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富有的清朝官员!清朝官员的俸禄有多少?

      清朝社会中,官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跟整个社会的人口数量相比,官员群体数量不多,却掌握着社会各项重要权力,即使年老退休后,也常会成为地方乡绅,享有极高声望和影响力。官员也是清朝社会中,协助朝廷维持统治的重要人选。

      所以官员也是清朝社会中,除了皇族跟八旗子弟外,少数可以享受朝廷待遇的人群。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清朝官员的收入,超过普通百姓。

      顺治年间,清朝入关后,官员俸禄基本继承明朝。一品文官每年有180两白银,禄迷180斛。九品文官每年俸禄33两1.14钱,禄米33斛1.14斗。

      武将收入较高,他们除了年俸以外,又有蔬菜烛炭银和灯红纸张银等其他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这个收入跟皇族、八旗相比,自然不算多。皇族中,亲王每年仅俸禄就有一万两白银。

      官员也未必可以依靠俸禄能满足开销。不仅因为身居官场,有各项开支需要,仅是维持日常家用,对于清朝普通官员而言,就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顺治初年。

      《阅世编》中记载:“本朝顺治三年,斗米几几千文。四年,白米每石纹银四两。”《榕城纪闻》也写到:“顺治五年,米每斗三钱,冬收成,每斗一钱三分。”

      这种物价压力下,普通官员的生活并不算富裕,但是跟普通民众而言,官员收入仍是极高的,且更为稳定。

      对于大部分以务农为生的百姓而言,他们一年的收入主要依靠耕种和纺织,除了赡养家人,民众还要承担朝廷摊派的赋税劳役。

      清朝时,民众可以耕种的土地非常有限。尤其从康熙年间,人口大规模增加后,土地又被兼并到地主手中后,可耕种的土更少。

      史料记载,当时百姓可耕种土地平均不过一亩,每年收成以后,仅可应付两、三月的开支,其余时间都要依靠做纺织等手工业,维持生计。所以,当时有“六十日地主"的说法,可见普通民众收入的不稳定。

      顺治以后,康熙年间,随着社会稳定,物价总体出现回落。《熙朝莆靖小记》记载康熙二十三年正月”谷价每石二钱。“康熙二十五年,岁暮,百货俱贱,上好白谷,每石一钱六分。”

      当然,灾荒年间,米价仍会上涨。康熙三十五年,天气大旱,谷价涨到每石四钱五分。但总体而言,跟清朝初期相比,物价总体有了很大回落。

      而在这段时期内,官员收入又再一次上涨。这次上涨的根源是官员腐败问题过于严重。清朝入关后,以派遣巡按御史等手段,希望压制官员腐败。

      但是,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在康熙末年愈演愈烈。雍正继位后,一面严惩腐败官员,完善监察制度,一面提高官员收入,希望以高薪减少官员腐败。

      当时清朝官员收入虽然比大部分民众更高,也更稳定,但跟那些富人相比,如果仅靠收入的话,仍有很大差距。尤其跟那些大盐商相比,官员显得更为寒酸。

      康熙年间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身居一品,平素以清廉约束自己,不收额外贿赂,在任上去世时,只留下一身官服,再没有其他财物,可谓清贫如洗。

      所以,雍正按照官职的品级和事务繁杂程度,给官员发放养廉银。养廉银的数额极高,可以达到官员原有俸禄的十倍,乃至百倍。

      当时地方总督每年可领取俸禄180两白银,而他们的养廉银却有上万辆白银,一些富裕地区的总督养廉银数额可以近两万两白银。

      即便是普通低级官员,加上十倍养廉银后,也能领到一笔很大的收入。要知道,亲王俸禄也只有一万两白银。

      不过,雍正年间,京官、武将和地方上的辅佐官杂职都没有养廉银。养廉银设立初衷,很大程度上是激励官员清廉,并非只是简单提高官员收入。

      当然了,这也造成官员收入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到乾隆年间,清朝养廉银收入范围扩大。地方官均可享受养廉银,京官可以享受双倍俸禄的恩俸,这样一来,官员的收入都有很大上升。

      总体而言,清朝的时候,官员收入经过不断增长,已经从原本的中层收入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高层群体,属于比较富裕的那部分人。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