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甲午战争”清政府面对日本为何输得体无完肤?

      晚清对外败仗极多,中日甲午战争,却尤其叫多少国人败到锥心:面对一个变革比中国要晚,国土比中国小,看上去"蕞尔小邦"的日本。

      号称经过洋务运动"升级"的清军,坐拥北洋水师等精锐,却是开战后大败亏输,被人家从朝鲜一路打回来,拿刺刀逼着签下《马关条约》,一笔割出数亿白银与宝岛台湾。

      清朝面对"后辈"日本,输到体无完肤。为什么,会输到这样惨?

      其实,抛开惨烈的战场和相关人物的功过,单看甲午战争前后,三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就足以深深体会,惨败背后的痛苦病根。

      一、"倒煤"的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开打前,赫赫有名的北洋水师,顶着"亚洲第一"的荣耀光环。

      甲午战争惨败后的一百多年里,为了"北洋水师是不是亚洲第一"的问题,好些学者也吵得唾沫横飞。

      但没争议的是,北洋水师的一样必须用品,确确实实不是亚洲第一:燃煤。

      蒸汽机铁甲舰时代,战舰需要烧煤驱动,再强大的战舰,倘若燃煤不给力,开到海上照样做活靶。

      一块燃煤的优质与否,直接关乎舰队的生死存亡。

      如此大事,巅峰时期的北洋水师,也曾相当给力:

      1893年之前,北洋水师的燃煤,主要是开平矿务局的五槽煤,这种每吨价值五两白银的优质燃煤,以"烟少火白"著称,甚至被欧洲人当做"上品"。

      不但长期畅销各国,更为北洋水师提供强大动能,助推舰队一次次华丽亮相。

      但到了甲午战争前夜的1893年,情况却来了个悲催大反转:

      原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去世,新任总办张翼,是个外香骨头臭的角色。

      身为李鸿章的心腹,张翼上任后就垂涎于五槽煤的巨大利润,借着国际市场上五槽煤价格暴涨,玩命向外倒腾,就连特供给北洋水师的五槽煤也断了去换钱。

      那北洋水师烧什么?

      张翼十分想得开:烧劣质煤呗。

      别看这种煤含烟多动力差,烧多了还损坏锅炉,可你堂堂北洋水师,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能烧不就行了?

      于是从1893年起,哪怕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多次愤怒揭露,痛陈"换了煤"的北洋水师"续运之煤仍多散碎"的惨状。

      但张翼仍然不为所动,甚至还回怼丁汝昌:想找优质五槽煤?你可以自己去煤堆里翻嘛。

      为什么如此嚣张?

      因为张翼这个"倒煤"生意,肥的可不止是自家腰包,六部官员还有王公大臣,甚至国子监的诸多"清流"们,全都从中拿暗股,年年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哪怕北洋水师喊破了喉咙,朝廷大员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怜"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只能烧着劣质煤奔向甲午战场,然后以老牛拉车般的速度,面对日军炮口。

      背后有这样一条喝北洋水师血的食物链,"倒煤"的北洋水师,又怎样才能打赢?

      二、开战前的奇葩电报

      甲午战争,大清向日本正式宣战,是在1894年的8月1日。

      但只要看看大清"宣战谕"之前的相关电报,恐怕就要在天雷滚滚后,提前发一声无奈叹息。

      比如丰岛海战爆发当天,即1894年7月25日,日本的炮弹都砸在了大清的战舰上,高升号上宁死不降的清军将士,已经全数壮烈殉国。

      大清的总理衙门,依然在打听西方列强的态度。

      英国公使欧格那还信誓旦旦拍电报表示:只要大清不打,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齐刷刷都站大清这边,那真是"此是好机会,难得五国同心帮助贵国。"

      参考接下来甲午战争里,英美各国全程"站"日本的丑态,就知这"同心帮助大清",是何等天花乱坠的谎话。

      而比起这类外国人的谎话来,同样叫人唏嘘的,还有大清这边对自家实力的评估。

      号称头脑清醒的李鸿章,开战前也情绪乐观。

      7月31日,也就是大清宣战前一天,李鸿章就专门给总理衙门拍电报,认定前线清军"练习西洋枪炮多年",战斗力完全靠谱,打起来"仍可一气贯注",完全能一鼓作气打垮小鬼子。

      同样在这份电报里,李鸿章还预想了"如各军均逼汉城"的盛况,计划凭着战场上的优势,逼迫小日本乖乖认怂。

      人家都磨刀霍霍了,这边还自信心爆棚。

      到了月28日,清军已经在朝鲜与日军开打,叶志超部头破血流时,大清这边收到的电报,却是"杀倭千余,我兵亡百余"。

      兴高采烈的大清朝廷,这才顺水推舟下了宣战谕,却不知这传说里的大捷,只是一级级吹牛的"杰作"。

      如此大战,吹牛第一,这般清军,又如何创造奇迹?

      三、乱开的枪炮

      其实,甲午战争里,中日两军的装备差距真心不差,特别是陆军环节,清军的火炮与机关枪的研发,还远远走在日本前面。

      清军的"连发枪""机关枪""后膛炮"等装备,当时全叫日军馋得流口水。

      理论上说,如果单纯比拼火力,大清陆军完全有能力压制日军。

      可为什么整个战场上,清军总是一败再败?因为武器再好,也架不住你乱打啊。

      确实,日军对于甲午战场上清朝陆军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枪炮乱开"。

      比如决定甲午战争走向的鸭绿江之战,当日军涉水对要塞九连城发起攻击时,清军"俄乱发巨炮",打是打得很好看,可一阵乒乒乓乓,却没打着几个日本兵。

      待到日军攻入城内,却发现开过枪炮的清军,已经跑的精光。

      这样的雷场面,在甲午陆战战场上,也不止一两次。

      日本史料《血证:甲午战争亲历记》里更有生动描绘:

      清军作战时,甚至没有卧射跪射等战术操作,就是三五百人堆一起,拿起枪乒乓乱打,由于射击技术太差,子弹基本都是从日本兵"头上经过"。

      而当冒着弹雨冲上来的日本兵,雪亮刺刀亮起来时,再精锐的清军,也往往"转入崩溃,无一例外"。

      既无基本战术素质,更无刺刀见红的作战清军。这样的大清,败得丝毫不奇怪。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