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中书、门下、尚书分别是什么部门?

      尚书出现得很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朝时是少府的属官。少府的职责是管理皇帝的财务和私人生活,其属下有六尚,分别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尚书可以看作是管理君主文书收发的私人秘书,职权地位都很轻。

      到了东汉时期,尚书机构叫做尚书台,因为光武帝刘秀将三公吉祥物化,诏书不必像西汉时期那样经过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讨论,而是可以由尚书台直接发出,于是这个机构一下子就牛逼起来了,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也被称为“三独坐”之一。因为成了起草诏书,出台政策的地方,大臣要执掌朝政就必须录尚书事,也就是掌管尚书台。

      由于尚书台变得日益重要,其工作变得更加庞杂,机构也慢慢扩充。尚书台发出的号令需要由九卿等政务官员进行实施,因而尚书要经常作为皇帝的代理人对政务官员进行命令传达、工作指导。渐渐地,尚书台开始向着政务机构的方向发展,其管辖的各个部曹也有了正式的名字。

      到曹魏时期设立了中书机构,分走了尚书机构掌握机要和参奏的职权,尚书台便转型成了政务机构。转型后的尚书令和尚书仆射更像是主持政事的宰相,而负责具体事务的各部尚书则在职权方面和九卿产生了很大的重叠。关于尚书和九卿的职权重叠在西晋时期引发了大臣们的诸多讨论,最后在东晋时期对九卿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并,从此尚书处理政务成为了正规模式,尚书令也不再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而是朝臣领袖了。

      中书从诞生到发展都和尚书密不可分。中书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全称是中尚书,从名字就知道这个职位和尚书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为了方便在后宫处理政务,用可以出入后宫的宦官担任中书,负责传递尚书的奏章。

      西汉时期中书时置时废,东汉时没有设置中书。到了东汉末年,曹操设置秘书令,主管尚书奏事,十分类似西汉时期的中书令,但秘书令由士人而非宦官担任。曹丕代汉后,改秘书为中书,长官叫中书监,次官叫中书令,仍由士人担任。

      曹魏的中书监机构取代了尚书台典掌机要以及出纳奏章的职权,成为了皇帝个人新的办公厅。并且由于中书监长期陪伴皇帝,其不但可以发布政令,还可以参与政务决策。因而虽然尚书令的地位高于中书监,但官员们更加乐意呆在中书省。东晋时期的权臣通常都要一边录尚书事,一边担任中书监,以掌控全局。

      到了南朝时期,由于皇权力量相比东晋有了大的进步,皇帝们开始削弱士族权臣,提拔重用寒人,于是中书监、令等的职权渐渐被转移,地位轻微的中书舍人往往行使重要职责。到了南齐和南梁,中书舍人对中书省的控制正式形成制度化,机构也逐步完善,在中书舍人之下形成各个局,在政务方面指导尚书各曹,十分类似当年尚书和九卿的关系,这种机构也被人称为中书舍人省。但由于南陈被隋朝所灭,最终历史没有沿着这道轨迹发展下来。

      和上述两个机构相比,门下省的情况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也简单。麻烦是指其组织机构的变化非常复杂,不好理清楚,简单则是指其职能比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动。

      门下最初不是一个特定的官署机构,而是对皇帝身边的侍从、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人员的统称。这些人员里最重要的是是侍中,侍中最初是加官,其职能包括服侍天子和充当顾问。到了东汉后期,侍中组织开始健全,设立了侍中寺的机构,成为后来门下省的雏形。侍中寺的另一重要官职是黄门侍郎,也称门下侍郎。

      到了西晋时期,侍中寺进一步扩充,并改名门下省,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也被归入其中。魏晋时期的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陪伴皇帝身边,经常参与国事讨论,属于皇帝的顾问团队,是由贵族子弟担任的显职。东晋时期撤销了散骑常侍等,到了刘宋时期又重新设置,并成立了散骑省,又叫集书省,常被称呼为小门下,而南齐时期则干脆把集书省交由门下省统领。但此时的集书省基本成了闲散机构,其职位一般都是作为荣誉性官职授予年老官员。到了南梁时期,集书省又从门下省中被分离出,地位和职权也得到了提升,散骑常侍和侍中相当。门下省的部分职责也被划给了集书省,例如省阅奏文、提出意见等,两者成为了并立的机构。

      和尚书以及中书一直在改变职责不同,门下省长期都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因而其地位也随皇权的强弱而变化。在曹魏和西晋这种皇帝掌权的时期,侍中自然是重要职位,可以对政策制定起到关键作用。但到了东晋时期,侍中的重要性便随之衰减。而到了南朝,侍中又再次重要起来,在皇帝授权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行使政务。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