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深度揭秘火烧博望坡细节 三国迷们不可错过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很多电视剧和连环画都十分着重火烧博望坡这一场故事。火烧博望坡,有人说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计谋。关于火烧博望波这一计谋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史书《三国志》记载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诸葛亮此时还没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刘备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命夏侯惇、于禁率大军进攻荆州新野,刘表让刘备前去抵挡,刘备设伏兵,假装逃跑,并且烧毁营地,夏侯惇等人率大军前来追击,被刘备所设伏兵击溃,兵败而归。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则变成了是诸葛亮指挥的一场战役。

      火烧博望坡这个故事,是诸葛亮的成名战,也是诸葛亮出道之后打的第一站,因此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历史经典。

      相传在三国初期,魏吴蜀三强争霸。但当时的蜀国,既难比北魏兵多将广,又不及东吴占据地利,随时有被吞并之危险。蜀主刘备为抵御魏吴,完成统一天下之霸业,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

      诸葛亮熟读兵书,早已分析了战争形势。他看到,若想与魏吴抗衡,必先挫一方锐气,以达到削弱敌军,壮大自己之目的。与此同时,他把破敌茅头先指向魏国。

      博望在三国时属宛北重镇,南北长45里,东西宽15里,有“45里博望屯”之称。当时,魏相曹操为了南征吴蜀,在博望屯积了大量粮草,准备取荆州、平东吴。粮草由大将夏候惇领十万精兵看守。因为博望屯城墙很薄,曹操设计让军士在四周均围以此地生长的柘刺林,密不透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以为万无一失。

      诸葛亮不愧为著名军事家,他探知博望情况后,定下了火攻博望的作战计划。当年秋季,他命人收集大量草籽,并以泥土相拌,制成弹丸备用。时值隆冬,诸葛亮命张飞率人用弹弓将弹丸射进柘刺林中。次年一遇雨水滋润,草籽发芽,生长茂盛。又值降冬,杂草枯干,遇火即燃。此时诸葛亮兵分两路,命关羽带兵埋伏阴山,张飞、赵云率军暗将博望围上,万千火箭一齐射入柘树寨中,枯草见火即燃,风助火势,噼啪作响,一时间柘刺林顿成火海,顷刻把45里博望屯烧得如同白昼。魏军粮草全被烧毁,夏侯惇率其守军焦头烂额地追击,又被关羽伏兵杀得落花流水,仓皇败回许昌。值此,蜀军大获全胜。

      曹操本想先干掉刘备,然后吞荆州,再平复东吴,但由于在火烧博望坡一战中损失巨大,让曹操看到了诸葛亮的才能和谋略,因此当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将刘备赶到江夏之后,没敢进一步对刘备下手,而是将目标转向了孙权,虽然诸葛亮的第一站火烧博望坡不是大型的战役,但至少让曹操在之后的一年内没敢轻易对刘备下手,这对历史战局来讲,意义非同小可。

      此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可谓是牛刀小试,一战收服人心,一战扬名天下,一战改变战局。随后诸葛亮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 烧出了个“三国鼎立”。

      在后世的考古活动中,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火烧博望坡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所以人们称其为“三国柘”。此树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仍生机盎然,增添着新的年轮,接受四方游人的礼赞。柘刺为灌木,能长成大树,却是罕见。此树树体中间一分为二,北半部枯死,皮质不存,木质裸露,枝杈错落,扭曲虬蟠,疏枝横空;南半部,老态龙钟,质感苍劲,绿叶吐翠,轻盈娇妍。游人至此,仰望柘树之奇,无不赞叹,称颂大自然的神奇。

      在树之东侧,立有仿佛自然天成的一座不规则的大理石碑,碑文节录了《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中有关火烧博望坡的内容。游人立于碑前,阅碑思古,一场火烧博望坡的战争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附近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惇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火烧博望坡被国家确定为三国旅游景点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