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墨子的尚同是什么意思

      墨子,名翟,鲁人(也有宋人说),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到前376年。墨子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像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代表作品有《墨子》。不过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五十三篇,有十八篇已经遗失,而还有八篇只有题目而没有内容。《墨子》这本书,其实不是墨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现在比较得到大家认同的是,《墨子》这本书主要是记载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对话、问答,是由墨子本人或者他的弟子甚至一些后世人记录而成的。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墨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善于制造,不管是制造用于军事攻守的武器还是生活中的工具。《墨子兵法》中关于器械的篇章尤为著名,墨子曾设计了连弩之车、掷车、转射机、窑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他还曾制成"木鸢",在天空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掉落。

      墨子是辩论大家,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逻辑学集大成者,著作《墨辩》六篇是关于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认识。墨子三表法是一种先进的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是言谈思想和推理论证的标准。墨子还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对方的自相矛盾。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都是极为先进的。

      墨子收了很多门徒,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禽滑厘、高石子、公尚过、耕柱子、魏越、随巢子这几个。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论,是零散的出现在各种古代书籍中。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教育弟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对现在的我们也非常具有直达意义。

      墨子的尚同是什么意思啊

      墨子尚同是一种集权主义的思想。这种高度的集权思想认为,一切事物必须统一在上级的手上,等级观念非常森严,必须要自上而下的实现统一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说这是集权制度早期的体现。  

      墨子像

      尚同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对百姓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希望百姓能和天子有统一的目标,上下同心,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的国家,全民为了同一个思想而努力。

      《尚贤》、《尚同》这两篇主要讲述了墨子希望改善小私有者的地位。所以另一方面来看墨子尙同的思想也反应了小私有者的利益追求精神追求,这也反应但是的社会小私有者已经快速的涌现,这或许也是之后社会矛盾急剧突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墨子的尚同思想和他所生存的环境分不开,墨子出生的时候,正值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的时候,这种时候,各个国家之家都希望通过武力统一天下,再这样的环境下,墨子认为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太平更为重要的事了。

      《墨子尚同上》里面说:远古的时候人们都处于没有约束的自然条件下。而墨子认为所谓的自然状态指的是人类没有被一套共同的规范的法律所约束,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百姓来说国家来说,这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

      不过墨子的尚同思想虽然是主张天下太平,可是大同世界的想法终归是不成熟,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要有统一的信念毕竟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墨子亲士全文及译文

      墨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曾在宋国担任过大夫一官,名翟,后创建墨家学派,被称之为墨家巨子。其主张兼爱平生,非攻墨门。以仁爱治天下。 

      墨子像

      而《亲士》则是其《墨子》中的一篇,也是最首要的一篇文。以晋文公,齐桓公,还有越王勾践的事例进行阐述,从而对比突出了“用贤亲士”这一主题“三子之能大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兼王之道,必要是有仁爱之心,广招贤才,亲近贤士,善于使用贤士。

      《亲士》主要主张的是君道,与人道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后期揣摩时争议也是颇多。比如文中突然提起的吴起裂,西施沉的典故。于君道之间对比的话就显得有些突兀。而文中的“今有五锥”到“非此禄之主也”这两句明显有点脱离了主题。

      《亲士》中最后得出的结论“太盛难守”不像墨家的风格,到有些道家的韵味。如是,便有人猜测说这是墨子早期的作品,应创作于青年时期,还有人猜测说是后期的传抄有误。当然其中道理如何,还有待考证,当我们抱着存疑之心再揣摩细读之时,自是会发现其中收益良多。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此句便教导了我们要善于用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胜在得人,而败却在失人。“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亲近贤士,广听众议。告诉我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从而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纠正。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