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文种的《伐吴七术》是什么?

      文种的《伐吴七术》是什么?用了三个就将吴国灭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很有智谋的谋士,他们所出的计谋总是让人拍案叫绝,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各个时期都会有这样的谋士,比如春秋时期被称为“第一毒士”的文种,他就曾经出过《伐吴七术》,用七种办法对付吴国,而且在后来的实践中只用到了其中三种,就灭掉了吴国,那剩下的四种又是什么?

      在著名的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勾践杀害灭吴功臣文种时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你教我灭掉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灭掉了吴国,另外四条,你替我去先王那里试试吧。)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伐吴七术“究竟是什么神奇计策,竟然三招之内就干掉了鼎盛一时的吴国。

      明人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了”伐吴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翻译过来就是:

      一、贿赂吴国的君臣,使其对越国不加怀疑

      二、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草料,使吴国没有储备的粮食,并且民众被利益驱使,长途跋涉到越国来贩卖粮食,导致人民疲敝。

      三、进献美女,让吴王沉迷于美色,荒废朝政

      四、进献能工巧匠和珍贵的木料,使吴国大兴土木而国力空虚

      五、派一些会溜须拍马的人过去,极力谄媚,使吴王容易上当

      六、使正直的谏臣触怒国君,迫使他们自杀

      七、囤积财物,训练兵马,等待吴国疲敝之时,趁虚而入,使其灭亡。

      看到这“伐吴七术”真是让人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这“伐吴七术”分明就是政治斗争中的三十六计,时至今日也仍被阴谋家们所使用。巧的是文种刚好和孙武是同时代的人,可见我国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的发展进度何其同步。而勾践所谓的用其三而败吴,指的就是七术中的二、三、四三术。

      勾践被夫差释放回越过后派遣了三千人上山砍树,专门砍伐粗大的树木并雕上花纹送给夫差。这些木材没有办法用来建造小的宫殿,吴国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盖起与越国材料相称的宫殿,最终夫差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材料,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建造,终于建成了高二百丈,宽八十四丈的姑苏台,姑苏台成时,吴国已是“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美人计大家就都很清楚了,就是献给了夫差绝色美女西施,西施在勾践宫中接受了三年的培训,才被送去吴国,夫差果然被迷得神魂颠倒,完全把朝政抛在一边。

      而后勾践又派遣文种前往吴国,声称越国受灾,民无食,向夫差借粮,并带来了大量的财宝向太宰伯嚭行贿,使伯嚭说了很多好话,最终夫差借了一万石粮食给越国。而越国归还粮食的时候特意选取全国最好的,粒最大的粮食还给吴国,但是在归还之前勾践命令人将这些粮食都蒸熟了。夫差见到归还的粮食粒粒饱满,于是便作为种子发给了百姓,结果那一年吴国颗粒无收,不得不发国库粮救急,导致储备粮所剩无几。

      以此看来这“伐吴七术”果然异常犀利,只三招便将吴国搞得国力空虚,民不聊生。但细细想来越国从一开始就大力贿赂吴国太宰伯嚭,使其时时为越国说话,离间夫差与伍子胥,最终导致伍子胥被杀。而勾践则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练兵屯粮。以上种种不正是暗合“伐吴七术”中其他四术的精髓么,所以其实“伐吴七术”中的每一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也无非就是诛杀功臣的借口罢了。一代名臣文种,能设计出如此犀利的计策却看不出勾践的为人,也不免让人唏嘘。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