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人贩子自古就有,古代刑法是怎么处置人贩子的?

      人贩子自古就有,古代刑法是怎么处置人贩子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人贩子,如今社会当中也是充斥着这些败类,很多人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人贩子还屡禁不止,不知道破坏掉了多少家庭,残骸可多少无辜儿童。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且很多家庭又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是注入了一生的心血将其培养。突然间孩子被人拐跑了,那种痛苦只有更苦,每有最苦。

      有人说,对于这些人贩子,抓住不必留情,要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不然难以制止这样的行为继续发生,一个孩子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命运。

      那么在古代,是如何对付人贩子的呢?

      古代中国将拐卖人口称为“略卖”。

      从汉代开始,法有明文此乃大罪,但因为有较大的收益,虽是王法如炉,这种买卖依然千百年来有人做。

      《史记》中多处记录拐卖人口的勾当。

      汉代将拐卖行为与群盗、盗杀伤人、盗发坟冢等重大罪行并提,并处以磔刑(砍头后并将尸体分裂)。

      后世王朝的立法基本上沿用这类规定,只是刑罚轻重有所不同。

      唐律规定:“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

      《元史·刑法志》载:官民人等“但犯强窃盗贼,伪造宝钞,略卖人口,发冢放火,犯奸及诸死罪”,一律交有司处置。

      在后人看来文明程度不高的元朝,略卖人口和造假币、掘墓、纵火一样,是滔天大罪。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对人贩子的立法和打击更加完善,但在惩治方面,刑罚却有所减轻。

      大明律中规定,“设方略诱取良人为奴婢、为妻妾子孙,杖一百,徒三年”,倘若被拐卖者本身就是奴婢,罪行减轻。

      万历年间,法律有所改动:设方略诱取良人及拐卖良家子女者,无论买卖交易成否,都要发配充军。

      累犯者,游街示众一个月,发边充军,本人死,子孙接替。

      然而,对于那些故意残害儿童的人贩子,一旦发现那就是凌迟处死,没任何余地。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采生折割”的罪名。

      通俗的说,就是故意致使儿童残疾,这个罪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

      一经发现犯罪人,抓拿,然后等待他的是凌迟,而且是不论主犯和从犯,均是同罪的。

      清朝的时候,就发生了这么一件案子,当时罪犯已经70多岁了。

      但是当时的皇帝嘉庆帝依旧不放过,下令凌迟处死,想想可知,这嘉庆是多么的痛恨这些人渣。

      这个罪犯叫张良璧,安徽人,50多岁的时候沉迷于一种巫术,认为吸食女婴的精髓能够延年益寿。

      16年的时间里,残害了16名女婴。

      有女童发现,老头张良璧常把小伙伴抱回家,就报告了大人。

      大人们立刻想到了“采阴补阳”,于是向官府告发了张良璧。

      张良璧交代了作案细节:诱拐女童后,以迷药吹进女童的鼻孔。

      女童昏迷后,张良璧就用银管插入女童阴部,数日或十数日吸取“精髓”。

      事后,女童不死,就被送回其家。

      这些人中只有五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其中一人终生残疾,其余十一人都先后死掉了。

      嘉庆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帝下令:“张良璧舐吸婴女精髓,前后共十六人。

      致毙女孩十一人,成废一人,实属穷凶极恶,人形兽性着由四百里传谕钱楷。

      接奉此旨即先将该犯凌迟正法示众,传齐十六家亲丁环视,以快人心而抒众愤……着即凌迟处死。”

      历代对拐卖妇女儿童者都严惩不贷,这类犯罪不仅伤害被害者本人,对其家人也带来难于修复的心灵创伤。

      有的犯罪行为人神共愤,令人发指,可谓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禽兽行为。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