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建长城耗时耗力又不能完全阻挡匈奴,为何各朝代都热衷修长城?

      长城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修建过,但历史上最有名的还是秦长城。长城这项工程放在秦朝基本就是个奇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有了这么一条贯穿东西的巨龙盘桓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过长城并不能完全阻止匈奴的进攻,为什么秦始皇还有此后各个朝代依然要坚持修建长城呢?实际上,长城的意义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御性建筑了,他还有更加深层的含义包含其中,并且影响着每一个人。

      如今,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但关于物理上的长城是否有用,却有过很多争议,比如著名皇帝康熙就认为长城是劳民伤财、毫无作用。

      客观的说,长城绵延万里,修建成本极高,但想要处处防住敌人渗透,根本就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防住匈奴入侵,为何秦始皇还要修建长城?总不至于秦始皇“钱多、人傻”吧!其实,不是秦始皇眼光不行,而是后世大谈“长城无用论”之人眼高手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于北方的战略安排,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命令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二是修长城。

      根据《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尽管秦长城是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但最终形成的秦长城依然工程量浩大,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修长城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然而,拥有了长城的中国,却并不能防住匈奴入侵,这一点在汉朝文献资料上得到充分体现。汉朝建立之后,除了少量的大规模入侵之外,匈奴还日常性的穿过长城“打草谷”,几乎每天都有这一类劫掠事件,飞将军李广就是对付这种小规模入侵的专家(李广难封与不善于大规模作战有关)。

      因此,从匈奴突破长城入侵汉朝来看,长城好像的确用处不大,随随便便就被突破了,秦始皇真是在做一件无用功?

      其实,我们误解了长城的作用,更误解了秦始皇穿越千年的战略眼光。

      一,长城不是追求100%的防御匈奴,而是减少入侵的几率。当一条有着完备工事和防御力量的长城,横亘在匈奴铁骑面前,肯定要比没有更好。而且,适合大规模骑兵的通道,就那么几个,却又往往会驻扎重兵,自然减少了被“蹂躏”的次数。当然,位于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岭长城,肯定能轻易被匈奴渗透,但规模却往往比较小,对秦朝伤害不会太大。

      二,长城具有强大的战略阻击能力。除了利用长城工事的阻敌之外,即便匈奴大军穿过长城也不怕。试想一下,一支匈奴大军穿过长城入侵,但只能速战速决,难以对秦朝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因为一旦让秦朝有了准备时间,那么因为长城存在,匈奴就会面临“关门打狗”的局面,这对匈奴非常不利。

      三,长城不是只能呆板的防御,而是一个前线作战基地。长城处于最前线,又有完备工事,自然可以作为进攻基地。历史上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卫青、霍去病等人就以秦长城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著名的漠北之战,大量作战物资、兵员集中就在长城据点。因此,长城不是单纯防御性工事,更是一个进攻型基地。

      长城到底有没有用,还可以从汉朝和明朝遭遇来说明。

      程不识是驻守长城的名将,治军严厉,为何只要他戍边,匈奴就不敢来犯?可见,只要利用好长城,匈奴也畏而远之。历史上长城之所以被突破,不是长城不行,而是有着很复杂的原因,既与长城守将有关,也与王朝兴衰有关。

      清军一共有六次入关,为何前五次入关劫掠后很快就退回去,为何只在1644年控制了山海关之后,才真正待在关内不走了?原因很简单,长城让清军畏惧。如果清军真的无敌,那么前五次完全可以不退兵,说到底没有掌握长城通道,最终怕被长城“关门打狗”。

      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朱元璋等都修长城,总不至于这些皇帝都是“钱多、人傻”吧。实际上,秦皇汉武等都清楚的知道游牧民族特性,才做了修长城这一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

      与任何一个文明相比,自古以来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最为严峻,受到的威胁最大,北方大草原上的匈奴、突厥、沙陀、柔然、蒙古等,任何一个这么出现在欧洲,可能就没有欧洲文明了。然而,面对这么多强大敌人,拥有数万里漫长边境线的中国(边境线越长,防御难度越大),却成为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这其中长城功勋卓著。

      可以说,长城就犹如父亲的膀臂一般,护佑着中华文明,尽管不能完全护佑,却减少了中华文明受到伤害的次数。这里有一个反面典型印度,向北的边境线远不如中国长,而且几乎只有一个喀布尔河谷入口,外敌却屡次从这一山口入侵,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印度不修长城。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