学的内容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认识王安石大多数是从他的文学与改革两方面来说,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是褒贬不一的。自北宋当时到近代,人们对于王安石的评价贬低为主流,宋朝几位皇帝为其追封的爵位及谥号,到了后来都被废除了。甚至许多人认为,王安石及其变法甚至是导致靖康之耻的根本原因。到了现代的时候,则以褒扬为主,历史课本上对于他大多数都是赞扬之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呢?大概是在于时代的不同吧!

      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是一场以经济改革为主,兼涉政治、军事等的改革。当时北宋国库空虚,官员冗杂,每年还要向外族缴纳一定数量的岁币,这一切都要从国库中出钱。因此使得国库的负担越来越重,甚至已经涉及到了宋朝立国之本。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提出了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国家如今出现的情况。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为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大致为农民向国家借款购买秧苗,待丰收之时再行归还。均输法,则为人们缴纳赋税每年平均,不论丰年歉收之年。免役法即为,每个人都需要为国家服劳役,但是官僚富商等人要是想免除劳役,可以缴纳“免役钱”,由政府代为雇人充当。市易法,是由国家出面平衡粮食物价。方田均税法,就是对漏税耕地和田赋清查和整理。

      

    这几项改革,在现今看来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就如如今一样,由国家和经济两只手来进行调节。但是在当时以农业为本的宋朝,这些思想无疑是超前的。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不足以达到这些条款施行的目的,于是便必须加大政府的力量来强制推行。而正是因为政府的强制推行,使得改革的初衷发生了变化,王安石最初设想的不夺民一利而富国,因为各层官僚的强制剥削,变成了从农民身上争利。而这也是王安石变法,不仅遭到顽固守旧派的反对,同时也受到正直大臣质疑,以至于最后改革失败的原因。

      每一个改革家,都是走在历史前列之人,先不说王安石吧变法最后的结果,只说王安石提出的这些设想,以及他敢于动摇旧制的勇气,就值得我们敬佩赞扬。

      《宋史·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王安石是历史名人,古来关于他的小故事并不少,以下这个故事,讲述的便是关于王安石清廉朴素的品格故事。

      据说王安石坐宰相的时候,他媳妇的亲戚到京城拜访王安石。这个亲戚姓萧,此后便以萧公子相称。萧公子递了拜帖,王安石接见了他,最后还邀请他第二日来用饭。

      第二天的时候,萧公子盛装打扮,料定了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款待于他。毕竟王安石一位宰相,怎么也得拿出点气派。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与王安石相对而坐,桌上除了一壶酒,什么都没有准备好。萧公子虽然觉得有些饿,但也不会失了礼数的直接问。于是便坐等菜肴上桌,期间只喝了几杯酒。过后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

      萧公子平日里骄横异常,吃食自然精细,面对如此粗糙的食物,哪儿有食欲,于是,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见了,便将萧公子吃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萧公子最后很惭愧地告辞了。

      这则故事王安石作为历史名人,历史评价不管是褒是贬,自然有他值得人尊敬的地方。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