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人是如何对待敌人投降的?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此人的做法,让人脊背发凉。此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司马懿。
司马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
意思就是说,有机会出战就果断出战,否则就应该坚守,如果不能守,就赶紧逃跑,如果觉得自己逃跑不了,就赶紧投降,如果这个时候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懿的这句话也被古代军人们常用在对待敌人的投降问题上。
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守不住也逃不走的情况下,就果断选择投降,那通常情况下,对方都会选择接受,而且必须接受,否则可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比如会让其他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选择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守不住也逃不走的情况,却仍然选择负隅顽抗,等到自己拼得山穷水尽之时,再选择投降,这个时候对方是否选择接受投降,就要看你是否有利用价值,如果没有,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中国古代所发生的不接受敌人投降的事件,大都是因为第二种缘故。简单点说,就是投降的时间太晚,而且其自身又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所以与其让其活下来,还不如趁此机会斩尽杀绝,反而更有好处。最经典的,就是司马懿的百日破辽东。
公元238年6月,司马懿率四万大军进军辽水。公孙渊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结果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三战三捷,随后他率军包围了公孙渊的都城襄平。
其实在这个时候,公孙渊就已经陷入不能守且不能走的局面,所以公孙渊识时务,这个时候就应该果断投降,而如果他选择这个时候投降,司马懿绝没有理由拒绝。
但问题是,公孙渊偏偏不肯服输,非要继续坚守,结果一个月后,公孙渊弹尽粮绝,襄平城里面一片鬼哭狼嚎,破城也就在旦夕之间。
就在这个时候,公孙渊才想起来投降,但问题是,公孙渊的投降也一点诚意都没有。因为,如果公孙渊识时务,就应该果断自己捆着自己出城投降,那司马懿也断然不会拒绝。结果呢,公孙渊就派遣出大燕国两位最高级别的官员(相国王建、最高监察长柳甫)出城投降。
看到公孙渊的这种投降行为,司马懿直接就命侍卫将两人全部推出去一刀砍了脑袋,接着他又让人传话给公孙渊,总而言之,你如果还有别的话要说,可派个头脑清楚、年轻一点的人过来谈。
这个时候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过来,声称愿意把自己的儿子先送过来当人质,请求司马懿暂退,然后他再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出城投降。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公孙渊选择自己出城投降,司马懿依然会接受他的投降,但公孙渊还是没有这样做。
所以,司马懿就直接告诉公孙渊派来的这位侍中卫演,总而言之,军事上的对决大致有五种结局: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则死!再总而言之,老子不稀罕你们的投降,你们现在就做好死亡的准备吧!
接着,司马懿发动了最后的破城战,与此同时,公孙渊也召集起部分尚称精干的士兵,将他私有的一点粮食赠与他们,饱餐一顿,然后开始向司马懿防守较为薄弱的南门发起突围。
八月二十三日晚,在襄平城被司马懿攻破的那一瞬间,公孙渊跟他的儿子公孙脩,在数百骑兵的保护下突围而出。这数百勇士一路拼死作战,损失惨重,终于勉强打开南门的通道,公孙渊得以落荒而逃。
但问题是,正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公孙渊,所以他当即便令魏军骑兵对他展开了猛烈的追击。
最终,当公孙渊逃到梁水附近时,奉命追击他的魏军赶了上来,并将其团团围住。随后,公孙渊父子被斩于马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接着,司马懿率领大军走进了襄平城,他拒绝了城里面任何人的投降。他先是下令将公孙渊一家老小、亲戚朋友全被杀得干干净净,接着又将辽东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以及被俘虏的将官士兵共计二千余人全部诛杀,最后他又将城中十五岁以上、八十岁以下的民兵,合计七千余人全部诛杀。
刹那间,鲜血满地,惨叫声响彻了整个辽东。血洗之后,司马懿还命人把尸体码在一起,再用土累积在群尸之上,堆成高丘,谓之“京观”,以见证司马懿的赫赫武功。不得不说的是,司马懿的做法,真的是让人脊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