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是皇帝调兵遣将的兵符,古代君王为了让自己传达的命令不出差错,能有力地控制军队,便发明了兵符,一半由皇帝保管,另一半交由将帅,每当调兵遣将的时候,都需要两半兵符合二为一,验证相符,说明命令并非伪造,皇帝的命令才可以生效。
由此看来,兵符的制造方式应该相当繁琐,并且制作好兵符后,会将原先的模具摧毁,以防造假。
虎符
虎符是兵符的一种,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中国传说中以白虎象征威武和军队,所以兵符多以虎的形象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虎符并非兵符的唯一形象,比如唐朝建国后,追李虎为唐太祖,为避虎讳,就不得再用虎符了,而是用鱼符等其他形象。
古代发生过很多跟虎符相关的趣事,比如战国时期就有“窃符救赵”的故事,当时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但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就用计窃取兵符,夺了兵权,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再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趁南郡空虚,令赵云夺城,并取得虎符,之后便用虎符调荆州兵救援南郡,张飞趁机又袭取荆州,然后依瓢画葫芦,让关羽拿下了襄阳。这是智取四郡,也是三气周瑜的一出戏。
那么,士兵真的是只认符,不认人吗?
只认符,不认人
要知道,《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夸张成分在内,而信陵君之所以能拿虎符调兵,那是因为他是信陵君,是魏国公子,要换成我拿着虎符去调兵,分分钟就被砍了。
所以,士兵并非是只认符,不认人。
虎符是皇帝的信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几乎是不可能见到皇帝的,士兵听命于将军,将军听命于皇帝,就如同当今的公司管理,普通员工是很难见到大老板的,听命于部门经理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所以我们常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桥段:皇帝亲临前线,但是调不动兵,而将军一句话,士兵就整装待发,搞得场面一度尴尬。这不是士兵不听话,也不是将军野心大,大家确实都不认识面前这个老家伙就是皇帝,怎么可能随便听命呢?
更尴尬的情况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将军长期在外率领一支军队,时间一长,军队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成为了他的私兵,这可犯了大忌,像岳家军、戚家军都是这样,但是没办法,大家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换做我也只听带头大哥的话。
这还是好的情况,岳飞、戚继光都是忠心耿耿的将军,假如说换成个心怀鬼胎的人掌握者大量军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到了这种程度,虎符也就成了一道摆设,即便两半虎符验证通过了,愿不愿意出兵,还不是看将领的脸色,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给你怼回去,你还没话说。
所以说,虎符这玩意儿虽然是皇帝的信物,理论上来说是调兵的唯一凭证,实际上还是要看皇帝对于整个帝国军队的控制权,君弱臣强的局面,别说虎符了,就连皇帝自身都是个傀儡,不被端掉都是情分,谁还听命于你啊。