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蒙古、满清入侵中原,中国最古老的家族是怎么做的?

      蒙古、满清入侵中原,中国最古老的世家竟甘愿为奴!

      提起我国的整个古代史,就能发现由汉人做皇帝朝代是非常少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其他民族统领天下,其中元朝和清朝入主中原,是中国历史上汉人最不愿承认的时期,最大原因就是元朝对汉族的阶级压迫和未接受汉化;清朝对汉文化的毁灭和民族主义情感问题。

      这里,我先不提元清时期满蒙做了什么,而是要说一个最具汉文化代表,也是最大汉族世家——孔府衍圣公世家怎么去做的。

      元 朝

      靖康之变后,孔端友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仓皇逃离曲阜,背负孔子的弟子子贡雕刻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雕像随驾南渡,后世居衢州。孔端友成为孔氏南宗始祖,这一宗历经六代衍圣公,约两百年。

      这时,女真金国也册封未加抵抗便主动投降金军的孔端操,也就是孔端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袭封了“衍圣公”,以主持曲阜孔庙祭祀。孔端操成为北宗之始。而后过了一百年,由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率领的蒙古汗国的军队占领山东曲阜,又立既非孔端友也非孔端操的直系后代的旁支后代----孔子第五十二代嫡孙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样,13世纪20年代(1220年代),蒙古、金、南宋三国并立之时,曾出现“天有三日”—三个“衍圣公”(孔端友直系后代、孔端操直系后代、孔之全)的局面。

      1229年,蒙夷灭金夷灭之后,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孔府审时度势,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不幸”死在军中, 孔元用死后,孔元措一系乘机夺权,孔家内部为了衍圣公称号展开了争夺,持续数代,主要就是关于帽子颜色的大讨论,其中精彩激烈就不累说了。最后,鞑元仁宗判孔元措一系为正溯,孔元用一系彻底败北。 元宪宗二年(1252年)春夏之间,孔府还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忽必烈很意外,但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元好问乘机提出,希望“儒教大宗师”能多为天下儒生着想,改善一下儒生们的卑贱地位,蠲免儒户的兵赋等。这个提议也被忽必烈应允。 在蒙古汗国蒙哥汗统治的时候,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管着华北的河北山东一带的事务,那正是圣人孔子的后代们大量聚居长住的地方,孔子的后人们对当地汉人百姓如同地狱一般的惨状生活装聋作哑,没有半句上表,没有一字抗议,只管当他们的“衍圣公”! 衍圣公孔元措1252年死了,其儿子侄子等一帮孔家族人就开始争夺这“衍圣公”的头衔,忽必烈哈哈大笑,回应道:“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称号后,孔子后人们上赶着抢着去上表庆贺,说什么这是“实质荣归”“名实相副”“圣人开颜”“吾皇圣明”了!!

      清 朝

      1644年清夷大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几乎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北京城。

      时隔四个月后的1644年九月初一,孔府当代的衍圣公孔衍植就奉上了《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要说明朝的皇帝对待孔圣人的后代确实不薄,将衍圣公的职位排在朝廷文臣之首。等到了崇祯时期,更是将其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成为太子的老师,让孔府一门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皇恩浩荡。可即使如此,也没能让孔圣人的后代表现出丝毫的"民族气节"。

      由于衍圣公孔衍植的投诚,孔府很快就迎来了回报,三天之后的九月初四,清廷便下旨,称"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意思就是孔府仍然可以享受朝廷的优待,也承认其圣人后裔的地位。顺治二年(1645),朝廷颁布剃发令,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 上剃头奏稿》。

      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

      孔家如此识相,清廷自然少不了封赏,孔府一门更是得势,至于老祖宗所言“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乃教化万民之语,非孔家治世准则。

      纵观孔府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是恩赏有加,元成宗上台后封孔丘先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顺治皇帝当政之初,更把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使这种逐步的吹捧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孔府也跟着沾光无限。

      PS:

      现山东曲阜市的孔府,,与曲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是一处儒家圣地。在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最有意思的是,这幅对联的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倘若你认真去探究这两个错字的话,会发现它其实是故意如此书写的,其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一时的钱财而做出对不起他人,也对不起自己的内心的事情,同时富贵是没有尽头的,没有必要一心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而打拼,不如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上,并将之做好;“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借此希望所有的孔家学子可以刻苦学习,在文化上面有所突破,最终学有所成。

      个人觉得这个对联真妙,妙不可言!!!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