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红楼梦》贾府江河日下。贾母为何还在末日狂欢?

      《红楼梦》里,贾母是个十分可爱的老太太。身为封建贵族婆婆,她没有执着于叫儿媳妇立规矩伺候,而是天天混迹于孙辈队伍里。她带着一颗未泯童心,和孙子孙女们吃喝玩笑。玩骨牌、讲笑话、听书批书、行酒令、品笛,她能俗能雅。

      然而,在欣赏她雍容华贵、精致优雅的同时,很多读者都发出同样的疑问:她为何眼见着家族江河日下,却依然天天吃喝玩乐、末日狂欢?

      这个问题我也疑惑了多年,直到有一天,再次读到诸葛亮摆“空城计”时,我才茅塞顿开:原来贾母的“末日狂欢”,其实和诸葛亮的“空城计”有着同样的深意。

      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空城计”的典故自古就有,但流传最广的,还属《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司马懿领着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入西城时,诸葛亮手里只有两千五百军队,而且没有武将,只有一班文官。

      这种情况下,打是必死无疑,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想出了“空城计”这个计谋。他下令藏起所有旌旗,大开城门;每一门上派二十个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他自己则神情淡定,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旁边两个小童伺候。

      司马懿一看,诸葛亮这个小子居然还如此淡定弹琴?只怕其中有诈,诸葛小儿必定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我们钻呢!于是司马懿领着十五万精兵弃城而逃。司马懿逃走后,诸葛亮赶紧召集军民离开西城,撤入汉中。

      可见“空城计”的精华就是——在自身实力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领导人故作镇定,带着大家照旧生活,以此来迷惑敌方,让敌方误以为他们实力超强。从而达到让敌方不敢贸然进攻,甚至不战而退的效果。如此就可争取时间,以便伺机逃离险地,或者取得同盟军的救援。

      《红楼梦》里,贾母的“末日狂欢”,其实就是在唱“空城计”。

      小时候看红楼梦电视剧,常见雍容华贵的贾母歪在榻上,身边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媳妇丫头们捶腿的捶腿,打扇的打扇,孙子孙女们则坐一旁玩笑,好一幅贵妇行乐图。

      年岁渐长后,我才体慢慢会到,贾母的享乐看似“末日狂欢”,但实际上她是在唱“空城计”。她这一曲唱了好几年的“空城计”,其实有两个重要目的。

      一是维持贾府在外面的架子不倒,以免政敌乘虚攻击、同盟乘虚离去。

      《红楼梦》一开篇,冷子兴就对贾雨村说过,贾府已经颓败了,虽然外面的架子还没倒,但内囊却早空虚了。若是普通富贵人家,应付家族颓败的首要方式,当然是开源节流,一切花销从简,大不了就是面子上不好看而已。

      可贾府不是普通人家,而是赫赫扬扬的百年国公府。贾府和朝廷、官场的关系盘根错节,贾元春在宫里做贵妃,贾赦、贾政、贾珍、贾蓉、贾琏都有官职。这个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既有同盟者,也有趋炎奉迎者,更有居心叵测的政敌。

      这些政敌们在贾府势力雄厚时,自然不敢把贾府怎么样,他们甚至还会主动巴结贾府。可一旦他们发现贾府内囊尽虚,再也抵挡不了任何打压时,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整垮贾府。比如在朝廷上弹劾贾赦贾政等人,亦或者举报贾府犯的各种罪证等。而那些趋炎附势者,在看到贾府颓败后,也会被贾府政敌利用,和政敌一起对付贾府。

      至于贾府的同盟们,他们虽然不会陷害贾府,但在看到贾府外面的架子都倒了后,他们为了自保也会远离贾府。并且不会再有新的同盟者来加盟贾府。如此一来,贾府就真的四面楚歌,不堪一击了。

      若贾府在内囊尽上来后,就自乱了阵脚,自己先扣扣索索起来,那么贾府在外面的架子肯定就倒了。这就等于告诉政敌,贾府现在很虚弱,是时候整贾家了;也等于告诉同盟,贾家快倒台了,赶紧撤吧,别受牵连了。这时候,贾府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家族命运危在旦夕。

      因此,贾府要保住家族,就必须保住在外面的架子不倒。贾元春封妃后,贾府掏空了家底,造了个奢华的大观园迎接贵妃省亲,其实为的也是维持贾府在外面的架子。他们要高调让外人知道,贾府出了个贵妃,而且贾府财力十足。

      而贾母作为贾府的掌舵者,天天领着孙子孙女们吃喝玩乐,其实也是为了保持贾府外面的架子不倒。只要架子不倒,官场上的人就摸不清贾府的虚实,政敌们就不敢轻易进攻,同盟们也不会轻易流散。

      贾母这一招,和诸葛亮装作镇定,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司马懿大军是一样的效果。所以说,其实贾母看似在“末日狂欢”,实际上是在唱“空城计”,为的就是维持贾府在外的架子不倒,不让政敌乘虚攻击,也不让盟友趁虚离去。

      二是在贾府架子不倒的前提下,富养姑娘们,将来通过姑娘们的婚姻,给贾府找到更多新盟友。

      “空城计”唱到敌军撤退时,并没有完。若这个时候不赶紧撤到安全地带去,或者赶紧去搬救兵,敌人早晚卷土重来。所以诸葛亮才在司马懿撤军后,赶紧带着军民去汉中。

      贾母的“空城计”也一样,若她仅仅维持贾府架子不倒,却不想办法加强贾府实力,这个空城计也白唱了。不过聪明的贾母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她才一直在给贾府培养新生力量,以图给贾府拉来更多新盟友。

      贾母培养的新生力量就是姑娘们,想拉拢的盟友就是姑娘们将来的婆家。因为慧眼识人的贾母,早就看透贾府男丁们烂泥扶不上墙,靠不住了,所以她就极力去培养女孩子们,以图将来通过女孩们的婚姻,来给贾府找到新盟友,给贾府注入新生力。

      要想通过小姐们的婚姻,来给贾府找到更多盟友和靠山,就必须先把小姐们培养得出色才行。那么怎样才算出色呢,那就是既要有当家主母的管家能力,又要有高雅的品味。恰好贾母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年轻时管理能力比王熙凤还来得,而且品味不俗。

      她平时总是一脸笑容,乐观豁达。她能俗能雅,既会抹骨牌,又会品茶;既能讲小婶子吃猴尿的故事,又会借着水音品笛声。想必年轻时的贾母,是王熙凤、林黛玉和史湘云三人的合体。她既有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又有史湘云的开朗活泼,还有林黛玉仙女般不俗的品味。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贾母并不刻意去教姑娘们怎么做,而是让她们天天跟着自己,喝酒品茶听戏,赏花赏月品笛。事实证明,贾母的培养很成功。惜春小小年纪会作画;探春管家能力在王熙凤之上,而且很有大局观,她的秋爽斋布置最为阔朗大气;湘云性情豪爽;黛玉仙气满满。唯有迎春是个遗憾,太过懦弱了些,但也是个下棋高手。

      她是修炼了“千年”的人精,很清楚什么样媳妇才能在夫家立于不败之地。她把女孩儿都接自己身边养着,为的就是陶冶她们的情操,锻炼她们的能力,将来攀一门好亲事,一来女孩儿终生有靠,二来贾家也多些盟友。

      正因如此,她才会见了宝钗雪洞般的卧室时,忙说使不得,万一来个亲戚见了,岂不笑话。她还非要搬了自己的古董去给宝钗摆上。很多读者觉得,贾母讨厌宝钗,早就想赶走宝钗了,因为她总惦记着宝玉。可如果贾母如此狭隘的话,那她还是贾母吗?贾母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只是个普通奶奶,她心里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大事。

      在宝玉的婚事上,贾母支持黛玉没错,可她并不讨厌宝钗。相反,她很欣赏宝钗,并且她也希望宝钗将来能找个好婆家,这其实也能给贾府带来新盟友。但宝钗小小年纪就如寡妇般素净,卧室里雪洞一般,若真的来个王公贵族亲戚,别人见了怎能不忌讳呢,谁又愿意娶了宝钗回去呢?所以贾母才非要给宝钗布置屋子,不管宝钗喜欢不喜欢。

      后来,宝琴岫烟李玟李绮进贾府,贾母独宠宝琴,而且比宠黛玉还更甚,这却是为何?贾母宠宝琴,最直接原因当然是宝琴自身很优秀,贾母很喜欢这个阳光自信美少女了。但贾母的内心里,何尝没有借宝琴的婚姻,来给贾家拉拢更多盟友的心思?

      这从贾母宠宝琴的方式可以看出来。贾母一见了宝琴,就逼着王夫人认作干女儿,还带着宝琴进贾府宗祠,这分明就是把宝琴当做贾家女儿了。再者,贾母不仅给宝琴唯一一件奢华野鸭子毛大氅,还亲自带着宝琴睡,这是在培养宝琴和贾府的感情。

      后来贾母又问宝琴年庚八字,薛姨妈以为是给宝玉求娶,其实不是。贾母的确想给宝琴找个好人家,但不是宝玉。贾母这意思就更明显了,把宝琴认作贾府女儿,再给宝琴找个好婆家,将来宝琴的婆家就和贾府是姻亲了,贾府就多了一重势力。

      贾母培养了多年女孩儿的“目的”,终于在她生日的时候显露了。贾母八十大寿时,南安太妃也来了,并且说要见见姑娘们。贾母就吩咐王熙凤去叫了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和探春一起去,没叫迎春和惜春。

      从南安太妃看女孩儿的架势可见,她分明是相看儿媳妇来了。贾母叫了湘云黛玉宝钗宝琴过去,其实是做陪衬,一来不让相看场面太尴尬,二来多几个优秀女孩儿,也可以给贾府撑门面。贾母主要是想让南安太妃看看探春,若探春能嫁给南安郡王,贾府就能得到一座强大的靠山。

      因为此事,邢夫人还十分气愤,说贾母偏心,不叫迎春去。可贾母哪里是给孙女选婆家那么简单,她是在给贾家找靠山呢,迎春岂能当此大任?

      这次寿宴上,贾母又特意留下贾府族中两个优秀姑娘,喜孪和四姐儿。贾母还特意让鸳鸯去吩咐主仆上下,不许怠慢了这两位姑娘。贾家旁支姑娘不少,贾母独留下这两位,除了她俩讨人喜,入了贾母的眼外,自然也因为她们条件好,容易找到好婆家,对贾家家族有利了。恰好此时王公贵族都来贾家吃寿宴,若喜孪和四姐儿能被哪家相中,这也是极好的事。

      综上所述,贾母在家族经济每况越下时,依然带着孙子孙女吃喝玩乐,保持贵族生活,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维持贾府外面的架子不倒,不让政敌乘虚而入,也不让盟友乘虚而去;二是培养姑娘们贵族气质,将来好嫁入王公贵族,给贾家带来新盟友。

      但可惜的是,贾家衰败的速度,远超贾母的计划。贾母刚过完生日,夏太监周太监就来贾府要银子了,可见这会子元春已经失势。也许正因为元春倒台了,南安太妃相看探春的事才没了下文,之后也没有其他显赫贵族来贾府相看。如此一来,迎春就嫁入了中山狼孙绍祖家,惜春出家了,探春被迫远嫁了,贾母的一番心血也白费了。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