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什么迅速崩溃?

      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什么迅速崩溃?楚国霸主形成的背景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先秦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多边势力为了成为天下霸主而彼此争斗不休。然而,最终脱颖而出的却是西北的秦国与南方的楚国。前者因为兼并六国的壮举而引人瞩目,后者则因为自身的强大底蕴而笑的更久。

      因此,我们其实可以得出一个很多人无法马上接受的结论:楚国比秦国更适合做诸夏世界的霸主!

      秦国与楚国的图腾如出一辙

      从文化属性和历史传承来看,秦楚两国都将祖先归于黄帝,也都以鸟为图腾。但是具体到自我定位层面,双方的文化心态还是存在有巨大的鸿沟。两国也都认识到自己与中原文化有不小的距离。但楚人与中原的距离小于秦人和中原的距离。

      楚人的文化心态虽然自大,但是其实比秦人更包容。秦人无论是历史上的戎狄化阶段,还是后来向山东列国发布求贤令的时期,都本着功利主义的原则行事。这种政策性的布局,并不是真正的开明包容。相反,秦孝公的求贤令和嬴政的驱逐六国人士的计划,都和后来将天下人都复刻成秦人的政策,存在内在逻辑有相通之处。

      秦人一度以车夫+弼马温形式笼络周人

      秦人在先秦时代的相当长时间里,都在靠近商周王室,走得是上层路线。他们以驯兽和畜牧的技巧为天子牧马、戍边、驾车。但其始祖神话和商人的创始神话如出一辙,已经说明了秦人实际上与商王室的亲密关系。后来秦人以和西戎的关系、强大战斗力,赢得周人敬重。再通过护送平王的方式,获得了对关中地区的合法所有权。

      此后,秦人就喜欢宣传自己和周王室的关系。虽然自己就是山东六国眼里的戎狄,但也不妨碍秦人对戎狄自称为“夏”。秦人对东周王室也速来缺乏敬畏。春秋时代秦军,就以非常无礼的挑衅方式经过王城附近。战国时代更是闹出了秦武王举鼎炫耀的闹剧,结果以秦王自己的丧命而变成了惨剧。甚至让后人看来,还有一点戏剧意味。

      秦武王举鼎是为了向东周挑衅

      楚人对于商周王室的心理比较复杂。但楚国境内多封君,存在各种族群的模式,自己也长期接触中原诸侯的情况。所以,楚人其实更接近周王室的传统模式。

      楚人先祖就曾受到商王的征伐,所以被迫从祖居的中原郑地,向南迁到丹阳。在西周建立的过程中,他们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斗。但是楚人的贡献和战功比较有限,所以在新的分封秩序中只是一个子爵国,还非常受歧视。又因为楚人自己在南方的大肆扩张,占据了南方贵金属贸易的要道,还引来了周昭王的讨伐。楚人虽然击败了周王,但是这件事让周人将楚人视为政治不正确的代表,成为了中原人接纳楚人的一道梗。

      楚人虽然饱受非议 但与中原文化更为接近

      到了齐桓公的时代,楚国还是被视为南蛮加以讨伐。但是楚人与此同时也在壮大自己的实力,希望获得周王室的认可,提拔自己的爵位。在被周王室拒绝之后,楚人才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继续建立了自己的南方封国体系,与周王分庭抗礼。

      尽管如此,楚国对待王室的态度和崛起后的秦人相比还是客气许多。经过一番征战,楚庄王最终意识到了暴力征服难以收买人心,于是听从了周人“在德不在鼎”的劝告,与周王室和解,并获得了孔子的认可。再加上频繁的与郑国、蔡国等姬姓国的联姻,以及和晋国的对抗,楚人不断与中原文化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

      楚人的内外政策都比秦人更加宽厚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受到了诸夏的接纳,并数次成为了合纵盟主。战国时代楚国也一度也有过吞并东周王室的计划,但还是听从了周人的劝告而没有下手。

      在对被征服臣民的态度上,楚人比秦人显得更仁慈。就境内的文化多样性而言,楚国征服过的小国种类很多。有土生的荆蛮,有西部的巴人小国,还有淮泗流域的东夷小国,甚至是鲁国、蔡国这样的姬姓后裔,还有陈国这样的上古帝王后裔。最后是陆浑戎这样内迁中原的戎狄遗民。

      楚王之下有许多来自不同文化区的封君

      楚人祭祀泰山的楚高罍

      楚人对他们一般是放任以前的首领成为封君,给一座城或者一个县和小朝廷。对于有一定实力的陈国和郑国,楚国甚至是结盟之后允许亡国之君复国,在必要的时刻履行义务即可。无论是流亡楚国躲避内斗的名将田忌,还是流亡楚国的巴国王子,还是曾经地敌对的吴国流亡公子,都在楚国有一席之地。

      著名的曾侯乙墓,就是楚文化和姬周文化有机融合的精彩产物。两种曾经敌对的文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相互影响。曾国还曾在吴国追击楚昭王时对抗吴国,对流亡的楚王加以庇护,并没有落井下石。再以战国晚期被楚国灭掉的鲁国为例。鲁地的文化和文物没有出现明显断层,楚国和鲁国的文化是并存发展的。鲁地还出现了楚人祭祀泰山的重要文物--楚高畾。这也是到了楚汉战争末期,鲁国地区选择为项羽坚守的原因之一。

      秦人对被征服者非常苛刻

      秦人却对于战败之君非常严苛。末代楚王被废为庶人,末代赵王和韩王被流放到南方楚地,末代齐王被流放到北方饿死,末代魏王直接被杀。在善待被俘国君的春秋时代,秦人甚至准备用被俘的晋惠公祭天。对于被征服国的臣民,秦人大体的做法是将所有人按进秦人的模子里。车同轨、书同文伴随着秦始皇对于各国书籍的没收或销毁,伴随着秦人对各地地方神祗的禁止。

      所以,对比了秦楚文化的特色和对外关系之后便不难发现,楚人的宽容比秦人的严苛更利于成为诸夏的盟主。这恰恰也是秦国后来迅速崩溃,而楚国系新旧贵族争夺天下的背景形成因素。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